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危机四伏
1943年2月8日列宁格勒郊外
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再次结束了,交战区域被双方凶猛的炮火炸成了月球表面,周围所有树木都被炸断。在这片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也被炸得支离破碎,难以找到一具全尸。到处都是散落的人体残骸和武器碎片,现场十分惨烈。
最终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后,苏联红军终于再次将阵地掌握在手里,德军和芬兰军队则仓皇后撤,苏军来不及休息,立即开始加强防御——虽然不可预见无论下一轮攻势什么时候开始,但是双方的战斗只会更加惨烈。
不过,现在的红军阵地上,则一片欢呼声,幸存下来的战士们庆祝着自己又一次的胜利,也在庆祝自己又一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没人知道下一次战斗结束后,自己是否还能够有命来庆祝。
“大尉同志!”
走在阵地上,无论官兵,都在热情的向瓦莲京娜打招呼,然后继续加油添醋的传颂她那骇人的战绩——在刚才的战斗中,无数人亲眼看到她是如何用工兵铲砸碎了敌人的脑瓜子后又撬开了一辆敌人坦克的舱盖,随后将一个“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直接扔进了坦克内,将里面的敌人活活烧死。
“小伙子们,干得不错!卡宾斯基,你小子下次记得冲锋时候脑袋压低点,这次没被德国人把你的头削掉算你走运!还有你,指导员同志,不要一听见乌拉就拿着手枪和工兵铲上去,有命令禁止政工人员带头冲锋……”
瓦莲京娜也笑着打招呼回答道。她那美丽的笑容和清脆爽朗的声音给了这片战场带来了一片不一样的感觉,让所有战士都如沐春风。
凌东一言不发的跟在瓦莲京娜身后,保持着自己板着脸的样子,努力做一个“冷酷的随员”,和瓦莲京娜不同,他并不想暴露自己,所以在刚才的战斗中,他尽量避免冲上第一线,而是端着一只莫辛甘纳步枪在距离敌人一定距离的地方疯狂开火。不过,虽然不比瓦莲京娜出风头,凌东却也是弹无虚发,先后击毙了20多名敌人,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基本上都是军官,士官和机枪手,给敌人的指挥系统和火力输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正好和瓦莲京娜形成了远近配合,给敌人造成了最大的损失。
不过,由于其相对比较“低调”,并没有引起其他战士的过多注意,只知道他作为狙击手干掉了几个敌人,配合了作战。
不过,欢呼声并没有持续多久,正当战士们开始打扫战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时,对面不远处的空中就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
“空袭,所有人隐蔽!”
瓦莲京娜那强化过的眼睛第一时间看到了蜂群一样的德国机群正在呼啸而来,急忙招呼所有人隐蔽。
只是这片区域已经连续被双方火炮扫过好几回了,所有工事几乎都被摧毁,没有来得及修复,可以隐蔽的位置相当有限。一部分红军战士只得迅速向后方跑去,以躲开敌机的轰炸。
很快,德军机群已经飞到了阵地上方,威力巨大的航弹被投了下来,整片阵地都被爆炸所覆盖,所有的植被,建筑,和尸体武器,都被炸得粉碎,掀上天空后掉下来,将战壕填平。整个地形似乎都被改变了一遍。就连那些快速撤退的苏军战士也有不少被强大的冲击波吹飞的。
当空袭结束,整片阵地已经看不出原先的样子了。不少红军战士更是被泥土掩埋,所以轰炸一停,所有能动的人立即跑出来救助同伴,准备重新构筑阵地。
凌东现在也被掩埋在“祖国土地”中,他利用自己强大的身体力量把自己刨了出来,环顾四周。轰炸过后的惨烈景象让他不禁为之动容——在中国时他见识过日军空军的轰炸,但是和德国空军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而且这种强度和力度的战争,放在国内战场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无论是国军还是日军甚至是八路军,都没有如此充足的物资能够供应得起这样强度的战争,果然,国内的抗战从等级上还是无法和真正的超级工业强国相比,这里才是钢铁的碰撞。
突然,凌东猛然发现,在远处树林中,竟然有一个隐藏的德军侦察小组躲在哪里,似乎在汇报这里的情况。
凌东没有犹豫,他拿起莫辛甘纳步枪,几步跳到最佳射击位置,连开几枪,将那个三人小组全部击毙。接着,几个箭步冲了过去,检查了一下敌人的尸体,然后趁人不注意,开启了自己的隐形系统,向着德军的方向跑去——苏军阵地实际上已经被炸平,无险可守,人员也伤亡惨重,如果敌人不是白痴的话,就知道现在是最佳时期……
瓦莲京娜的耳朵里传来了凌东的通讯,他利用未来的通讯技术直接将信息传送到瓦莲京娜的“贴皮”上,图文并茂的向她报告了德军阵地的动向——这次是芬兰军队为主,在德国坦克的掩护下即将发起下一轮的攻势。
瓦莲京娜环顾四周,顿时发现在这里,她已经是军衔最高的军官了——而原先指挥这只部队的上尉,在爆炸中受伤被送了下去。现在,瓦莲京娜只好亲自指挥这只部队。
先前惨烈的战斗和刚才的轰炸让这个连队实际已经减员过半,工事也已经全部被毁。尽管所有战士都斗志昂扬,死死守在阵地上,轻伤员也拒绝下火线,表示只要自己还能瞄准,还能扣动扳机,就能继续作战,死守阵地。但是很显然,这只部队留在这里的结果就和她原先的部队一样——全部打光。
“要不要试试我们中国式的战斗方法?”
