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太子府封
没有消息就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或许明辞只是暂时找了个地方躲起来躲避追兵,或者正在和暗中的那些人较量,而不是如她们所想的那样糟糕。
云缦天也是这样想的,没有消息反而是最好的消息了,就算情况可能十分糟糕,却也不至于绝望到放弃所有的希望,“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平安回来,这是一种自信,如果一天没有,那我就等十天一个月。”
“他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在此之前我会一直等着并且帮他守护好,原本就是属于他的一切,绝不会让任何人抢夺。”
现在他们所要面临的敌人则会更加嚣张,而原本就不怎么靠谱的太子这个盟友们反而可能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敌人。
因为太子未必是慈善家,喜欢做好事不求回报。
明辞失踪之后,他手底下所有的势力所有的人脉终将会被人抢夺过去,如果太子在这个时候出面,他将会是最容易抢多的人。
云缦天如今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将如今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全部都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外面有无数人的人虎视眈眈,所有的盟友都不再可靠,唯一值得信任的也就仅仅只剩下朋友了。
可朋友所能够给予的帮助不算很大,她只能依靠着自己的能力在那些人之中周旋,只能希望明辞能够尽快的回来,在此之前不能轻举妄动。
“我必须要去太子府上一趟,明业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出生,到时候防不胜防无法对抗,只能希望太子能够看在之前合作的关系上,也能看在明辞是因他而遭到袭击的份上而留些情面。”
“保留下来绝大多数的根基,其他的东西就算是给他了也没关系,只要根基不曾被动摇,只要底牌还没有完全交出去。”
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做好了决定,便反复提醒如欢一定不能插手这件事情,如家说到底也不过只是商人。
就算现在嫁给了侯府,可依旧无法摆脱商人的地位,绝对不可能太高,和那些人对上无疑是自寻死路。
商人就算获得了官职,也不会是实权,所掌握的仅仅只有名誉和钱财,无法掌握皇权之间的较量。
虽然是所有人都希望拉拢的,存在却也十分危险,本身便容易被圈进到各种阴谋之中,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是明哲保身最好。
如欢如何能够同意,看着自己的朋友正在危机之中而不付出任何努力,“我绝对不会冷眼旁观的!”
她还能够调动其他的力量,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人那么简单,如今商业已经发展到了各国早就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之中,拥有无数的退路。
仅仅只凭着如家的身份,就算是带着云缦天逃到其他国家之内,也能够过上极其富裕的生活,而其他人不可能大张旗鼓的进入别的国家领土之中打探。
因为那无疑是挑衅,除非是想要两国开战。
没有人会那么愚蠢的,皇权之间的战争正式无法透露出去的,一旦被外人吸脂就有可能被举兵攻打,在他们内乱的最佳时刻侵占领土,没有人会那么蠢笨的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去。
可不到关键时候,云缦天不愿意离开这一片土地半步,一旦离开便有可能彻底失去明辞的踪迹。
“暂时不要把我的消息传给父皇和母后,你帮我注意这江南一带,万一有了任何的消息都一定要传到我这边来,无论是真是假。”
“之后明面上的大部分势力我都会转赠给太子获得暂时的保护,而其他暗中的力量,我不准备动用,他们将是最后的底牌,一旦明辞回来就可以借助这些底牌翻身。”
在这期间,云缦天并没有考虑过自己在这里如何,可站在外人的立场上又被彻底地排斥在外,如欢却看得明白。
这些安排投等于是断了她自己的生路,得到了太子的庇护又能怎么样地位急剧下降,完全需要仰人鼻息生存。
“你真的决定好了吗?哪怕接下来你会因为这个决定而导致你在别人眼中不再是那么重要,甚至一直对你虎视眈眈的四王爷也有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如欢无法理解,这样的决定,既然已经确定失去了所有的消息,生存的机会渺茫,又为什么要保留那么多的地盘,难道只是为了那点虚无缥缈的信任?
她这样断掉自己的生路绝对是下下之策,当然如果明辞能够回来,自然就是提前有所预谋的上上之策,可谁也不能够确定。
还不如折中一下,她利用这些力量保护自己,翻身再起,至少他们不会轻易的败落,无论何时都是安全的,只是后继无力而已,相比起来保证一时的安全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可是云缦天已经下定决心,绝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而动摇自己的决心。
最后做下了一点安排,便带着如今明面上所有的人脉和力量,只身来到太子府前。
可是在这里却并没有如愿以偿的见到太子,反而是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明业。
看起来他也只是刚刚来到儿子大门却被封锁了,太子府周围也是一片戒严,根本不让人随意的进出,无论是谁都要接受盘查。
云缦天停在了外围,明业早就发现她正在往这边儿来,低声在旁边吩咐了几句,便让他们自己继续,自己则是走了出来。
“公主来的可真是不巧,如今太子正涉及到了云缦倾身亡的事情,本王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据,有理由怀疑太子故意给云缦倾下毒导致她最近几个月一直病危,直到昨天更是直接身亡。”
分明是无中生有,云缦倾根本就没有生病,却一飞要说是生病单打还弄出来了,中毒的说法显然就是为了陷害他的目的十分明确,目的性很强。
云缦天并没有表示质疑,哪怕心里觉得这个理由未免太过荒谬,但没有人是知情者的情况下,这个理由已经足够让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