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出征 你在京都好好的,等我回来。……
摄政王离开京都之后,皇帝便当即下了捉拿赵氏归朝的圣旨。但留给京都安逸的日子不多了,就像暴风雨前的平静一样。
安稳了几日,转眼便是七月动荡,半个月的时间,摄政王率麾下十几万大军爆.发战役,于梧州立都,自封为王。
意图北上攻往京都城,一夜之间人心惶惶,于此同时西垂大捷,卫顼班师回朝,入了京都。
玄华宫殿内,气氛冷沉压抑,萧扶玉身着高贵典雅的龙袍坐在案前,目光落在上头的梧州战报。
朝中多数武官已追随摄政王而去,朝局动荡,对嘉朝的打击是致命的。
如今摄政王的军队沿途攻城,现已落了两座城池,之前派往的将军未能挡住其攻势。
一连两败,朝廷士气大减,急需可镇压叛乱的三军统领,这奏折已然呈来。
卫d正站立于她身旁,伸手将战报拿起来,他神色淡漠看着上面所写,开口道:“既然你迟迟下不了决定,便由臣向陛下请战,率军平乱。”
他是猜出她心中所想了。
萧扶玉眉头始终紧蹙着,看向卫d,她是下不了决定,“摄政王兵马充足,且皆是能用善战之辈,朕是怕你冒险。”
卫d神色不变,抬眼望向萧扶玉,似乎早有准备,他语气沉着了几分,“可陛下莫忘了,你是天子,自以江山社稷为重,理应做出最有利的抉择。”
萧扶玉的眉目没有丝毫放松,微微垂首,帝王将相,不该感情用事,但她心里总觉得会出什么事。
卫d默然片刻,伸手轻抚她的头发,温和了声线道:“前世摄政王死在我手里,这次也不会是例外。”
萧扶玉怔怔看着他,将顾虑说出,“可这次不一样,前世赵衍并没有起兵造.反。”
正在此时,苏长瑞躬身走进来,低声道:“禀陛下,卫顼将军求见。”
殿上的二人微顿,西垂暂时平定,而卫顼刚回京不久,昨日早朝刚做过汇报,此次西垂立了功绩,刚封过军勋。
萧扶玉道:“宣。”
苏长瑞躬着身子退下去不久,只见身着甲装的卫顼提步走了进来。
他来到殿前跪地行礼,干净利落地道:“微臣卫顼愿请命率军前往梧州平定叛军,擒拿逆贼赵衍。”
卫顼神情肃正,看着殿上的二人,气氛略为沉寂。
卫d侧身看向萧扶玉,淡然开口,“我兄弟二人赶赴此战,陛下还有何顾虑。”
京都有监察司和禁军坐镇,萧扶玉留在京都,他也没什么过于担心的地方。
萧扶玉抿着唇,思酌片刻,最终提笔写下圣旨,任命丞相卫d为镇国将军,明日便率军队赶赴梧州,平定叛军。
前世卫d征伐边境,设计击杀赵衍,一一皆在掌控之中,不曾有出错,或许是她过于敏感,不舍他离自己太远。
卫d作揖接旨,气宇淡漠,依旧风平浪静,仿佛对他来说只是一场普通的平定叛乱。
卫d接旨之后,当晚便回了相府做出行的准备,近来他皆是在玄华宫陪着,今日不再身旁,萧扶玉多少有些不习惯。
夜里潇潇比平时更为吵闹了些,哭个不停,直至夜深才安静下来,萧扶玉被儿子吵得心烦意乱,也难以入睡了。
她正望着窗牖外的明月,微微出神,黑夜里一抹黑影掠过,待她回身,寝殿的房门已被推开。
卫d行色匆匆走进来,一袭墨色夜行衣衬得他宽肩窄腰,身形比例极好。
萧扶玉从罗汉榻上起身,将走来的卫d拥住,她就知道他会来见潇潇一面。
卫d轻抚萧扶玉柔顺的长发,因为孩子还在睡,他说话声很轻,“怎么还没睡。”
萧扶玉回道:“有些睡不着。”
二人相视着,微微沉默,卫d揽着她走到摇床旁,瞧着已然入睡的潇潇。
这小子如今白白嫩嫩的,五官已舒展,小小的眉眼与卫d几分相似。
萧扶玉攥着卫d的衣袖,漂亮的桃花眼里皆是依恋。
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今局势动荡,总要有人出征的,卫d是最适合的那个。
卫d回过身,开口道:“擒下赵衍必然会有一场战役,你不必过于担心,待平息兵变战乱,往后再无人牵制得了陛下。”
萧扶玉道:“朕只要你安然回来。”
“好。”卫d轻轻一笑,安抚道:“你在京都好好的,等我回来。”
萧扶玉抿着唇,拽着他的衣领,将他拉弯下身,认真道:“不可失言。”
二人相视着,她便吻住他的薄唇,情意绵长。
......
七月盛夏,清晨大雾弥漫,却掩盖不了京都城外层层的军队,赤色旗帜高扬,已然严阵以待。
城门前停着一辆翠盖漆红的马车,萧扶玉坐于车厢内,隔着车帘望着大军前的男人。
卫d骑于骏马之上,一身威风凛凛的甲装将人衬的硬朗许多,令人见了心生畏惧。
而此时军队正在践行,众人饮酒。
萧扶玉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前来为他践行,而是以辞雪的身份,就这般望着他。
待到酒水饮尽,卫d拽着马侧身同她相视,薄唇轻动,无声地说会思念她。
不知怎的,萧扶玉鼻尖微酸,遥想前世他出征,她没有来看他一眼,而今不舍的也是她。
卫顼整顿军队,驾马行到卫d身旁,望了一眼马车里的人,眸色微淡,开口道:“兄长,可以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