耳机中传来凌东的声音,接着一份详细的地形图和作战计划也被传送了过来——这是一个利用地形进行伏击战的计划,颇有八路军的特色,只是对苏军来说,这还是个比较陌生的领域。
其实并非苏军的军事素养不足,不懂得伏击战。而是拥有坦克飞机大炮的苏军更习惯于利用这些武器进行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发挥武器的力量,以火力优势杀伤敌人,没必要像缺枪少弹的八路军那样只能伏击敌人。
且伏击战并不利于苏军重武器的发挥。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没有给瓦莲京娜更多的选择,她的大脑芯片里本身就储存着各种战术和战例,分析得出现在最优的方案。
她立即下令让所有能动的人主动出击,进入凌东为他们选定的伏击区域,利用地形安排好了伏击计划,准备好了反坦克小组。而动作受限制的轻伤员则留在原地防御,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游戏,他们刚刚进入伏击区,没过多久,随着坦克履带压在地面上的声音,以芬兰军队为主的下一轮攻势开始了。大批身穿白色冬季作战制服的芬兰军队跟在德国坦克后面,准备突破苏军阵地。
按照原先的“剧本”,这又是一次“例行”的战斗,双方在阵地上拼死一战,直到一方全军覆没为止。
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瓦莲京娜的部队比他们早了大约只有3分钟完成了伏击准备,现在就在他们两翼等着。
随着信号弹的发出,苏军的轻重机枪迅速用交叉火力把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打了个人仰马翻。同一时刻,反坦克手拿着集束手榴弹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向敌人的坦克,把手榴弹塞进履带或者是扔到坦克底部。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声,这些庞大的坦克纷纷瘫痪在了路面上。
“乌拉!”
瓦莲京娜一声大吼,第一个冲出了掩体,一手波波沙冲锋枪,一手工兵铲,向敌军冲去,其他苏军战士也不甘示弱,纷纷杀出。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芬兰军队彻底懵逼了,他们没想到还没到目的地就遭到了伏击——这种伏击战本身是他们在苏芬战争中对抗苏军的利器,现在被用在自己身上。一时间竟然被打的措手不及,死伤惨重,也没搞清楚敌人有多少。再加上瓦莲京娜那标志性的工兵铲和四处被“开瓢”的战友,以及第一时间被凌东狙杀的多名指挥官,顿时让他们失去了斗志,纷纷仓皇逃窜。
瓦莲京娜指挥着苏军一路追击,直到德军部队赶来接应才停止追击,返回阵地。沿途又把芬兰军队的武器弹药全部带走——苏军的弹药也所剩无几。
不过,遭受了这次打击,又损失了4辆坦克,估计敌人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再继续进攻了
当撤回阵地后,瓦莲京娜清点人数,发现这只部队只剩下29人了——当初这只部队来阵地时足足有160余人,经过一天激战只剩下这么点人了,确实让人很心酸。
只是他们连心酸的时间都没有,就立即开始重新修筑工事,部署火力。就连完成狙击任务的凌东也默默地加入到其中,无需任何命令——这一次的胜利并不能确保阵地的安全,没人知道敌人的下一次进攻会在什么时候开始。
正当瓦莲京娜所在阵地用伏击战取得了胜利的时候,整条战线上的其他部队都遭到了敌人的猛攻,很多阵地失守,这也导致了整条战线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状态。列宁格勒方面不得不继续派出增援,巩固现有阵地。
随着一只部队从后方赶来,加入到阵地中,让阵地上的军力增加到一个加强连,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了。
“大尉同志!上级要找你!”
第二只部队负责的上尉拿着电话跑了过来,将话筒递给了瓦莲京娜。
瓦莲京娜拿起了话筒,脸色骤变:
“上校同志,现在前线还面临着敌人的威胁,现在已经有两只部队几乎被打光了,他们需要帮助,我自愿以士兵身份加入……什么?是!是!我明白了,上校同志,给我20分钟交接,然后我就会回去!还有,我要带个副手……对,这位同志枪法如神,我绝对信任他,包括他的战斗力……”
放下电话,瓦莲京娜和赶来增援的上尉交代了下阵地上的情况以及对面敌军的基本情况,指导他对阵地进行了加固和重新部署。
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后,她才叫上凌东,让他跟自己一起返回大后方。
“有新任务了,艰巨的任务!”
凌东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工兵铲,向还在作业的战士们打了个招呼,随后跟随瓦莲京娜一起离开……
两人虽然是步行,但是速度很快,等走到没人的地方,凌东才终于按照瓦莲京娜的要求,具现化出一套和瓦莲京娜一样的间谍用“贴皮”,让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叫谢廖沙的斯拉夫人。看着伪装几近完美后,瓦莲京娜才长舒了一口气,对凌东严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