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战前准备
1942年8月28日中国河北西卫乡
西卫乡的北部山区是一片被认为无法通过的山地绵延上百公里。此处属于太行山的分支,层峦叠嶂,山高路险,早先,也只有极少数猎户曾经在这片群山中活动过,而且都没有敢深入。
现在,独立团新成立的工兵连和大量临时召集的民兵已经在卫忠兴的带领下从西卫乡出发,进入了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中。他们的任务是在这里开辟一条道路,可以横穿太行山脉,直达另一侧的灵丘地区——这也是西卫乡以及周边上万军民的唯一退路。
一进山,工兵连就首先分出一个排在进山口处开始修建多处暗堡,按照凌东的设计,这些暗堡位置刁钻,火力却能够覆盖这条唯一进山的路。由于这条路太窄,敌人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开,到时候确保只要一个排,几挺机枪和掷弹筒,就能将进山路彻底封死,用鬼子的尸体将这条路堵住。
站在预设的日军进攻路线上,看着设计图和正在施工的人员,哪怕是对军事部署一知半解的卫忠兴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如果他是日军士兵,只怕是连那些火力点都来不及看见就要变成马蜂窝了。
剩下的官兵则携带大量补给和罐头,进山修路。说是路,实际上也不过就是简单铺的地面和周围设置的路标,还有一些需要攀登的地方提前安置好绳索和梯子,确保人们可以快速通过而已。同时,在沿途的一些路边架设可以遮阳避雨的简易休息棚子,在里面储备罐头和一些水,方便后来的人使用。
凌东的前期工作做的十分到位,不但提供了航拍图,上面还标注了沿途所有的水源位置。而且从这里到灵丘上百公里的山路每相隔500米或者是岔路口,都用树枝做了一个箭头状的路标,所有需要攀登的地方,也提前设置好了好几条麻绳,这让工兵连的官兵们没有迷路,并且避开了大部分的危险,进度飞快。
针对日军目前的大规模集结,八路军总部也得到了相关的消息。因此对于杨新提出的撤退计划表示支持,并且全力提供援助——在太行山另一边的灵丘地区,也有一只八路军部队得到了总部的命令,开始了进山修路,储存补给的工作,准备接应这只从西卫乡撤来的队伍。
同时,其他地区的八路军也准备全力出动,偷袭日军,破坏交通,干扰日军的行动,以给西卫乡更多的准备时间。
而在灵丘地区的八路军根据地,也开始加紧根据地的建设,修建了住房,开垦了荒地,好让这些从日军铁蹄下撤过来的群众能够有个落脚地。整个八路军从河北到山西仿佛是一个人一样,为了同一个目的开始了各自的任务。
为了保障撤退的顺利,西卫乡以及周围其他村镇也开始了全面的动员,各村各乡的工作队挨家挨户的通知让当地村民收拾好行李准备撤退,并且开展宣传工作,向乡亲们详细讲述那些鬼子在各村的暴行。对于那些年纪较大,不愿意离开的,苦口婆心劝的同时,安排人员沿途帮助,确保所有人都能够通过那上百公里的山路。
只可惜工作队员们嘴皮子都说破了,但还是有些顽固的村民不愿意撤离,不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去走那条艰难的山路。更有些村民坚信日本人来了,自己只要不反抗,就不会被杀,那些被日军屠村的村子是因为反抗日军才被屠杀的。
对此,工作队也没有办法,只能建议他们储备点粮食离开村子先躲起来,等鬼子走了再出来。毕竟有纪律,不能强迫这些村民。
正在根据地进行全面撤离准备的时候,各村的备战工作也在全面进行。
考虑到这次的敌人指挥官参加过苏区围剿的行动,且军力上有着绝对优势,其部署也必然是“结硬寨,打呆仗”的形式步步为营,齐头并进,能够伏击的概率不大。因此按照凌东的建议,以西卫乡作为最后的防线,周围的村庄作为战场,利用村庄内复杂的地形大量杀伤敌人,节节抵抗,再利用地道撤离。各部队也开始做相关准备。
各村外围都已经开始挖掘防御工事,用于正面抵抗敌人,当然,独立团并不会在这里硬拼。按照计划,他们只需要在这些工事内对敌人进行一定杀伤就会撤回村内。
在进入各村的道路上已经被埋上了地雷,而各村庄内部那些已经清空的房屋内也都设置好了各种陷阱。由于地雷不足,村内的道路中间还有各种“陷坑”,里面都是削尖了的木头,上面还涂抹了大量粪便,很多房屋也在进门处制作了这种插满尖木头的陷阱板——凌东把越战时越共的各种陷阱全部参考拿来部署了。每一个村庄,都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待着日军的进入。
而在这些村庄下面,官兵们还挖掘出了一些密道——一旦在村子里的狙击任务完成,他们就会利用这些密道神不知鬼不觉的撤到村外一处隐秘的地方,然后迅速进入下一个村子继续抵抗。这样仅有的一个团的兵力,可以当做几个团使用。而这些密道中也埋放了炸药,一旦鬼子发现并且进入密道追击,就连埋葬的过程都省了。
八路军这边摩拳擦掌,日军那边也没闲着,只是画风就有些不一样了。
