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杨得意回乡 - 司马相如 - 七步风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司马相如 >

第141章杨得意回乡

幸福的时间总是飞速地流逝着,一晃眼就是一年多时间过去。

公元前141年的冬天,长安传旨,诏告天下,景帝驾崩,武帝登基。

当然,这与相如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照样与文君过着悠闲的生活。

弹琴作赋,游山玩水,是相如和文君生活的主旋律。

司马府生意也大体顺畅,财富稍稍有增。司马府院扩建了十之二三,僮仆也增加到一百二十余人,一切都是这么惬意而自然。

第二年初夏,相如便被任都尉邀至郡府作客。

原来是老朋友杨得意回归故里,听说司马相如落籍成都,富甲一方,杨得意忙叫请了来。

“杨兄弟啊,不知是哪股东风把你吹回家乡来了?”相如拱手道,几年没见,二人一见面好不激动。

杨得意携相如一同入席道:“先帝驾崩后,皇上决定一年不狩猎。我便告假到处走一走,也顺便回到家乡看一看啦。”又笑道,“相如兄非凡人也,这几年可风光了啊,愚弟钦佩。”

“杨兄弟取笑了。”相如又转过话头,“哦,皇上即位一年也快到了吧?”

“嗯,所以我要见老朋友一面,回长安也才无憾。”杨得意举杯道,“来,拙弟敬兄台一杯,先恭贺你的机遇已经来啦!”

“杨兄弟玩笑了。”相如一愣。

“哦,那我也先恭贺司马先生。”任都尉也举杯道。

“不敢不敢。”相如忙举杯还礼。

“嘿嘿,我先说说当今朝中的局势!”杨得意洋洋自得地道,“当朝天子啊,不但机智超群,勇武刚毅,还不拘一格用人才!”

见引起了二人兴趣,杨得意才呷了口酒慢慢道:“先是任命魏其侯窦婴为宰相,田鼢为太尉,随后又任命年不足三十的赵绾任御史大夫,王藏为郎中令。”

“窦婴任了丞相?”相如随口问了一句,蜀郡府窦兴好似窦婴远房。不过,随即又摇了摇头,这窦婴性情耿直,意气中人,当不喜窦兴之类。何况,这窦婴即便做了丞相,也不会是窦太后看中之人。

“是的,其他职位任用的新人更多,连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已年满六十岁的公孙弘也被任命为博士。”杨得意连珠炮似的说着,这才顿了顿看向相如,“这皇上啊,还特别特别爱辞赋。”

“看看,这半年来,我都没怎么关心朝中大事,真是惭愧!”但相如并没在意后面半句,又抓住了关键一句,“你说公孙弘任了博士?”

“嗯!”杨得意疑惑地看向相如,“你认识公孙弘?”

“不认识!”相如摇头道,“拙内原来的丫环印月姑娘认了公孙弘为继父,我在想,印月现在应该不会再受苦了!”

“哦,原来如此!”杨得意放下酒杯道,“我还说,皇上特别喜欢辞赋,而且他自己都作了很多辞赋!你听了吗?”

相如和任都尉都忙点着头:“快说说,正想听呢!”

杨得意这才神秘道,“皇上读过枚乘的作品后,忙不迭地慕名而求,但又怕其年纪大了禁不住折腾,你们猜皇上怎么着?”

“怎么着?”两人都齐齐问道。

“便令‘安车蒲轮’,让人在车轮外边裹上蒲垫子,减轻颠簸。可那枚乘命不该入朝,还是在去长安的路上病死啦。”见相如和任都尉都摇头唏嘘,又道,“皇上连叹可惜,听闻枚乘之子枚皋正流落长安,皇上即拜其为郎。”

“好,这枚皋总算了了心愿。”相如松了口气,因当年枚乘曾将其子拜托给他。

“随后,皇上又下旨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司马兄不会不知道吧?”

“皇上下诏求贤的事大家早已知晓,”任都尉道,“这不,石室精舍的好几位贤良都赶赴长安应诏去了。”

“这倒是实情,拙内也催过我几次,叫我进京一试,但我一直舍不得离开她们,所以一拖再拖。”相如若有所思道,“既然枚乘之子都去了,我也应该去闯一闯了。”

“好,司马兄的才华和声名远在枚乘之上,何况一个小小的枚皋都得了郎官?”任都尉故作不平道。

“我再给大家讲个应诏中的一件趣事吧。”杨得意没理任都尉,只管讲来,“关于那个胆大心细的东方朔应诏得郎的经过。”

“愿闻其详。”相如兴趣又大为增加,对这个东方朔,相如还是大有好感的。

“那东方朔用牛车拉去了两大车共三千枚竹简,自称从齐鲁到京城足足走了两个月,此举引起了皇上的兴趣。”

“哈哈哈,这东方朔的鬼点子真是多。”任都尉笑道,显然他也接触过东方朔。

“皇上忙令搬进寝宫,这可花了两个月时间才看完。东方朔在自荐书中写道,‘我东方朔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

“读了二十二万字。”相如接口道,“十九岁学孙子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

“你怎么知道他是这样写的?”杨得意惊讶地望着相如。

“东方朔这小子向我吹过一次了!”

“哈哈哈,原来如此,先在你面前吹,再向皇上吹,这小子够意思!”杨得意笑道,“他还自吹了些什么?”

“没了。”

“哦,那我继续讲来。”杨得意见二人点着头,又道,“他写道,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杨得意顿了顿道,“哈哈,这家伙,我们暗地里管他叫‘吹牛大王’!”

“东方朔为了引起皇上的兴趣,才如此自许自夸的吧?”任都尉面露钦佩之色。

“皇上赞赏东方朔的气概,令他待诏公车署。”杨得意继续道,“公车令奉禄微薄,又始终没有见到皇上,东方朔很是不满,他就故意吓唬给皇上养马的几个侏儒:‘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还不快去向皇帝求情!’侏儒们大为惶恐,哭着向皇上求饶。”

“天下只怕也只有这东方朔,才会有如此大的胆子了!”相如不由咋舌道。

“皇上问明原委,怒召东方朔责问。东方朔道:‘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侏儒身高三尺,我高九尺,所挣俸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白米。’东方朔一番话逗得皇上捧腹大笑,遂命他待诏金马门,随后又擢为侍郎,侍从左右。”

“这人机智诙谐,在皇上面前将如鱼得水,吾只能望其项背也。”相如叹道。

“人各有所长,其实,我很鄙视他们瞧不起人的那种派头。”杨得意道,“听说这枚皋和东方朔作赋都非常快,虽能取悦皇上,却拿不出有斤两的佳作。我这次要见你,就是想把你的《子虚赋》找机会献与皇上,让他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大赋!”

任都尉听到这里,心中一凛,这《子虚赋》可是名动一时的大赋啊,一旦皇上得见,说不定这司马相如真要得势了?

如此一想,任都尉忙举杯对相如谄笑道:“是啊!当朝皇上如此重才,司马兄乃人中娇子,必可飞黄腾达!本都尉先行恭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