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中性时尚 - 你离时尚有多远 - 宿春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中性时尚

第10章中性时尚

一次,翻开一本时尚杂志,中页上刊登着一张日本男偶像的大照片。

这个号称“万人迷”的帅哥,浑身上下,竟然找不出一点点“哥”的样子。长长的头发,湿漉漉地披在肩上,神情迷离,嘴唇红艳饱满,皮肤嫩滑嫩滑的,裹着一件贴身的小背心,细长的脖子上系着一条粉红色的缎带。

以前那种风靡一时的冷峻深沉,线条分明的高仓健、伊斯特伍得、约翰韦恩式的银幕硬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是中性男人的时代。他们相貌俊美、线条柔软、性格细腻,创造出男性新美学观。

传媒大亨默多克曾说过,这是一个传媒的时代,谁能控制传媒,谁就能领导时尚。而如今的传媒则铺天盖地宣传着中性小男人中性大女人,这无疑就是在向大众宣告:中性化,才是真正的时尚!

也许,真如时尚预言家所言,新世纪的时尚,将在一个男女界限含混,日趋中性化的日子中度过

也许,真如时尚预言家所言,新世纪的时尚,将在一个男女界限含混,日趋中性化的日子中度过。《三国演义》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男女性别之间分开了那么久,是不是也要来一个“分久必合”呢?

“中性”化服装注重张扬个性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题:21世纪的服装潮流——从性别向个性化发展

据长期以来对国内外应季新时装十分关注的流行时装记者高桥牧子讲,在去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以后,一些女设计师设计的服装式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她们设计的服装舒适、优美、具有个性,反映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某种心情。这种服装的特点不是为他人欣赏而做,而是把视线转向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高桥认为,以恐怖袭击事件为契机,出现了谋求对最重要的东西进行重新认识的潮流。

这种服装设计的潮流正在不断深化。设计师的想法是,服装所需要显示的不是男性还是女性这种“性别”,而是“个性”。高桥说,今年在巴黎举行的时装展上,比利时的一名男设计师展示了以“超越性别”为主题的服装。这些服装虽是作为女性服装展示的,但男性似乎也能穿,在展示会上实际就是由男模特来展示的。

20世纪60年代,推出妇女运动短裤套装就是为了推进社会男女平等而采用了男装。80年代,法国设计师曾设计让男性穿裙子,其想法就是谋求使男性从“更像男子汉”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当然,上述服装设计师采用的都是有些片面的方式。

但是,高桥认为,21世纪的服装潮流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是让女性穿男性服装,也不是要男性穿女性服装。无论是制作者还是穿着者都将根本不考虑男女性别的问题。今后也许将制作更加重视“个性”而不是重视性别的服装。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男女性别以外的中性服装的日子也许不久就将到来。

新中性主张

目前,秋冬流行时尚掀起一股复古风潮。20世纪40年代、80年代的中性风潮被高高举起,原本遭到淘汰的西装外套又再度回到流行的舞台上。秋冬服饰的新中性主张,使得新世纪女性的魅力在两性刚柔消长之间,更显万种风情。

中性风潮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中性风潮与两性服装之间的拉锯战则成为女性服装演绎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之一

中性风潮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中性风潮与两性服装之间的拉锯战则成为女性服装演绎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之一。整体来讲,20世纪的女性服装主要模仿男性服装,男性服装成为服装业发展的主轴。60年代以前,女性服装设计主要是撷取或拷贝男装的细部设计,从60年代开始,女性服装设计不再只是撷取或拷贝,而是堂而皇之地换起男装款式,且与19世纪女人因无人设计女式裤装而穿了男装大有不同,这时的女装是设计师专为女性设计的男装款式,尤其是对男装的三件式套装的演绎。到了80年代,女人穿的裤套装与男人的西装除剪裁轮廓、用料材质,以及对襟扣子左右位置存在差异外,在形式上已无太大区别。

时至今日,这些区别也逐渐被解构了,用料材质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男女同调,而剪裁轮廓也在新的世纪里逐步被瓦解,christiandior的男装设计师heidislimane在其2001年的秋冬作品中,甚至推出了部分款式的女性尺寸,让女人也可以穿上他的男装,在此之后,同类产品的其他品牌也相继跟进。

这股新世纪的中性风潮吹得原本如火如荼的运动休闲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止,潮流趋势又再度回到结构线条的基本教义主张上来,原本遭到解构的西装外套也再次回到流行的舞台。80年代,米兰三件式套装席卷全世界,成为女性在公开或正式场合的标准装扮,并推动了中性化风潮的愈演愈烈。直到今日,此风依旧不见消减,反有增长之趋势,尽管现在有另类前卫的设计师不断地打破结构,颠覆原有的服装形式,主流风潮仍旧延续着80年代的美学价值观,主张着中性时尚。

雌雄同体的中性风

其实80年代的三件式套装轮廓演绎自40年代的男性套装结构,米兰时装设计大师giorgioarmani曾毫不讳言地表示,他的设计风格深受4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影响。30年代末,意大利籍设计师elsaschiaparelli从男式军装中撷取灵感,推出了结构极为严谨的套装,风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直到christiandior的“newlook”款式推出后,此种衍生自男式军装的结构严谨的套装热才逐渐消退,一直到80年代,在giannniversace和giorgicarmani等意大利设计师的再度标举下,才又重回到流行舞台上,为新世纪的中性主义再掀起一股热潮。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流行现象上,我们可以发现流行时装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质,那就是男女服装之间的差异愈来愈小了。90年代的运动休闲风、实用主义、街头流行、极简主义等流行主题为中性时尚推波助澜,雌雄同体的中性装扮风格成为本世纪重量级的流行美学,并且有延续的趋势。在中性装扮风格中,女性的柔媚与男性的阳刚得以同时展现,无性别的第三性风潮一时间蔚为风尚。但在父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服装仍然是区别男女性别的方式之一,因此,雌雄同体的中性化风潮的形成其实有脉络可循,因为不管文化现象、流行潮流如何演变,两性之间的性别角力始终在服装的形式上直接反映出来,在服装的演绎中,流行风潮的形成依旧有蛛丝马迹可寻。

刚柔调和新魅力

在20世纪的性解放运动、女性自我觉醒,以及女权运动的推波助澜下,女性服装开始趋向中性的风格,在20世纪服装的演进过程中,女装远远超越男装,女人们也不断从流行服装的演变过程中重新审视女性的角色,然后将此在服装上体现出来。

60年代,yvessaintlauren从男装的烟装小礼服中衍生设计出适合女人的裤套装,让女人可以阔步走进正式场合。而80年代高耸垫肩的米兰套装,让女人好似准备上战场的全副武装的战士;此时的yohjiyamamoto也以低调朴实的不规则立体剪裁,呈现一种无性别的冷感魅力,为原本单一的男性化演变过程注入一种新的元素。

雌雄同体的中性魅力,是净化风潮在经过蜕变后展现出来的新风貌,成为21世纪新女性所追求的新风潮

雌雄同体的中性魅力,是净化风潮在经过蜕变后展现出来的新风貌,成为21世纪新女性所追求的新风潮。中性化的装扮必须具备刚与柔(tough&tender)的2t性格,在整体装扮中展露出雌雄同体的魅力。时至今日,此股风潮的演化愈加白热化。从21世纪的秋冬服装潮流来看,一味的男性化或适度的女性化两种极端价值观的拉锯战依然在持续,虽然传统的性别价值观遭到了解构,以两性差异所架构的美学品位也开始走味,但充满女性柔媚的女性化装扮与挑战性别意识的男性化装扮却在新世纪里同时展现于同一轮廓与款式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