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闲暇之余
1943年3月5日诺夫哥罗德地区
列宁格勒方向的战火逐渐平息下来,已经精疲力尽的德军和芬兰军队终于无力继续发动全面的进攻了,巨大的损失让他们被迫转入防御。苏军则开始为了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反击战养精蓄锐,囤积兵力和装备。前线出现了难得的平静。
而毗邻列宁格勒的诺夫哥罗德地区,随着施耐特上校的惨死,针对赤色母熊的搜查也平息了下来。新上任的党卫军施罗德上校不是没有去抓赤色母熊的想法。但是他刚刚上任就发现自己麾下的党卫军除了在行动中损失的一个营外,其他的大部分都被抽调往前线填补损失去了,剩下的人员不足一个连,就连保卫自己的指挥部都不太够用,更别说四处出击搜查了。
外加施耐特上校的内线失去联系后,他们对苏军了解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瓦莲京娜是否还在这片区域侦查——其他方面的消息传说“赤色母熊”(实际是替身)在列宁格勒正在进行一些宣传活动,也让他们认为其有可能已经撤出了这一地区。
另外,当施耐特上校惨死的消息传来,施罗德上校就有点脊背发凉的感觉。看到其死后惨不忍睹的照片,联想到那个在前线“手撕德军”,还可以在党卫军总部玩群嘲后扬长而去的赤色母熊,再想想那些执行屠村任务被直接火化的手下,上校和他的手下都觉得——还是别折腾了,就当她回去了吧。
于是,在几次装模作样的连级规模“扫荡”后,党卫军也没了动静,缩回自己的指挥部当“宅男”了。整个诺夫哥罗德地区再次陷入了平静状态。德军自顾自的构筑防线,做好应对苏军反击的准备。
凌东和瓦莲京娜也悠闲了起来,其实,他们一早就凭借凌东的“空中侦察”,早已经将整个诺夫哥罗德地区的敌人尽收眼底。两人还直接隐形跑到德军阵地上进行实际考察,将最详细的情况精确测量后绘图,再送去安德霍夫村,让那里的战士将这些手绘图和文字说明交给前敌指挥部,自己“顺便”领取一些补给品和申请各种装备。
当然,凌东也不会一次交完,那样就显得太不真实了。他保持着一定的速度,每次只上交几张,弄得像是他们还在秘密侦查的样子。
不过,由于这些绘图十分精良,而且标尺分明,精确到米,可谓是十分难得。苏军前敌指挥部也是十分满意,秘密对瓦莲京娜和“谢廖沙”进行了嘉奖,授予红星勋章,并将两人的军衔提升到少校和上尉。同时,针对诺夫哥罗德地区的攻击准备也在紧罗密布的进行着,苏军根据瓦莲京娜提供的情报,按照1比1的比例精确复刻了德军阵地,让准备参与进攻的部队进行模拟训练。
正当苏德两军都在为接下来更加惨烈的战争进行着准备时,凌东和瓦莲京娜已经在诺夫哥罗德地区过着他们没羞没臊的生活很久了。
“我现在有很强的负罪感!”
瓦莲京娜一丝不挂的走出了“宅男小屋”,看着远处苏军阵地的方向,一脸羞愧的说道。
“同志们都在摩拳擦掌的准备战斗,我却天天在干这些事情。”
“说得对,咱们也应该干点正事儿了。”
凌东从她身后走出来,同样赤膊全身,寒冷的空气并没有能对两人的造成多大的影响,只是让两人觉得有些许凉意,体内的纳米机器人保持着他们的温度——在这个时候,其他人还都穿着厚厚的大衣。
30分钟后,两人已经穿好了衣服来到了另一处无人的荒芜山林,凌东伸出手来,只用了1秒钟不到,一份精美的26世纪的军用自热食品立即出现在他手掌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的具现化能力,看起来似乎是把我们脑中所了解的东西变成了实体,但是……”
“这不符合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瓦莲京娜抢先说道。
“没错,不过这些西利安星人据说是已经跨入四维空间的门槛了,我们三维空间的物理定律可能对他们没用。但是在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你用超高速记录仪再记录一下,然后一帧一帧看。”
凌东有掩饰了一遍,一旁的瓦莲京娜用已经具现化好的26世纪的记录仪记录下来,然后观看——一般人眼的观看速度下限是24帧每秒,即一秒钟播放24张连续的图片,就是人眼看到的动态影像最低限度。早期电影也都是按照每秒24帧的效率拍的,后来有人把这个帧数提高到更高,让画面更加流畅。
而这种记录仪可以每秒记录下大约30000张静态图片,几乎可以记录到每一个细节。所以当瓦莲京娜仔细看的是时候,才发现在具现化的时候,东西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先从凌东的手掌心部分出现了一个小型发光体光圈,接着,仿佛是3d打印一般,一份野战口粮就被从这个光圈中出现的物质瞬间“打印”了出来。
当然,这一过程也并非是不耗时的,只是实际耗时0.08秒,所以人眼根本无法看到。
“我推测,那些西利安星人也不想用他们的能力打破现在世界的法则,他们只是远程读取了我们大脑芯片中提取的数据,我们这种具现化能力实际就像是用我们的芯片提交数据,然后他们提供打印服务——毕竟我们的大脑记不住这么多详细的设计图,只能依靠芯片。”
“你是说,在你具现化的时候,实际是打开了一条通往26世纪的通道,那些西利安星人从通道将物质输送过来?”
