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凤求凰
此时,一阵如仙乐般的琴声从帘后悠悠飘来,听得众宾客哑寂无声。
那琴音就如同杯中最美最醇最香的酒气氤氲在整个大厅,忽儿淡忽儿浓,飘过眼前,嘴边,鼻息,让人神往迷醉。
伴着琴声,只听甜美的女声在帘后唱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相如听着文君的琴歌,恍惚看到了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幸福游弋,快乐相拥,不离不弃……
若非文君心意,这《击鼓曲》岂能弹唱得如此深情:“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琴声止息,余音袅袅,似意犹未尽。
好半晌,众宾客齐声喝彩,卓王孙亦洋洋得意。
相如听得动容,灵感迸发,心情激动地回到绿绮琴边。
并未试音,相如的手指已在琴弦上恣意跳动。
灯光、酒香,梦幻般的颜色,所有美好的东西似乎都被相如的手指拈了过来,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一只凤从幽谷中蜿蜒飞来,缓慢寻觅。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抒发出对残酷现实的悲怆,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光影迷离,酒香水色,乐曲忽儿缠绵悱恻,舒缓起伏,恬静激荡。
相如指随心动,伴着琴声动情地唱起来,声音磁性粘人: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珠帘之内,文君闻得琴声,原是《凤求凰》,已是心旌摇曳,爱如潮涌;又得此歌,更是情似狂涛,如幻如仙。
没想到相如今日能为《凤求凰》填上歌词,而且填得情浓若稠,更敢于高歌此堂!
文君痴痴地想道:“相如啊,你我二人,真是千古知音,天涯知己,即便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亦怕不会有你我这样惺惺相惜,息息相通吧?你生在多情多义的安汉,我嫁到绝情伤痛的窦家,偏偏能鬼使神差地相遇相知,这难道不是天降情,琴作媒吗?”
文君在心内发誓,宁愿此后三生三世不再嫁人,今生也一定要嫁给相如,陪伴一生!
正当人们沉浸在《凤求凰》曲中尚未回过神来时,珠帘后同时响起了这首熟悉的曲子: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琴声更显悱恻,相如惊异,原来此曲亦可男女双重演奏,女曲悱恻音高,男曲情浓音重。
相如亦抚上琴弦,一曲惊世骇俗的《凤求凰》曲就此轰动于世,一首缠绵悱恻的《凤求凰》诗就此神奇诞生。
二人如歌如诉,深情款款,有高山流水之致,有迥鸾翔凤之妙,万顷情思,都贯注在琴歌之中,听得众宾客双眼凝滞,动情悚容:
“凤啊凤啊回到故乡,遨游四海求凰成双。
未遇时机啊愿未偿,怎料今日登此华堂。
艳丽贤女在这地方,难以接近啊思断肠。
何时有缘结成鸳鸯,愿能比翼啊共翱翔。
凰啊凰啊随我双栖,愿能永结啊连理枝。
感情相通两心同怡,瑶池碧波啊鸳鸯戏?
琴音未绝心已逐芳,比翼高飞同跨虹霓。
觅得知音相伴今生,不应我心啊多悲凄。”
相如、文君二人琴唱弦和,众宾客讶异,他们何曾听过如此仙歌妙乐。
即便是应龙为女魃深情演奏之时,也怕亦无此绝妙之音吧!
此曲合奏美妙绝伦,但若和上相如所作琴歌,其美妙动听之妙不是相加那么简单了,而是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故,此宴后竟有人叹息:“听曲要听临邛宴之《凤求凰》!”
更有人叹息曰:“能听一回相如、文君《凤求凰》,此生虽死亦无憾矣!”
歌毕,余音绕梁不绝,萦迥耳际。
懂琴或不懂琴的,连同嫉妒心极强的秦春,均久久不愿开口喝彩和说话,生怕让那美妙的仙音被自己的俗音撞毁。
相如亦痴迷地望着珠帘,似乎看见文君从屏风后飘然而出,执手相看,泪眼盈盈,相拥款款而行,步出大厅,双双踏上幸福的红地毯,众宾客挥手向他们祝贺新婚……
又似乎看见他拉着文君的手在铺满鲜花的小道上相视着奔跑,笑语洒落田间,似在临邛郊外,又似在如诗如画的安汉故乡……
帘后的文君早被相如潮水般的深情所淹没,透过珠帘,她分明看见了相如被爱情的火焰燃烧得熠熠发光的眸子,她心中涌起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一种激烈的冲动。她多想推开屏风,掀开珠帘,奔到相如身前,与他一道携手飘然而去……
印月和琴心见文君面红耳赤,泪流满面,又是喜又是怕,一步不敢离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