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除夕夜宴
公主的头又疼了,太阳穴突突直跳,她用力的掐了掐才敷衍的说:“我还有事,明日是除夕夜宴,我得回宫盯着。”
说罢便匆匆离开,速度之快,完全不给肖煜再开口的机会。
肖煜仿佛傻了似的立在那里,一直等了好一阵子都没见公主再回来,他才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他抬起手,仿佛留恋似的摸了摸嘴唇。
又滑又嫩。
跟他想象的一样。
而且阿玉的反应,也太有意思了。
……
转眼便到了除夕夜宴。
贵妃到底是大家出身,眼界手段都非寻常人可比,短短数日她调动整个后宫,愣是操办出一场让人挑不出错来的夜宴。
令一众原本黯然神伤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们,纷纷松了口气——皇后大丧虽然令人惋惜,但到底不是自家人,真正为其伤心落泪的,能有几个呢?
还不如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宴来的实在。
毕竟这一日的宴席,京官五品以上皆可携带两名家眷入宫赴宴,不说宴席能得到的奖赏,单说能见到的人、增长的见识,就是平日里想也想不到的!
故而这一晚的夜宴,进宫来的人都格外的激动,而且积极。
除夕夜宴开在御景台,这是整个皇宫里最大的一座大型宫殿,整座殿宇呈工字型,分前后殿。
前殿名为昭阳殿,是举行大朝会以及新帝登基、封后等特大重要场合的地方,后殿名为常乐殿,才是举办宴会的地方。
申时初,常乐殿里已经陆陆续续的进了不少人。
大周民风开化,尤其是除夕夜宴这样的盛事,更不讲究虚礼,故而宴席的座次只按官品高低,不按男女分别。
北侧有高台,台基之上有三个座位,居中乃是专属帝王的御座,左为皇后、右边是太子,台基之下是后妃们的座位。
大殿中央是单独设立的高舞台,舞台西面坐着的是皇室宗亲,东面是勋贵,南面是百官及家眷。
惠帝至今未立太子,皇后又仙去不久,按照常理,此次除夕夜宴高台之上应只有惠帝一人独坐。
然而进殿早的人率先发现,背面高台上除了中间惠帝的御座前长案上设了杯盏,右下首太子位上也同样设了杯盏。
于是,赴宴的人心里就泛起了嘀咕——难不成,陛下要在今夜宣布立太子?
随着进殿的人越来越多,原本还是窃窃私语的议论,声音就越来越大。
又因着惠帝及后妃们都没来,宗亲那边的座位上也只有寥寥几个无权无势的郡王,这议论声便越发的毫无顾忌。
酉时一刻,淮南王带着儿子永安郡王进入殿内,议论声戛然而止。
淮南王察觉到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挺直了胖胖的身躯,同时不动声色的嘱咐身旁的儿子:“别低头,拿出你的气派来。”
李朝阳已经习惯了他父王随时耳提面命的话,闻言便下意识的挺直了脊背。
父子二人在侍女的引领下入座。
淮南王在一众兄弟们之中行三,故而座次在宗亲之中的第一排,离御座并不算远,故而一落座他便看见了太子座位上的端倪。
他浑身一僵,心也跟着狂跳起来。
倒是李朝阳静静的在他身畔落座,眼睛都没往别处看,仿佛殿内众人对他的打量,让他十分不自在似的,即使坐下了身体也是僵硬的。
还没开席,面前的桌案上只有空着的杯盏,落座之后才有侍女奉来茶点。
淮南王忍过那一阵心头的狂跳后,便忍不住得意起来,他从侍女手中接过茶盅后,便捧在手里漫不经心的打量着四周。
不多时,便有人上前来请安:“下官拜见王爷、拜见郡王。”
淮南王看了对方一眼,是个生脸,便没什么笑意的点点头:“起来吧。”
对方脸上丝毫不见晦涩,只是起身凑得更近了些,殷勤的赔笑道:“王爷贵人多忘事,定是不记得下官了吧?下官是吏部文选司主事蔡明德,前些日子有幸曾吃过王爷赏的一杯酒,倍感荣幸!只是下官人微言轻,不敢贸然打扰王爷,今日得见实在难掩心中激动,故而贸然前来请安,还请王爷恕罪!”
一番话及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又提及了交集,还隐晦的表达了想要投靠的心思。
淮南王听得面色逐渐缓和,眼里也露出了些许的光,他扭头看了一眼身畔的儿子,才道:“原来是蔡主事,是本王疏忽了,犬子在吏部这些时日,怕是没少劳烦蔡主事吧?朝阳,还不同蔡主事大打个招呼?”
李朝阳动作僵硬的转过身,看了一眼蔡明德,这些时日他负责的差事是开年后文选试题,与蔡明德打过多次交道了,算是熟人。
他这才松了口气,面露笑意的拱手道:“蔡主事有礼了。”
蔡明德脸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来,忙摆手谦虚道:“不敢不敢!”
有蔡明德打头阵,早就按捺不住的人纷纷前来同淮南王请安,或是提几句交情、或是卖弄两句好话。
一时间整个常乐殿里,淮南王风头无两。
看的其他宗室羡慕不已。
尤其是同为先帝庶子、同样封了亲王爵位的二皇叔淮安王与四皇叔淮阳王兄弟两个,两人的眼里几乎冒起了火光,腮帮子都咬酸了!
可两人再怎么嫉妒,也没法子,谁叫自己没有个出息的儿子养在皇帝膝下呢?
唯一让两人平衡的是,来淮南王面前恭维讨好的,大多数都是四品及以下的文官,三品以上的重臣以及武将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
勋贵那边,也没什么人来。
且让老三先得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