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返京
公元前129年仲秋,经过半年多的奔波劳碌,筑路劝归,相如从西南诸夷地区凯旋而归,回到了成都。
木良、洛桑等二十余名夷民头人,也骑着骏马,带着纳贡的马匹,随同相如奔赴成都。
他们将要与相如一道前往长安,去朝觐天子,向汉朝纳贡称臣。
司马相如官驾仪仗远远而来,眼见安车正近。刘泽率众官吏早已匍匐在地,恭迎完毕。
刘泽对着安车致辞:“蜀郡太守刘泽率属下特来迎接钦差大人官驾凯旋。大人不避风险,深入蛮荒不毛之地,化我华夏之德于蒙昧之民,传我大汉之政治于僻壤之邦,实乃功在当世,利在千秋之伟业。大人之才气德望,我等皆不胜景仰,钦佩之至也!今特备箪食壶浆,望钦差大人辱降赏光!”
众官吏随之齐呼:“望钦差大人辱降赏光!”
众人说完,屏声静气地拱手等着,车帘掀开,跳下一人来。众人方要行礼,抬眼看却是葛云。
葛云带着些许嘲讽施礼道:“各位长官,司马大人特命在下告诉大家,所有欢迎仪式一律免了。司马大人已带着副使进驻蜀郡府查账去了。”
听说查账,刘泽、窦兴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相互看了一会后竟然同时用身体筛起糠来。
原来,相如得到的状纸太多,便将木良等夷民头人安置在成都官舍,立即着手清查蜀郡政务。
相如查阅了历年来的案卷,他发现在文翁治蜀期间,如何治水、发展农桑、宽刑省狱、兴办教育等都记得一清二楚,有条不紊。文翁离去后,案卷便成了一笔鸡零狗碎的糊涂账。
而且很快便查实了,刘泽与窦兴二人不到一年时间,竟贪赃百多万两银子,没有清查到的还不在其内,这真是骇人听闻!
相如端坐大堂之上,脸色变得严峻起来,威严道:“刘、窦二人如此贪赃枉法,搜刮民财,实乃国法难容!且问诸位,该如何处置?”
官绅们屏息静气,谁也不敢回答。
“刘泽、窦兴!”侍卫喝道。
“卑,卑职在。”刘、窦二人早已满身冷汗,忙躬身应道。
相如怒拍惊堂木:“以上罪行,是否属实?”
“卑,卑职罪该万死……”
“跪下!”
刘、窦二人面如死灰,扑通一声跪在堂下。
“刘、窦二人贪赃枉法证据确凿,如此贪官败类,不严惩不足以正国法!至于窦兴,就地削去官职;至于刘泽,暂停行使职务,等候朝廷诏令处理。”相如当庭宣布道。
木良、洛桑等夷民头人目睹了相如雷厉风行地处理刘、窦一案,不由得肃然起敬。
相如的威严、冷静与果断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司马将军真不简单,文才超群,而且明鉴万里!”
“司马将军不仅仪表堂堂,还有一股浩然正气!”
“司马将军实乃当世奇才,故而收服诸夷,易如反掌!”
……
这些溢美之辞很快便传到了临邛卓府。
卓王孙不由得喜上眉梢,对每一位前来道贺的人均赠之以礼品。
“卓翁,”程郑也来拜访道:“司马先生文韬武略,确实令人钦佩。此次凯旋回朝,必定前途无量。卓翁有这样一位乘龙快婿,实乃光宗耀祖,荣幸之至啊!恭喜!恭喜!”
“吾早就知道司马相如会有大出息的!”卓王孙背着双手,一脸的满足和自豪,“这不,我把家产分作了两份,儿女一视同仁,一儿一女各得一份,叫文君和相如带去京城,择地置业。”
“卓翁远见!卓翁远见!”程郑拱手道,“相如发达了,连我们也沾光的。”
相如携文君带队返回京城,人马本来就非常壮观,加上推不掉岳父分给的财产,一路上想不招摇都不行。
就在相如志得意满之时,窦兴却越想越不心甘,他咬着牙根发誓:“司马相如,我一定要让你栽到我手里!”
“刘大人,再不出手,你的官职就保不住了!”
“唉,没想到司马相如如此厉害,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就抓到了我们的把柄。”刘泽道,“如今证据确凿,还能怎么出手呢?”
窦兴附耳对刘泽说了几句,刘泽先是皱皱眉,继而阴险地笑了:“好,我们要让司马相如吃不了兜着走!”
窦兴到家后,气愤地对夫人刘嫣道:“别舍不得,把全家的钱都拿出来,和刘太守一起凑一份厚礼,还得在司马相如到京之前赶到长安。”
车辚辚,马萧萧。
华丽的赤马高车上,文君对沿途的一切都感到惊喜。
巍峨的秦岭,景色是多么的雄奇!栈道在幽深的峡谷间蜿蜒,秋风飒飒,松涛阵阵,夕阳如燃烧的火轮,映照着苍峦如海的群山……
每当看到兴奋处,文君便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紧紧依偎在相如身边:“哦,太美了!多么壮观!就象你赋中所描绘的一样……”
相如深情地搂着文君的肩,陪文君一同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神奇。
在他们身后,葛云与琴心并骑而行,司七与青苇亦是并骑而行。
文君要琴心和青苇坐车,她俩不干,觉得骑马在栈道上行走,更富有诗意。
司七给青苇挑了匹温驯的枣红马,青苇亦披了件红色斗篷,骑在马上,英姿飒爽,顾盼生辉。
“司七,到长安后,你干什么?”青苇问道。
“我也参加御林军,不知收不收我?”
“哈哈哈,”葛云打马过来道,“要收的,这么强的一个高手,先到我帐下干吧,等你立功后官儿大过了我,我再到你帐下干吧!”
司七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