负责作战的指挥官稻叶中将也和八路军常年作战,他知道自己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瞒不过八路军,也知道八路军会在其他地区主动出击以破坏他们这次的进攻。所以在部队开始调动前就在其他地区安排好了防御。
果然,当他的部队开始调动,各地八路军纷纷主动出击,袭击各地日军,试图破坏交通。只是由于稻叶中将早有准备,让这些袭击收效甚微。
只可惜,他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凌东是一个怎样的对手。
稻叶中将还来不及高兴,一个个糟糕的消息就摩肩接踵而来。要知道,凌东并没有参与撤退的相关工作,自己却已经深入日军腹地,利用自己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开始了自己的“全面破坏行动”。
首先遭到打击的是46师团。
师团长本间中将乘车从山西前往师团部总部的时候遇上了神奇的山体滑坡,而且正好将其所乘坐的车辆冲走,师团长和参谋长以及若干随行的师部人员全部遇难。事后发现这本来是一座被日军控制,建立有基地,且不应该有滑坡的石头山,在半山腰的地方发现了爆炸的痕迹。日军在附近大规模搜索却并没有发现任何人。
继任的百地少将则在自己的师团部因为饮用咖啡而死,事后发现咖啡被人下了毒,只是没人知道是谁在其中下的毒,毕竟咖啡就是百地少将本人的。
面对这一“不幸”情况,稻叶急忙请求新的师团长来赴任。于是,岗村利用自己的关系,从关东军那里调来新的指挥官——服部少将担任师团长。只是服部少将带着自己的参谋长乘坐飞机从沈阳前往保定的途中飞机直接坠毁,机毁人亡。
52师团也没好到哪里去,师团长里间中将在乘车经过一片湖泊的时候汽车突然失控栽入湖中被活活淹死。继任的师团长南部少将则在某个雷雨天视察部队时触电身亡,事后检查应该是遭遇雷击。第三任师团长,从华南地区调来的平泽少将则在抽烟时发生了号称百年难得一遇的“人体自燃”(23世纪后,人体自燃现象已经被破解,并且可以人为引发)现象,被发现时已经在自己的师团部中变成了一堆烧焦的骨头。
当岗村和稻叶再想调其他将领来这两个师团赴任的时候,竟然发现没有一个将领还愿意在这两个“被诅咒”的师团担任师团长,纷纷拒绝赴任。于是,万般无奈下,他们只得临时将这两个师团的两个大佐提升少将,担任师团长,并且规定了继任流程。
指挥官的风波还没结束,仿佛是中了什么“魔咒”一般,这两个师团在集结中厄运不断,还没有开赴战场,“事故”损失就已经超过了战损。
配属46师团的一个装甲大队在搭乘火车前往预定地点途中经过一座日军重兵防守的大桥时,大桥竟然突然爆炸断开,将火车和搭载的所有坦克装甲车和那些装甲兵直接丢进了河里,该大队几乎全军覆没。而桥上的守军发誓自己严防死守,自始至终也没有发现有人在桥上安装炸药,不知道这个爆炸是怎么来的。
52师团的炮兵大队的弹药储存竟然连续失火,引发了炮弹的殉爆,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弹药的损耗。
46师团直属多支部队的饮食中也莫名被人下了某种不知名的强力泻药,现有药物无法解决,导致这些部队官兵连续多日腹泻,走路都走不稳,起码有上百人因为腹泻过于严重衰竭而亡。其他部队对自己的饮食更是小心翼翼,但各种食物中毒事件还是接连发生,军医也束手无策。
52师团负责运兵的车队不知道为什么,卡车连续被人破坏,有时刹车失灵,有时候干脆原地起爆,哪怕是出发前仔细检查也无济于事,导致运载的部队死伤惨重。很多部队干脆拒绝乘坐卡车前往目的地,改为步行。
然而这些步行的部队途中又在自己部队的控制区多次踩上不知道是谁埋设的地雷,事后发现,这些竟然都是日军军械库里丢失的日制地雷,不知道什么人在日军眼皮底下进行了埋设。后来行军中都改用马匹在前面探路。
46师团为了确保攻击顺利,运来了大量化学毒气炮弹,然而在运抵目的地后却不知道因何原因产生了大规模泄露,导致没来得及戴防毒面具的日军大量被灼伤。
仅仅半个月,日军前线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不少伤员被迫转入后方医院甚至要回到日本治疗,这两个师团几乎失去战斗力,被迫从其他部队抽调兵源来补充。但是由于“名声在外”,很多日军一听到这两只部队的番号就吓得落荒而逃,拼死也要返回前部队。
甚至有一些高级将领认为这两支部队过于“不吉利”(日本人非常迷信),建议撤销这两支部队的番号,把部队分配给其他师团。如果不是进攻在即,这个方案几乎要被日军大本营通过了……
原计划一个月完成的集结,稻叶中将用了两个月,才完成了两个师团的基本集结,一头黑发已经变成了白发,而且原本硬朗的身子也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然而,这两个师团此刻的实际兵力已经只剩下之前计划时的一半。而且装备,物资根本没有完全到位,炮兵和装甲部队更是严重不足,且士气低下,远没有达到预定的安排。
1942年10月31日
在经受了凌东这种超越时代的“折磨”下,勉强完成集结的日军46师团和52师团,在稻叶中将的指挥下,拖着不完整的编制,带着一群惴惴不安的士兵向着西卫乡方向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