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三章 回到洛阳那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大军抵达城门下时,李星娆挑起车帘,便瞧见洛阳城楼上的人欢欣鼓舞,一路跑下城楼奔赴而来。
她放下帘子,伸闭眼活络了一下筋骨,唤了一声伍溪。
伍溪在外应声,李星娆淡淡道:“你先回百里府,同崔姑姑说一声,本宫这一路着实有些累了,回去之后只想安静休息,接下来几日,如无必要,也不想见旁的人。”
姜珣在旁听到,笑言:“殿下这是连太子殿下都不准备见了吗?”
李星娆闭着眼,语调懒散:“东方迎此次顺利御敌于境外,东方家的功过还得重新来算;洛阳灾后尚未重建完毕,裴镇和秦敏临阵出征,重建东都的事情也被搁浅,这些不都得由我那皇兄操心么。怕是他没时间管我才是。”
姜珣:“殿下此次极力保住东方氏,是大功一件,太子殿下忘了谁也不会忘了您。”
李星娆舒了口气:“还有一段路,我歇会儿,别吵我。”
姜珣:“是。”
伍溪和崔姑姑安排的很周到,百里府准备周到却无人叨扰,太子也因为诸事缠身,只派人来问候了她几句,说好过几日不那么忙了,再亲自来探望她。
姜珣站在院中,看着太子的人来了又走,嗤的一声笑了。
接下来几日,李星娆一改之前的奔走忙碌,当真闲了下来,每日除了吃睡,外面的消息都是姜珣带给她的。
“东方迎回到洛阳之后,一日都没闲着,洛水已经修复的差不多,因这此次大水,周围水域的州镇都格外注意防汛和水利的视察修复,理论上不会再出现之前的事情。”
“东方氏如今都在忙着帮修建洛阳屋舍,太子更多时候都在东都行宫查看进度,宣安侯与秦世子不在,此事暂时交由百里刺史负责。”
李星娆在树下乘凉,翻着几本手札,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声。
眼前忽然打下一片暗影,李星娆翻页的动作一顿,侧首抬眼。
姜珣袖手俯身,正看着她手里的手札,笑道:“殿下看得够快啊。”
此前,李星娆因对重建东都一事倍感不安,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曾问过姜珣几个问题,当时姜珣就给了她几本自己的手札,记载的是漕运所经州镇的水系概况,后来百里府忽起大火,那本册子因为放在床头,被烧了个干净。
近几日李星娆无聊,又找不到合适的,便想起姜珣来。
姜珣当时就很无奈:“谁没事带那么多手札上路?”
公主也很好说话:“手头没有现成的,那你现写一本也行。”
两日后,姜珣竟真的给她拿来了两本游记。
李星娆打趣他:“连夜写的?”
姜珣咬着牙答:“派人去从前的旧居取的。”
李星娆闻言,意味深长的笑了一声:“从这里到长安,来回怕是不止两日,你还真是狡兔三窟?”
姜珣没好气回了句:“殿下看不起谁呢?”
言下之意,三窟都不止。
但李星娆也没有再追问,比起姜珣,她对那几本手札的兴趣更大,看得非常的快,从西境到南境,真正的做到了读万卷书,堪比行万里路。
而姜珣似乎对公主的阅读量早有预料,显然取来的不止一册,李星娆看得快,他提供的也多。
昨日才送来的两册,她已经看完一册,新翻的这册也过了三分之一。
李星娆看着凑近眼前的人,倒也没追究他逾越,收回目光继续翻看:“之前与你说的事,想好了吗?”
姜珣心知肚明,却故意问:“何事?”
“想回东宫还是别的衙署,想好了吗?”
姜珣沉默片刻,拖了个小马扎过来,挨着她的斜榻坐下:“殿下这是要赶我?”
李星娆翻着书,头都没抬:“你非得扭曲本宫的意思,本宫也无话可说。”
姜珣怅然失笑。
他坐在小马扎上想了想,忽道:“殿下,微臣能不走吗?”
李星娆眸光轻动,捏着书页一角的手指轻轻搓了搓:“为何?”
姜珣:“不是殿下让我自己选吗?”
“我问的是,为何选留在我身边?”
“仕途艰险,我背后无靠山,去哪里都是一样艰难。但留在殿下`身边就不同了,殿下与太子是亲兄妹,太子要做的事,就是殿下要做的事,而微臣为殿下做事,就是为太子做事。”
“那你何不直接回到东宫?”
姜珣笑笑,出奇的坦白:“这就是微臣的考量了。东宫机会多,但也时时刻刻被人盯着,一点小事都能被无限放大,但在殿下`身边就不同了,殿下护短,嘴硬心软,跟在殿下`身边,办了事就有功劳,还格外有安全感。”
李星娆侧首:“点我呢?”
姜珣微笑道:“微臣不敢。”
李星娆看他一眼,合上手札:“既然你想留下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本宫之前问你的问题,你是不是可以回答一下?”
姜珣笑笑:“原来殿下还在为微臣的身份生疑,其实这很好解决,殿下只要派人去将微臣仔细调查一番,便可知道,微臣只不过是个喜好游山玩水的……普通人。又或者,殿下可以像当日囚禁南音一般将微臣囚禁起来,待殿下将微臣查明白了,不再生疑,再行启用也可。”
李星娆闻言,忽然笑了一声。
姜珣不解:“殿下笑什么?”
李星娆若有深意的看着他:“你不提南音这个人,我险些就要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