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第十九章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一个在世俗人看来给不认识的人擦拭擦尿是最低贱的工作,可对于这个青年人,还是个大学生、著名中医权威的传人来说似乎很正常。
这或许就是医者父母心的具体体现?
在给自己清洁身体的时候,在触摸到肮脏的屎尿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难为情和表现出恶心、反感等负面的表情,而是把它当做自己的责任来完美的做好它,如果这个大孩子不是善良人,不是个实在人,不是个真诚的人,不是个认真的人,刘和是不相信的。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相信这个青年人真的是梅当归老先生的正式传人了。
梅老的半个多世纪竖立起来的超级信誉,在华夏没人敢有半句质疑。这个老人获得过好多国家级的崇高荣誉,却从来不曾在行医的时候提及半句,他的诊室里,就没有一件患者因为感谢他送给他的锦旗或者牌匾之类的东西。
这些代表他荣誉的东西都被他珍藏起来了,老人家认为,这都是宝贝,可以珍藏,但不可以炫耀。
所以,刘和老人后悔了。
他现在非常想要服用冷寒辉要给他服用的《七还散》。只是,那昂贵的价格,让他无法出口相求。
这不符合他坚持的原则。
只是啊,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分叉。
刘和老人这里是不好意思开口,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占过任何人的便宜,这是他为人做事的底线。
冷寒辉那里是害怕冒犯了刘和老人的尊严再次被拒绝。
这件本来的好事,因为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两人的坚持反而相同这种奇怪的现象,就这么被暂时搁置起来了。
不过,令冷寒辉心里好过一些的是,刘和老人终于肯和他目光对视了。
因为老人家的身体极度虚弱,哪怕说一句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所以,刘老只能偶尔说出一句半句的提示语言,最多的时间里,用目光交流就成为一老一少之间的默契了。
这是心灵的交流。
如果没有互相的信任和理解,没有细腻的观察对方和解读对方目光里包含的意思,那么,这种方式很快就会结束。
只是啊,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纯粹的精神交流就可以互相明白各自心里所想的好事。那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于是,宝贵的时间就在这种双方各自焦急的期待中飞速地消失。
是的,就是飞速的消失。
人们从出生开始,父母就盼着孩子们快快长大,那时候,感觉时间是那么的漫长。恨不得孩子一夜间就长成了强壮的小伙子或者是娇美的大姑娘。
但是,到了晚年,心态就会彻底改变,就像那位大诗人李白诗中说的,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等到了头发白了,走路蹒跚了,这种急迫的心情就会与日俱增。
何况刘和老人这样数着分分秒秒过日子的危重病人?
冷寒辉现在就想给老人的儿子打电话,请他无论如何要来医院看看自己的父亲。
因为,老人的状况越来越危险了,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
现在,就像得了强迫症,冷寒辉几乎每隔一个小时都要装作有意无意地给老人家摸摸脉。
他心中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表现在表症上,就是老人已经即将进入弥留的状态了,精神上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以前老人除了冷寒辉他们刚来的时候,隔着屏风误以为儿子回来了,从那以后,他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儿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好多次,老人不再明亮的双眼变得朦朦胧胧,当冷寒辉给他号脉的时候,他会使足了力气才能发出微弱的声音:“狗剩儿,你来了?”。
这说明,老人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这是把冷寒辉当做了自己的儿子。
每到这时候,冷寒辉心里就充满了悲哀。
狗剩,这是老人过世的老妻坚持给儿子起的小名,理由是,贱名可以不被阎王惦记,活得无病无灾过百年。
这个僵局是被秋雨凝给生生地打破的。
病房里,柔和的灯光下,忙了一天的秋雨凝仍然很精神。
她也看到了,短短的两天时间,冷寒辉的脸上居然显露出明显的疲惫和焦虑以及憔悴的样子。
郑大嫂手里提着两份饭食,一份是给老人准备的流食,这是要鼻饲给老人的,以免老人的胃因为自主运动胃内壁摩擦出现出血的情况。
另一份就是给冷寒辉准备的,都是他最爱吃的东西。还有饭后消食的青萝卜,名字叫赛鸭梨,吃起来脆生生的,甜甜的有点辣那种。
她俩的身后,就是石城光和他的唯一员工收银员兼着导购员的小房子。这俩人一人手里提着一袋子小米蕉,一个人提着一袋子大苹果。
冷寒辉看了半天,似乎不是临期果品。
“嘿!辉子,你小子怎么不朝着好的一面看兄弟?这可不是临期的,是我掏钱给你买的。
你小子悠着点,怎么才两天不见,看你斯人独憔悴啊,你怎么变成了半大老头?
有什么愁事给哥哥说说,哥哥帮你解决掉。”话说,石城光还真的比冷寒辉大,只是大半天。石城光是清早出生的,冷寒辉是下午出生的。
没法子,大一分钟也是大,冷寒辉也得管石城光叫哥哥。
冷寒辉没有搭理石城光,而是对小房子客客气气地道:“麻烦嫂子了,这么晚了还过来看我。”
石城光在一边听了,比冷寒辉夸奖自己还要高兴。自己的这个兄弟怎么这么知己知音加懂事呢?
小房子被冷寒辉的一句嫂子,羞得差点扭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