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曾经的家园 - 星际学院 - 烈鹰少校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星际学院 >

第一百一十一章曾经的家园

1942年2月8日列宁格勒前敌指挥部契卡办公室

已经是深夜了,昏暗又在微微摇晃的灯光让人恹恹欲睡,两名带着蓝色大檐帽的契卡军官正用他们那鹰一样锐利的眼睛看着凌东,似乎要把对方完全看透,让人浑身不自在。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压力和威胁,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出抢来击毙眼前的人。

凌东却稳如泰山的坐在这里,脸上却十分从容。

“谢廖沙,米哈伊尔同志,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很想问你。根据你的经历,现在除了瓦莲京娜大尉,还有第二个人能够证实你的身份吗?”

一个契卡上尉用阴沉的声音问道。

“列宁格勒方面军应该有我的资料……”

“资料这东西只有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堆文字说明,很容易伪造。就在这里,我们曾经抓获过不少利用我军牺牲人员的身份潜入的纳粹奸细和叛徒,无一例外的是认识他们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在敌占区,你知道这些奸细的下场吗?”

上尉冷冷的说道,然后突然大声吼道:

“你的父母是谁?你老家在哪里?”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米哈伊尔。母亲是波琳娜……”

凌东似乎没有被吓到,一脸无精打采,慢吞吞的说道。

“你的部队番号?”

另一个契卡中尉突然用德语说道。

凌东当然听得懂他在说什么,但是故意楞了一下,然后慢悠悠的说道:

“同志,我在当游击队的时候也学过一点德军的常用语,如果我没理解错,你是在用德语问我我的的部队番号吗?”

两个契卡对视了一眼。

“资料上可没写你会德语!”

“我是没系统学过,但是当了那么久游击队员,说自己一点德语都听不懂,那怎么可能?”

凌东笑着说道。

“你的身份呢?还有人能够证明吗?”

一个契卡有些恼火的吼道——他见过无数在这里接受讯问的人员。无论是否无辜,都会在他们的问询下精神濒临崩溃。然而像凌东这样能够如此从容,没有出现丝毫恐惧的这还是第一个。

“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名单!”

凌东自顾自的站起来,在两个契卡人员吃惊的目光下,走到他们面前,从他们的桌子上抽出一张纸来,然后在上面开始写名字:

“这些人都是可以证实我身份的人,但是我并不确定他们现在所属的部队,以及是否还活着。从概率角度,肯定有几个应该是活着的。如果你们能够找到一个,就应该可以证实我的身份了。”

“好的,我们会去证实的!”

一个契卡人员拿起名单,装模作样的看了下:

“我们会去核实的。”

接下来,契卡人员又问了许多问题,各种手段尽出,却被凌东一一化解,毕竟当瓦莲京娜给他这个身份的时候,就已经完善了所有细节和所有她知道的人物关系——如果是和平年代,多花点时间,没准这些契卡真的能查出来什么,但是现在苏联大量国土沦丧,战事吃紧,契卡人员的任务也很重,实在没办法有效去进行完整的身份核查。

另外,有了瓦莲京娜的保证和一部分见证过凌东在前线作战,杀死数十名敌军的官兵的证词。甚至还有一名前瓦莲京娜所在部队的伤员远距离确认(凌东按照瓦莲京娜的指示调整了自己的五官,确保了和已经阵亡,尸体被炸碎的谢廖沙中尉完全一致)最终,两名契卡人员还是无功而返,对于凌东的身份表示没有可疑的地方。并且着重在报告中写上——“此人心理素质极强!可以适应极端任务!”

1943年2月9日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接受了一夜审问的凌东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契卡的审讯室,留下两个疲惫不堪的契卡军官在整理报告。

“呦,活着出来了!”

瓦莲京娜正面带微笑的在门口等着他。

“小菜一碟,他们没有证据,不敢用刑,想用疲劳战术和精神压力拖垮我……这还没在星际学院那些老师的‘课外教学’有效呢!”

凌东笑了笑——他们的芯片可以有效调节自己的睡眠时间,连着几天不睡觉都没问题。

“你也别太怪他们,现在是战争时期,你也看到了德国人对我们的渗透有多厉害,没有他们这么卖力审讯,我们的后方就和前线没有区别了。而且,这次我军多次侦查行动被敌人破获,死伤惨重,也有人怀疑是出了叛徒,把侦查人员的情报出卖给了德国人。”

瓦莲京娜说着就把凌东拉到了一旁一辆装满物资的吉普车上,跳上吉普车高兴的说道:

“跟我来吧,带你去我家看看!咱们还有两天假,去游览下曾经沙皇俄国的首都,现在的列宁格勒吧!”

“行啊,不过话说在前面,我可不再吃你们那些木屑面包了!这是把我当碎木机了啊!”

凌东跳上吉普车,趁人不注意,手里已经具现化了一份26世纪的中式快餐,直接在车上开始吃起来……

吉普车很快驶入列宁格勒市区,周围的景色也已经大不相同。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一栋建筑都极具东正式的风格特色。涅瓦河穿流而过,还能看到那些纵横的桥梁。但是现在,这里到处都是被炸得一片破败的残垣断壁,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建筑碎片,有时还能看到几具漂浮的尸体。

人们已经开始清理废墟,甚至重建一些建筑,但是大部分青壮年都已经上了战场,在这个寒冬时刻,老人,妇女和儿童都被组织起来,干着清理城市的工作,不禁又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一丝悲壮。

“你看那边!”

瓦莲京娜指着涅瓦河的一处一无所有的空间说道:

“在那里,本来有一艘军舰——阿芙乐尔号,列宁格勒的地标之一。我小的时候经常去那里玩,可能就是那时喜欢上了军事。但是现在,在1941年,我亲眼见证了这艘老迈的巡洋舰将主要舰炮都拆卸下来,送到一线作战。然后,她继续作为训练舰,为海军训练优秀的舰员。直到德军开始轰炸,只剩下一门火炮的她才被迫自沉。我还记得她自沉的那天,我和无数人都见证了这一刻。尽管我知道这段历史,但是当她冒着德军的轰炸沉下去的时候,我还是哭了。现在,这艘战舰就在河底!”

“你知道她会被打捞上来吧,而且作为博物馆一直存在,甚至到了26世纪,这艘军舰依然在列宁格勒停泊着。”

凌东提醒道。

“我当然知道,我们的芯片里储存了几乎所有的历史知识。但是书本的材料过于抽象,只有当你亲身经历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那种氛围。这是任何记录甚至影视作品中都感受不到的……”

说到这里,瓦莲京娜似乎有些悲愤:

“我曾经在21世纪的列宁格勒见过那些俄国新纳粹,他们的祖辈曾经为了抵抗纳粹入侵献出了一切,他们却成了法西斯的信徒。我真想拥有那些西利安星人的能力,把他们送到这里,让他们在列宁格勒体会下挨饿受冻,随时可能被敌人炸死的氛围。让他们去向法西斯投诚,看看那些真正的法西斯会怎么处理他们这些‘劣等民族’。去让他们清醒一下,看看他们追求的是什么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