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秘方酿酒
相如原本内敛的气息完全消失,一种怒发冲冠的炽热感汹涌而上,胸内燃烧的烈焰大炽,烫熨得他全身毛孔仿佛都舒展开了似的。
喝下这杯酒,相如竟有此生虚度的感觉,一抹红晕瞬间蔓延面庞之上,双眸之中光芒大放,如同燃烧起了两簇火焰。
阳昌看向他,神色间流露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这是我喝过的最有特点的酒!”相如惊叹道,“也是我喝过的最强烈和最震撼的酒!”
良久,相如甫一回头,只看到文君等人,竟没发觉郭解是何时走的,直悔道:“都是这酒害的,吾失礼了!”
“我要学酿酒技艺!”文君突然道。
“什么?”相如睁圆了眼,一脸震惊,“你想酿酒?”
“嗯!”文君坚定地点头,“我要与阳老板一样,开一个红火的酒店,这样,就再不用为用度发愁了!而且,夫君也不会再缺好酒喝了!”
“唉,都是我没用!”相如摇头叹息,“不过,夫人想开店,我相如依了你,就开一家夫妻酒店吧!”
“真的?”文君眼中刚闪过一丝兴奋的神采,可马上就暗淡了下来,“你是读书人呀!不行,有失身份。算了,还是不开了吧!”
“哈哈哈,开!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有何不可!”相如笑道,“孔子的弟子还不是有从商的?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糊口有什么身份可失的?
“好!”阳昌颔首道,“我这儿刚好有一酿酒的秘方,就送给你们吧!不过,尚有一条件!”
“什么条件?”相如问道。
“不但不能开在成都,而且只能开在临邛!”
“那怎么行?”相如急了,“开到临邛,不是正好打我老丈人的脸吗?”
“哈哈,要的就是这效果!就是要一打一个响!”阳昌得意地道,“如果同意,我阳昌还可亲自来指导酿第一缸酒!否则,就当我没说这话!”
“你,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相如皱眉道,“好歹我们还是朋友,你这不是在害我吗?你这秘方不要也罢!”
“我就是看不惯你老丈人的做法!”阳昌皱眉道,“既然他不看好你们,那你们就应该做个好样的让他看!”
“好!这个酒店我开定了!”文君坚定地道,“就开到临邛,我就要让我爹爹看看,我的夫君不仅能写赋,还能经商!就是不要他一分钱,依然可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不愧是女中豪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响起,“相如兄弟的眼光果然不错,娶的夫人原有这般魄力!”
众人回头一看,正是王吉兴奋地走了进来:“到临邛开酒店,我王吉以后也不愁没有好酒喝了!”
“也罢!那我们就在临邛开,并且酿出自己的好酒来!”相如见大家都支持,兴奋得拍着胸脯一锤定音,“卖掉我的踏雪乌骓,开酒店去!”
“还有你典在我店里的鹔鹴裘,以及文君夫人典当的各类首饰!”阳昌哈哈笑道,“我阳昌富压蜀郡,岂能去占相如贤弟的便宜!”
相如和文君都一下子愣住了,原来这阳昌还有如此好心!
“不会吧,商还有不奸的!”王吉戏谑道,“你可知道,现在各地茶坊议论最热的话题是什么?”
“是什么?”阳昌不屑地盯着王吉。
“当然是奸商阳昌的话题,一杯酒就卖了相如一百金,还说没占便宜?”
说干就干!相如卖掉鹔鹴裘和踏雪乌骓,文君卖掉各类首饰,将金水河畔的几间茅屋进行了简单修葺,留下司七和青苇照看房屋,继续到石室精舍上课。相如怀揣阳昌的酿酒秘书,一行四人打马来到临邛县城。
在王吉的照顾下,相如将里人巷一处空着的几间公房盘置下来,王吉还派人请来羌人探明地脉,找到一处地下水极佳的位置打井。
相如就近请来十余名短工,先挖出长、宽、高各两丈五方坑,再在坑内修筑木架,呈瓮形。沿架子砌好石片、陶片等,用糯米浆和黑粘土粘结。再填平泥土,夯实。待井壁石缝间的粘土灰浆干固后再拆除木架,井边井面铺以石板。
如此,井口径不过二尺,井腹一丈多宽的瓮形井便成型了,整个井仿佛一只埋入地下的巨型坛子。
一边打井,相如一边又在井旁不远处设计起了琴台,台前置月池、假山。
喜得文君道:“只要有琴弹,文君再累也高兴!”
“这琴台是必须建的!”相如道,“没有琴,怎么会有我俩的今日?”
井打好后,一家人掬起清洌的井水对饮。葛云道:“少爷,此井不可无名,还是取个名吧?”
琴心道:“这名字还用取啊?我们文君姐姐不是现成的吗?就叫文君井不是很好吗?”
“文君井!好。”相如满意地点着头。
“使不得使不得!”文君娇笑着,“怎么能以我的名字取名呢?就叫相如井吧?”
“俗话说,女人如水,就叫文君井!”琴心道。
“好!”相如高擎碗中井水,笑声朗朗,“祝‘文君井’万古流芳,干杯!”
井名取好了,相如又如法炮制将酒店取名为“文君酒肆”。
文君近日都在研读阳昌送来的酿酒秘方,将酿酒的各道工序背得滚瓜烂熟,但也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因此还得请来阳昌兑现当日的诺言,即亲自来指导酿第一缸酒。
阳昌果不食言,但来到还未开业的酒肆后就叹了口气:“酿酒哪里是女儿家干的活计,叫相如来酿吧!”
“谁说女人不能酿酒?”文君断然拒绝,“酿酒太花精力和心血,相如来酿的话,只怕他再也没精力写赋作文章了,不行!”
相如拗不过,阳昌也被她缠得没法,只好许了。
“酿酒,治糯为先。”阳昌指导着文君,相如和葛云、琴心则打下手,跑东跑西,准备材料。
秘方的头一句话便是如此,文君点点头,她知道,酿酒必须用糯米,而不是梗米。
阳昌对淘米这一道工序,要求也极是严格。选用上好的糯米,精心拣择,不能含哪怕一丁点尘土、砂石或是鼠粪。
“再好的米中少不得掺杂了些异物,不过是些砂石或是鼠粪,用水一淘便去了。”文君皱眉,忍不住出声,“便是大户人家的御品梗米,也难免掺杂了点细小的砂子进去吧?”
“不严格无以出好酒!”阳昌摇头,边示范边说道,“走水一淘,大忌久浸,米当然是越洁净越好。糯米一放入淘米的大缸中,要立即用木棒旋转水米,自然匀净,切忌不能在水中浸久了。这样淘出的米,才能既洁净又没有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