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西中江湖
世人有江湖庙堂之分——江湖即江湖,庙堂即庙堂。
江湖地处西南沃土,疆域辽阔,大门小派多如牛毛。世称西中江湖。
庙堂则地处东北南一带,疆域万万里,官僚主义盛行,普天之下,尽归王土。世称楼兰朝廷。
“嘭!”
掌中酒壶一摔,在地面上四分五裂,白须老头这才绘声绘色说起三百年前的往事——
“三百年前,西中江湖与楼兰朝廷本为一家。当时朝廷黑暗,昏君当道,谋害亲长,偏信小人,陷害忠臣,杀我江湖人士数万,致使江湖和朝廷引发战争。”
“当时最为出名的是兰州一战。”
“以前太子为首的江湖人本不该敌楼兰朝廷军队,但是后来,有江湖高手横空出世,助前太子一臂之力,这才使得当时帝主惊惧,屈辱签下一纸分疆协议。”
“一招乱乾坤,一招止杀澜,震惊当时天下武者。”
客栈八方江湖人士纷纷侧目——
众人闻言,有人好奇,有人不信,有人满不在乎……
“柯老头,这些事我也听过,可是和你说的怎么不一样?”
“就是啊,我听说是因为江湖有楼兰朝廷的卦主白韵临阵反戈,才使得楼兰朝廷战败。卦主白韵,当年楼兰朝廷卦天师一门的掌舵人。”
“我可听说楼兰历代卦主的存在是为了效忠皇帝,福禄天下子民,忠心不二,怎么会有人背叛帝主呢?”
“这可不一定,人心哪,最是喜怒无常。”
“所以我说都是瞎编的嘛。”
众人七嘴八舌。
唯有方才趴在桌面上的青衫小孩子目光晶莹,目露崇拜:“柯叔叔,所以那位一招乱乾坤的江湖高手是谁?”
众人闻言,又将目光移到白发老头的身上。
白须老头子目光微微眯起,眼睛里带了不一样的意味。
见他迟迟不答,桌边的青年翻翻眼白:“柯老头一看就知道又在瞎唬人了。”
白须老头子笑眯眯:“你怎么知道我在唬人?”
“这不明摆着吗?一招乱乾坤,一招止杀澜,就连当今天下第一人都做不到,何况三百年前一个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野路子,扯鬼神呢?”
“你怎么知道当今天下第一人做不到一招乱乾坤?你又没见过。”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哪是什么史实,这分明就是瞎扯。”
“柯老头,你这么卖弄假消息,晓生楼那位主事的可知道?”
白须老头子不答,反而笑意吟吟:“没准真是鬼神呢。”
众人异口同声:“嘁!”
“这世上哪有什么鬼神?”
“别不信啊,没准真有,没听说过一句话吗,鬼神在人心。”
“别扯这些七七八八的了,话说魔教教主又闭关练功了。”
“练白桦九天神功已经练到第六层,若是再让他练到第七层只怕很少有敌手了。”
“哼,此等邪魔歪道,迟早要被武林各路正派消灭。”
没听到满意地答案,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议论江湖各处见闻。
就连方才还兴致勃勃的小孩子也撇撇嘴,意兴阑珊,继而鼓涨着脸:“柯老头你个赔钱货,下次不准再摔坏酒壶,否则你自己赔钱,八倍的钱。”
“啧,小毛孩,刚才还乖巧叫我柯叔叔呢。”
“不想理你。”
“哈哈哈,小小孩童,哪来这么大的怒气?”
……
苏隐坐在客栈偏角,听见这些话,目光渐渐幽深如渊。
距离她逃往西中江湖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半月时日,她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江湖一宫三谷九门派,以及在这西中江湖,众江湖人对楼兰朝廷的态度。
苏隐微微抿唇——今日却是有些特殊。
她手腕一动,莹白如玉的手指微微捻着瓷瓶,冰凉的质感令她对周遭环境十分敏锐,声流喧嚣,杂陈充斥——
客栈外酒香妇人忙,各派人士多如过江之鲫,非常热闹。
客栈内正道和邪魔聚在同一处,各自警惕各自闲聊,没有交锋。
她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
苏隐抿了口清水。
正在这时,忽然一声河东狮吼:“小二,鲜肉炒丝,龙蒸白,金鱼玲珑……通通来一份。”
角落里的苏隐抬起头,望向声音来源处——门口走进来一名女子,身姿矫健般,十分英气。她的腰间挂着一把短刀,通身玄铁,锋刃处光亮如霜。
客栈有一瞬间静滞,继而又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