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融资失败 - 无敌小村医 - 诸葛大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无敌小村医 >

第759章融资失败

张大伟通过李云林等人,将龙山开发要融资,谋求合作的消息给放了出去。

这消息一出,就相当于是一颗重磅炸弹一般,迅速在上层圈子传开了。

“融资三百个亿,只拿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张大伟这是想抢钱吗?”

“龙山这个项目,还未开发就被估值到了一千个亿,泡沫,这绝对是泡沫!”

“泡沫太大了,比起楼市的泡沫还要大,不,相比之下,楼市没有任何泡沫了!”

“太疯狂了,五十来个亿拿下的地,翻二十个倍开发,这不符合逻辑,这没有商业价值,不值得投资!”

真正有实力拿出资金参与的那些人,无不觉得张大伟是在异想天开,觉得张大伟的计划不具备可行性,不值得参与。

那些跟张大伟接触深一些,想着和张大伟达成合作关系,层次稍低一些的圈子,倒是持不同的看法。

“十个亿每股,贵是贵了一些,但贵的有理由啊!”

“可惜加入门槛有点高,必须以股为单位,才能够参与。”

“要不,我们几个筹钱入一股吧,我觉得张老板既然有信心这么做,项目后期肯定是能够盈利。”

“我倒是想啊,但十个亿每股,我们几个的资产加起来,也拿不出这么大数额的一笔钱啊。”

“李云林等人倒是有这个实力,可惜他们已经入股了,不可能再拿钱出来入股。”

“这项目要是成了,李云林他们是赚大了啊!”

“是啊,按照现在的价值,十个亿每股,他们持有的百分之十四股份,价值已经达到了一百四十个亿,当初投入不过是二三十个亿,这一下就翻了四个倍还多。”

“人家选择张大伟时机对啊,那时候张大伟远没有现在这个实力,人家就是无条件投资了,也是抗住了不少压力才有今天。”

“所以说,我们现在要是上车,将来也是有机会享受到李云林等人那样的好处。”

张大伟自然不知道旁人是如何看待他这次融资的事。

开发龙山的起步资金,他手里掌握的几个亿,勉勉强强还是能够支持分批开发。

融资会不会有,什么时候会有,他没有去多想:这事急不来不是。

他在和廖永华商量过后,确定了先分批开工建设,如果条件允许就同时开工的建设思路。

廖永华要亲自督工,张大伟自然不可能不答应廖永华这个要求。

这样一个一心只想让古文化得到传承,为了完成心愿不计报酬的学者,既是最合适的监工人选,也是最能够放心的人选。

龙山上面的古建筑开发,在批文手续完成以后,很是低调的开工了。

廖永华搬到了项目部,年纪一大把,在学校是高高在上专家、教授的他,和普通工人一样,吃住全在工地上。

虽然龙山村提供的伙食不差,但工地上的条件和环境,对一个老人来说,还是有些差了。

不过廖永华没有半句叫苦叫累的话,满满都是干活的动力。

张大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廖永华的参与,只要资金不断裂,项目肯定能够圆满完工。

这其中,廖永华应该记上一功。

数天转眼过去,融资的事,一直是毫无进展。

低进高出,这是生意人最基本的规则,简单粗暴但很有用。

但随着资本的壮大,玩法跟着也变得多样化起来。

前期疯狂补贴,低进更低出,不惜成本的投入,后续将竞争对手给干掉以后,再提价获利,享受占有市场的高利,这逐渐成为了一种比较主流的玩法。

不过往往,能参与这种玩法的商人,必须得有一定的胆量,还得有超远的眼光才行。

没有胆量和眼光,参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败涂地的结果。

商业玩法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大部分人并不适合直接参与,于是,跟风便成了常态。

尽管传统的低进高出观点还被人常常放在嘴边,但实际上,很多人却是在低位的时候很恐慌,惊恐的只想着远离漩涡,在高位的时候却是特别兴奋激动,疯狂的只想着投入进去。

股市,可以说是最贴切的表演平台,每天上演着遇跌时,无数人惊恐的抛售,逢涨时不计后果的投入,但结果大多时候,往往是亏到让人吐血,甚至是让人一无所有。

张大伟的融资,似乎就是股市的真实写照一般。

按照项目开发好以后的大好宏图,必然是大有利可图,但处于低位的项目,并没有大的资本看好,一直是没有人投钱进来。

那些小的资本,一开始还有凑钱参与进来的想法,但在碰到各种难题以后,也偃旗息鼓了。

没有融资到钱的张大伟,面对每天哗啦啦烧钱一般的项目,无疑是更差钱了。

好在,农家乐和蔬菜水果的销售,以及不时举行一次的拍卖,能够保证一定的收益,可以投入到龙山开发这个项目上去。

李云林和赵大国等人,也是按照相应的股份,在增加投入。

但工程的进度,却是不得不再次放慢速度。

毕竟差钱啊。

一些资本,似乎嗅到了‘商机’,开始劝说张大伟,拿出更多的股份融资,但融资总额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项目的总估值被降低了,手里的股份,变得不值钱。

简而言之,就是资产会严重缩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