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眼泪的池塘(七)
有不少人在诟病天主教的罪恶时,热衷于将准星瞄准“宗教裁判所”。在他们看来,这必然是一个由施虐者与狂信徒组建而成的法律机构。
虽有“法律”之名,却无“法律”之实——
因为一切敢于挑战教会权威、妄图以歪门邪道挑战真理的“异端分子”都绝对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审判的,仅仅是被人带到空无一人的法庭,在武装僧侣的监督下,被迫在认罪书上画押。
接下来等待他们享用的,将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拷问大餐”。
最后,火刑柱将会净化这群撒旦信奉者身上的所有罪孽。
要说在“如何对待异端分子”这个问题上,韩赛尔跟这些狂热的宗教分子有什么不同的话——
与这些信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一铁则的“前辈们”相比,她显然要“温和”得多。
面对怀有二心的异见者,她从来不采取严刑逼供这种方式。
她只会用自己的双眼盯着对方。
因为她能看穿人心。
在她的双眼面前,哪怕是埋藏在人心最深处的罪恶都将会被轻而易举地挖掘出来,公之于众。
这究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后天习得的“技术”,米娅不得而知。
倒不如说,韩赛尔的真实年龄、她出身于哪个国家、加入救世军的动机是什么……这些问题,无一例外都是未解之谜,就连“韩赛尔”这个名字是不是真的,都无人知晓。
尽管被重重谜团包围,她却深得玛利亚修女的信任。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无论演技再怎么精湛的间谍,哪怕是能做到当着她的面毫不犹豫枪杀同伴自证清白,也还是逃不过她的法眼。
无论意志力再怎么坚强的特工,只要落在她手里,到最后都会心甘情愿忏悔自己犯下的一切罪行。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试图从内部瓦解救世军的谍报人员,成为玛利亚修女麾下最忠诚的“双面间谍”。
很讽刺的是,各国谍报机关却对此一无所知。
米娅很清楚,自己当初之所以能成功向艾芙琳、莎拉、新大陆联邦报仇雪恨,他们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也理应对这些默默付出的兄弟姐妹表示衷心的感谢。
可是,只要与他们见过一面,就不会再有这种想法了。
并非是因为与他们相处起来有多么的困难,他们也从来没对米娅这个出身于奥斯汀圣瓦尔基里学园的树不子有什么很深的成见。
只是因为……从他们的双眼中,米娅什么都看不见。
什么都没有。
就像是一具空壳一样。
若是形容为“行尸走肉”……也不尽然。
他们的嘴角总是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
他们的话语总是带有莫名其妙的愉悦。
仿佛是正沉浸于美梦之中的孩子一样……
一个永远醒不过来的美梦。
这正是韩赛尔为他们亲手编织的“伊甸园”——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宁;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就意味着他们心甘情愿被韩赛尔夺走自我;
这就意味着他们对成为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这件事乐此不疲。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
这意味着只要能在这个美梦中逗留多一分钟,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要他们献出自己的性命身家,也在所不惜。
理所当然的,协助恐怖分子刺杀联邦总统,也不在话下。
当初特洛伊染上毒瘾时,又何尝不是这个样子……
与其称他们为“人类”,还不如说是被蚁后榨取最后一点价值的“工蚁”。
然而,在韩赛尔眼中,这些“叛徒”、这些“奸角”、这些“反派”并不是得到自己应有的“下场”。
她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依照主与玛利亚修女的教导将这群“离群的羔羊”重新带回正道。
所以,才会叫米娅感到毛骨悚然。
能在保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死去,从客观角度而言,应该算是韩赛尔别样的“慈悲”了。
所以说……洛伦佐他们毫无疑问是“幸运儿”。
该是多么冷血的混蛋,才会得出这种结论……
米娅不禁自嘲。
可事已至此,自己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幸运”,都还是未知数。
但有些事情,如果不好好问清楚的话,自己一定会死不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