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雨花台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画中人虽然有些话不能与他说,但是大道理倒是头头是道的。
“知道为什么第一境界是练气境吗?”画中人拂了拂不存在的长须说到。
“弟子不知,请师祖解惑。”
“人啊,就是一块烂泥巴,风一吹,水一淹就化掉了,要想将这块泥巴存在的就一点,便要把着泥巴练成器物。”
“筑基之前,烧火贯风,养阴身修肉身,不过是要打磨出一副好胚子来。”
“所以怎么筑基如何筑基,便是要在这胚子上做出什么东西来。”
“若是人道筑基,取天地草木精华,喂了丹药,便能一步登天成为非凡人。”
“若是地道筑基,捻了世间万物灵犀,一通百通,便能更上一层楼有了仙羽之资。”
“若是天道筑基,得了大道造化,心中生了气望之名,便算是领先一步,看见了仙台。”
“但其实……不重要,凡事尽人事,听天命,像是师祖我,多么优秀的一个人,还不是死在了劫难之下,所以说呀……”
画中人又唠叨了许久,除却一些修道上的见解,还有一些奇闻轶事,郑应听着听着竟然听的有些犯困。
果然,听老师讲课都是要犯困的。
那画中人看了一眼盘在郑应肩上的小蛟,轻轻说到:“幽烛……你选择了这一条路吗……既然如此那我便送你一招道法,也算在这条路上护你半程……”
“仙路袅袅,何其有幸,仙路渺渺,何其悲哀……”
…………
再然后,郑应便醒了,眼前还是那云雾,手上也没了那莲花灯,好像之前遇见的都是一场空。
郑应起身拍了拍手,对着云雾深处拜了一拜,此经讲道虽然既没有神通法术,也没有灵丹法器,但对于郑应来说却好过两者太多。
这种关于修行之事上的理解,对他这个理论偏科的半葫芦水,实在是太重要了。
既然筑基之法已经得到,那在留在这谷雨峰也没什么用了,不如再去坊市看上一眼,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防御法器。
可惜七十二峰会他已经错过,不然倒是有不少好法器可供选择。
至于外门用功禄玉符兑换的法器,对现在的郑应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哪里多是低中上的这三品,若是有极品法器也不会放在那里了。
而像是郑应手上这把青冥离火剑,更是道剑中的极品,只要静心温养,进阶为法宝也不是不可能。
郑应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先一步前往金陵。
不光是因为手里这点闲钱花不出去,而是这几日的他所熟悉的几位道友师长全都离开了茅山,自己在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况且清修的聚灵之地又不止这一处有。
郑应踏上青舟,纵风而去。
而谷雨峰今天出奇的下了一阵小雨,往日的云雾也都淡了许多,青羊洞窟中,一柄长剑生满了锈迹,外面的雾气淡了,一阵风便将这柄长剑吹成了一堆锈土,而这柄锈剑也就此随着清风埋藏在这山中。
…………
吃饭吃饭。
金陵郊外,一处偏驿村镇内。
一青袍小道士,点了十几道店家的招牌菜,满桌美味佳肴让人不禁直咽口水,可这小道士可真能吃,一双筷子使用的更是出神入化,没过多久便桌面上便被风卷残云,只剩下碗碟。
店家没有大惊小怪,这雨花台山脚多的是来往的修士,只不过不长在这凡间之所驻留而已。
仙长吃的是琼浆玉液,这般五谷杂物~真香!
“嗝~~”
郑应满意的打了一个响嗝,反手一翻取出一锭白银,拍在了桌子上,大有豪气万丈的气势。
不就是银子吗,这等五金之物只要肯花时间提炼,还不是易如反掌。
这时候店小二,有些惭愧的走了过来:“这位道长,您吃的这菜里有几道是灵韵之物,所以……怕是要用灵石结账。”
……郑应瞟了桌子上的银子一眼默默的收了回来。
干咳一声。
“那咱家是咋收钱的,你这木牌上也没写嘛,难不成是坑我?”
店小二连忙告饶说到:“道长哪里的话,店门口处有随风铃,是雨花观的仙长给的,说若是有风铃作响便好生招待便可。”
郑应眨了眨眼,心中开始思量起其他事来。
金陵虽说是三朝古都,但人间世自然有人间管,道士下山也罢,妖物作祟也好,很少有修仙者能波及王朝,修士在人间也是有着铁律,若非因果必须不能在人前随意施法,搬弄是非。
这随风铃虽然是小事一桩,充其量也只算为这店门提一个醒,不过其中的牵扯也可大可小。
于是又问道:“这位小哥,敢问这随风铃挂了几日?是最近时日挂上的,还是以往便有。”
店小二连忙说到:“可不敢道长如此称呼,这随风铃是这几日挂上的,还是雨花观的道长亲自来的送的呢。”
“这雨花观的道长也是一位修士?”
听见郑应说这位雨花观的修士,这店小二脸上也带了些自豪的神色。
“嘿嘿要我说啊,这雨花观上的这位道长,就算不是得道之士也是妥妥的神医一个,我娘就是吃了他的药好的。”
“哦,这位道长竟然还会药理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