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 公主重生后 - 一笑笙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重生后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当李星娆被送回寝殿时,议政殿上已经历了几轮争执。

宁恒一口咬定,装载花种的车既然是从满园拖出来,那就和原主脱不了干系,大魏对兵器管制如此严格,寻常人也弄不到这东西。

另一头,姜珣也很坚持,花种脱手转卖,就与满园再无关系,宁恒所谓的证据,只能证明那些花农私藏转运兵器,却没有直接证明花农与满园、长宁殿下甚至东宫有关的证据,就不能定罪。

局面短暂的呈僵持状态。

“陛下,臣有一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宣安侯从容出列,也不知要为哪方出头。

永嘉帝见是他,神色一松:“裴卿有何见解?”

没人发现,姜珣在听到裴镇的声音时,眼中骤然划过的冷意和警惕。

裴镇:“眼下两方各执一词,已入死局,此刻应当另寻突破口。”

永嘉帝:“哦?裴卿以为如何?”

裴镇:“若臣没有记错,宁世子方才说过,并未抓获活口,唯一抓到的二人也成了死人,没有活口指证,宁世子坚持判定姜校书与贼人联合便没有道理,反过来,即便姜校书说并不认识那两个死者,也很难服众,事发突然,也没有过去太久,若此刻开始设法抓捕,或许会有转机。”

永嘉帝眼神一亮:“裴卿难道已有法子抓回贼人?”

宁恒一听,暗道不好。

裴镇若表示能将人抓回,岂不是显出他将贼人放跑的无能!?

“陛下!”宁恒抢在裴镇之前开口:“宣安侯所言极是!事发突然,贼人又早有预谋,这才侥幸逃脱,但臣已立刻部署人马去追查,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有活口作人证,自然能真相大白。”

姜珣垂着眼,肩膀微微一松。

永嘉帝沉吟片刻,道:“活口自然要捉拿,只是不可因此在城中掀起太大的风波。”

宁恒:“陛下放心,臣定不辱命。”

此事算是安排好,但对于太子的处置,还得有个说法。

尚书令蒋蔚道:“老臣以为,此事虽不能断定与太子殿下有关,但在真相明晰之前,殿下也当避嫌,于东宫静候结果。否则,即便结果出来,也难免有人心存质疑。”

尚书仆射百里宏道:“老臣以为不妥,此事从根本上就没有确凿证据,却先将太子殿下作嫌犯对待,名为静候,实为软禁,即便事后查明真相与殿下无关,此举对殿下名誉的损害却难以消除。”

蒋蔚:“陛下,臣之言恰是为了维护殿下的名誉,倘若殿下不能置身事外,结果又如何服众?”

永嘉帝早已习惯了朝堂上这样的争辩,闻言转问其他人:“诸卿又有何看法呢?”

中书令韦平老神在在,“臣附议尚书令。”

太子脸色发沉,安静不语。

“陛下,微臣斗胆一言。”一位身着绿公服的青年忽然开口,引来一片目光。

永嘉帝看清开口之人,状似无意的扫一眼下方的裴镇,才道:“秘书郎有何见解。”

裴雍不慌不忙的说:“私藏兵器一案事关重大,尚书令认为太子应避嫌静候无可厚非,然事情未明了前便将殿下视同疑犯亦是不该,须知储君之名誉,亦是陛下之名誉。”

“微臣以为,凡事有进有退,有舍有得。”

“今朝太子殿下若愿避嫌配合,固然有委屈与名誉损害,但结果必然服众。”

“反过来,今日若有谁坚持殿下应避嫌配合,那么一旦证明殿下之清白,此人理当郑重的为太子殿下正名。”

“换言之,若证明了太子殿下于此事无关,还有因此事而生的不实传闻损害殿下清白,那就证明此人正名不力,可以问罪。责任是重了些,但身为人臣,都是分内之事。”

裴雍侃侃道来,为提议者增加了一些“发言成本”,压根无视早已脸色铁青的父亲。

大殿之上多的是位高权重之人,谁又随便发言了!?这是胡说八道的地方吗!?

尚书左丞裴静慌忙出列,跪地大败,“犬子无状,请陛下恕罪。”

“裴左丞此言差矣,”这次开口的,是太子。

他面向永嘉帝,从容一拜:“父皇,儿臣问心无愧,对此事亦不能容忍,若几日委屈便可换得真相,儿臣愿在东宫静候结果。只不过……”

太子看向蒋蔚和韦平:“若证明了孤的清白,再有流言蜚语,就要辛苦两位大人了。”

蒋蔚和韦平哑口无言,看向裴雍的眼神暗藏锋芒。

永嘉帝:“既然太子都已表态,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完,又看了眼仍然跪地伏拜的裴静,淡淡道:“裴左丞,平身吧。”

裴静战战兢兢起身,却听永嘉帝问,“朕记得,秘书郎是进士出身,入仕几载了?”

裴雍:“回陛下,微臣以秘书监正字释谒入仕,后升任秘书郎,今三载有余。”

“不错。”永嘉帝点点头,“年纪轻轻,不浮不躁,三载时光,足够磨砺了。朕今封你为刑部司郎中,协金吾卫将军宁恒共查此案。”

裴雍郑重一拜:“臣遵旨。”

永嘉帝欣慰叹道:“裴氏人才辈出,朕心甚慰。”

裴镇没什么反应,倒是一旁跪地的姜珣眼神微动,目光在裴静父子和裴镇只见逡巡片刻,若有所思。

太子留于东宫等待调查结果,顶多是闭门不出。

姜珣就比较倒霉了,出狱不到十日,又下大理寺狱,以至于上次帮他准备笔墨写诗的狱卒见了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他本人倒是淡定,整个过程中既不恐慌也不抗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