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杀手锏
眼见着第二个食品厂就要修建完成,只等着生产机器和工人就位就能够投入生产,陈生心中那股急迫感才稍稍褪去一些。
毕竟这个计划虽说是和潘长穗商讨了很久才出来的,但是再怎么样它也是一个因为刘嫣然出了事而临时决定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纰漏。
比如在计划开始之前,他和潘长穗谁也没想到阻力会这么多,光是一个李家还不够,又突然冒出来一个京城杜家。
好在事情虽然有波折,但是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如今陈生的辣酱和调味料包卖得都比李家要好。
虽然这种入口的东西,在达到了一定的美味程度之后,大多数人都尝不出细微的差别,但是李家的配方还是陈家之前的老配方,和陈生现在的配方相比,味道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就算有些人因为念旧和习惯等原因坚持买李家的产品,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选择了陈生生产的东西。
期间李家因为降价而挽回了一部分的顾客,但是第二天陈生也跟着降价了,硬是将价格压得比李家更低。
这下李家味道上不占优势,价格上也比陈生的要高,生产的东西自然也就卖不出去。
李家再次降价,而陈生也再次降价。吃瓜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巴不得两家公司一杠到底,自己能够买到更便宜的东西。
但是李家在将价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再也不降了,因为他们降不起了。
要知道,虽然现在他们生产出来的辣酱和调味料包因为陈生的关系而销量下降,但这也是和之前相比,事实上他们的实际销量放在其他的食品公司眼里,还是很让人眼红的。
因为陈生目前只有一家食品公司在生产,即便是再怎么加班加点,陈生也只能满足网店和耀州本地的需求,而其他的地方订单,陈生虽然眼馋,但并没有能力都吞下来。
李家失去了这两处市场,但还保留着全国其他地区的市场,虽然销量也因为陈生而下降了些许,但是总体上还是很可观的。
也因为这庞大的销售市场,李家每降价一点,受到的损失都会被巨幅放大,在各种成本都不变的情况下,一直降价就只能等着财政赤字。
因此李家最后降无可降。
而对陈生来说,比起李家,他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因为他改良了配方,减少了原材料的损耗,节约了成本,这是李家所没有的优势。
只要陈生将食品厂铺大,再多几家食品厂来生产产品,侵占李家其他地区的同类市场,就指日可待。
李家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因此都着急起来。
这天,陈生刚和器械厂那边联系,得到一个星期之后就能够让食品生产器械全部就位的答复。
他盘算着厂房也修得差不多了,因此一边招工,一边又让那批修建厂房的工人帮他再修一个,地皮还是他从宋暖那儿花高价买来的。
陈生想着,等他有三个厂房的时候,应该就能够让李家人狗急跳墙了。
结果中午吃饭的时候,陈生就知道了李家又有了新的动作。
一看消息,陈生脸黑如碳,险些将手中饭碗摔出去。
“李!天!寿!”
能让陈生如此愤怒的,肯定和陈家有关。
“怎么了哥,给我看看!”
陪陈生吃饭的陈晓晓也着急起来。
陈生看了一眼陈晓晓,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机递了她。他眼睛泛红的模样让陈晓晓也吓了一跳,连忙接过手机。
界面停留在一个新闻网站上。
这个新闻网站属于一家报社。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这家报社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挖不到第一手的新闻材料,也不会做出什么博人眼球的报道。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这家报社第一时间进行转变,将中心放到新媒体上,创办了这个新闻网站,因此乘了新媒体的东风,现在反而比一些转型慢的传统报社办得更好,受众更多。
又因为这家报社在做传统纸媒的时候一向中规中矩,因此名声一直不错,在新媒体时代刚开始的现在,这种名声印象就回馈到了新闻网站上时,很多人都会相信网站上的新闻。
而这个受众多,在普通人眼中可信度高的网站首页上,赫然挂着一个标题——
“劲爆!深挖耀州陈家败落真相!”
“近期,耀州世家——陈家和李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引起了网友的瞩目。陈家长子陈生在蛰伏三年后横空出世,与李家进行同类产品的价格战,更是让吃瓜群众们大饱眼福。”
“目前,陈生食品公司主要生产三种产品:药膳零食、辣酱、调味料包,其中辣酱和调味料包即是陈生用来与李家进行价格战的产品。”
“这两款产品用了不知从何而来的改良配方,在味道上更胜李家,这是众多网友评判出来的结果。【附图各种网友对两家辣酱、调味料包的比较】”
“为什么陈生生产出来的辣酱和调味料包能够这么好吃?相信大家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本站记者想要采访陈生但是遭到拒绝,无奈只能从陈家的源头出发,想要找到陈生配方的秘密。”
“谁知这一查,就查出来了一个惊天大密——早在数年前,陈家就在生产各种调味品时加入了国家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同时还有罂粟等让人成瘾的成分【附带当年的各种检验报告】,李家实名举报陈家违规操作,卫生部门对陈家突击检查,陈家来不及掩盖真相只能受罚【附带耀州当地卫生部门对陈家的处罚决定公文】,后来一系列的操作,才造成了陈家的快速败落。”
“我们已经将陈生现在所生产出来的辣酱和调味料包都送入了相关机构检测其成分,截止发稿,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因此我们不能够确定陈生是否有使用陈家之前一样的手段。”
全文都没有说陈生及其工厂的一个字的坏话,但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引导看客往“陈生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问题”这个方向去想,恶意满满,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