“没错,我们具现化的一些高科技产品,很多使用的原材料地球上根本没有,有的即使在26世纪,对人类来说,也是需要消耗‘公共资源点数’的珍贵物资,我也只在资料里见过,西利安星人竟然可以通过类似时空隧道的手段将其送过来……”
“那么,我们只要想办法打开这条时空隧道,就有可能回到26世纪!”
瓦莲京娜顿时兴奋起来。
“没错,但是我尝试过,我们具现化的东西并无法打开这条时空隧道,我也没有能力单方面扩充这条时间隧道。而产生时间隧道的时间还不到1秒钟,最大也不过一个鸡蛋大小,人是不可能通过的。”
听到凌东的话,瓦莲京娜的脸色顿时低沉了下去。
“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可能尝试扩充这条通道的,现在我们有两个人,如果我们两个同时,在同一个地方开始具现化,利用这条通道自身的力量来相互影响,没准就有可能将其扩大。”
“听着有道理,但是太危险了,凌东!我们的知识中缺乏对于时空隧道的知识,但是我认为这需要足够强大的能量,没人知道两条时空隧道碰撞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但是如果产生聚变反应呢?那么会把我们直接气化,也有可能瞬间把我们撕成碎片。总之,这是两个我们理解之外的力量,如果不到最后关头,还是别轻易使用。你还有没有安全点的建议?”
“有,尝试我们进入濒死状态,看看这里是否是大型虚拟世界或者那些西利安星人会来救我们,但是我们自身的纳米机器人会全力保护我们,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想自残,也很难……那个,瓦莲京娜,你具现化这么把大锤干嘛……有话好说,这只是个设想而已,未必管用……别动,很危险的,现在的医疗条件没办法医治我……”
一番折腾后,凌东终于让瓦莲京娜暂时放弃了把自己锤到半死的想法,开始调用现有的知识,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办法让自己回到26世纪。
“使用休眠仓呢?我们具现化出零件,组装成休眠仓,然后找个山洞把自己藏起来,设定700年后再打开。”
瓦莲京娜直接建议。
“想都别想,那种休眠仓建造工艺要求极高,对于功能系统的要求也很高,人类从桃源星弄到那东西后,逆向工程用了快100年才勉强完成。咱们的芯片里只有最基本的设计和原理图,距离真正能够造出来还有很远,而且,那东西组装需要的无重力真空工厂也不是咱们现在用模块可以拼起来的。就算退一万步讲,就算咱们睡了700年到了26世纪,那里可没有人通过实验复活咱们,咱们那时候可是黑户,什么公民福利都享受不到,找谁说理去?”
凌东直接否定了这个计划,让瓦莲京娜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两人虽然经过改造,寿命大大加强,但是肯定活不了700岁。虽然以他们的“超人身体”,包括这逆天的具现化能力,还有充足的历史知识,在这个年代混的风生水起不是问题。但是毕竟是在26世纪体验过那种未来乌托邦式生活的人,回归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活上的代差显然适应不了。
吃饭需要花钱?生活用品不是政府提供?国家竟然不分配巨型住房?家里竟然没有ai管家ai女仆,吃完饭竟然还要自己洗碗?交通要靠汽车火车!电视机居然还是显像管的?娱乐水平更是差了几个世纪。在已经适应26世纪生活的他们眼中——这是什么原始社会啊!
这就像是旅游,农家乐,偶尔去个几天体验下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真让你放弃城市里舒适的生活完全定居乡下,那么不出一个月你肯定要死要活的坚持回到城市。就像《甲方乙方》那位专程去乡下“吃苦”的大款一样。
当然,如果他们下定决心,强行推动历史进程也不是没有可能提前让社会进入这种状态。但是那样不但会打乱原先的历史进程,而且出错的可能性太大,甚至有可能让人类直接灭亡。就算一帆风顺,生产力发展也是一步一步的,他们也绝对没有寿命能够活着看到那天。
况且既然知道英特纳雄耐尔注定要实现,何必拔苗助长?
凌东实际上很早就有了这种感觉,才具现化了一个“宅男小屋”试图找到之前生活的影子,但是也只是模拟无法实现。至于那些穿越小说回到过去还能坦然生活的,只存在于小说中。
“要不我们试试发求救信号吧!”
凌东突然建议道:
“既然具现化时能够短暂的打通一个时空隧道,那么我们利用这一秒钟不到的时间把超场通讯的信号发送过去,没准另一边26世纪的联合体能够收到我们的求救信号,去和西利安星人谈判。”
“有道理,反正没别的办法,试一试吧!”
瓦莲京娜也同意了。
“我一个人办不到,我具现化的时候打开通道,你来具现化一台最先进的超场通讯设备,就用txca9530型,到时候把信号发出去。”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