第63章谁没有一个往事呢 - 二婚代价 - 我是三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婚代价 >

第63章谁没有一个往事呢

收了电话,莫书嘴角扬起,微微笑了。

温暖,他总是能给自己象父亲般的温暖。

但是想起他们挂在金群老家的照片还有他与金群家里人的关系,她仍然觉得很不舒服,这象一根刺,哽在她喉咙里,想吐又吐不出来。

想了想,还是打电话给叔叔、姑姑们,告诉他们,她结婚了,约了周六带杨毅在叔叔家见面。

周五早上回到市区,收拾好房子,又赶紧跑到菜市场买了菜、水果回来,赶紧把汤煲上。

她担心母亲晕车、杨毅又吃不惯辣。

中午十二点,又赶紧与杨毅确定方位、有没有吃中午饭。

母亲是那种能省就省的人,车上的零食足以让她充饥,便不会在路上的餐馆吃饭了,只叫着让杨毅赶紧开车回郴吃中午饭。

一点不到,杨毅已经下了高速,到家不过一点半。

母亲与小区的邻居们大多相识,在与在楼下院子的邻居打过招呼后,便带着杨毅搬行李、酒上楼。

母亲打开门,莫书正在厨房里忙着炒菜。

老太太是春节时见过莫书,那时侯莫书还没有回广州的计划,几个月不见,女儿结了婚,还嫁了这么好的男人,老太太心里是很高兴的。

听到他们的声音,莫书赶紧出来打招呼,把茶倒上、又告诉母亲:“妈,我已经把被子都晒过了,有太阳味、好香、今天你睡肯定舒服。”

看莫书炒菜,杨毅深知,她炒的菜确实不咋的,但是看她热情那么高,便也不去帮忙,自己又下楼搬那些车上从广州带过来的生活用品、酒和行李。

“妈、杨毅,你俩先冲个凉吧,我炒菜还得要半小时,你们冲完凉,刚好吃饭,吃完饭,你们可以休息一下,晚上我同学他们请吃饭!咱们不做饭。”

杨毅答应着,服侍着老太太去冲凉。

冲完凉出来,莫书的三菜一汤上桌了。

“你们饿坏了吧,妈,我给你盛碗汤。”莫书今天看起来很高兴:“老公,试试我炒的菜。”

“好。”

对于莫书的炒菜水平,杨毅是不敢苟同的,且不谈味道,光那个刀工已是让他深恶痛绝了,常常切丝就象棒子、棍子、切片就象块砖......

今天这菜显然用心了。

“怎么样?好吃吗?这已是我最高水平了!”莫书得意洋洋地说。

“我只能说,以前你炒的菜不好吃,现在,你炒的菜比以前的更难吃了。”杨毅说。

“怎么这么说呢,是你太挑剔了,炒菜这一吧,得看和谁比,和你比当然不算,但是我只和我自己比,自己觉得比以前好就更好了。”杨毅的话莫书倒没有生气,反而阿q似的自我安慰。

“妈,你看她,就这点好,从来都是很容易满足,你教育得好!”杨毅又开始拍老太太马屁。

“是哦,她和莫莫两个人对钱财都不在意的。心也好。”丈母娘对姐弟俩的这个优点很是得意。

“呃,老公今天你在车站怎么接到我妈的?”莫书好奇地说:“你们俩又没见过。”

“你不知道,咱妈可聪明可厉害了,她告诉我在哪条门,然后我去找她,打她电话一看,就在我身边呢,妈,你好厉害!”杨毅又开始拍丈母娘马屁。

“是你厉害!”妈妈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老人喜欢这样的女婿,对老人体贴、嘴又甜会哄人。

吃完饭,杨毅拿出一个翡翠镯子,给莫书妈妈戴上:“妈,我也不知道买什么给你好,这个镯子你戴着。”

镯子通透,飘了一点绿,看起来价格不便宜,老人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这镯子贵,赶紧取下来要还给杨毅:“太贵重了,不行,不行,我都没礼物给你!”

“妈,这是我孝敬您的,也不贵,我有朋友开玉器厂的,价格很便宜,你戴着。”

“那给莫书戴!”老人又推给莫书。

“妈,我有呢,这是他妈妈给我的,比你这个还贵,他家里估计藏了不少这东西,你戴着呗,替他戴,省得他给别的女人戴。”莫书也劝自己的妈妈。

“说话酸溜溜的?”杨毅捅捅她:“气还没顺呢?”

“才没有呢,本来就是嘛,我要是不花你的钱,不是给别的女人惦记了吗?我决定以后要狠狠地花你的钱,再也不给你留,还有你的房子、股票、基金,值钱的你必须得全部交给我,不然,你给我小心点,让你试试湖南女人的厉害!莫书一身霸道的样子,让杨毅有点紧张,他试探地问:“湖南女人怎么个厉害法?”

“你找度娘查查看。”莫书笑而不语,其实她也不知道。“你给我叔叔他们都带什么礼”品了?”

“酒和烟,然后每家老人准备了一千块钱,可以吗?”

“钱不要那么多吧,搞得象土豪似的,我家是普通人家,到时我叔叔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还人情。”

“听你的,你说了算。”

“我想回乡下,到我爸的坟前去烧个香,告诉他,我结了婚了,可以吗?”

“可以,太可以了!绝对赞同,请他老人家保佑咱们早点生个小妹妹。”

“你别动不动就说生孩子的事情,搞得压力大,你想要女儿,那我还想要儿子呢。”莫书说。

“要生就要抓紧!年纪大了,生孩子越来越难了。”莫书母亲在旁边催。

“哪有那么容易?说生就能生的了。”莫书有点忧虑。

“要抓紧啊,年纪这么大了。”老母亲忍不住地又劝道。

“晓得了。你们不休息一下?开车不累么,老公今天休息一下吧,今晚上少不了一顿酒。”饭后,莫书让大家又去午休了。

晚餐安排在学校饭堂,因为学校搬到市效,市区的学校只留下了一部份教学功能,而原来的饭堂则承包给了一位厨师,这位厨师把地方特色餐饮做得红红火火。

同学要了个大包箱,两桌,市里的同学和周边县的同学,有的带上了自己的夫人或先生,凑起来整整两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