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吕阳的筹款方式
武奎是武家庄的庄主,也是武家庄袍哥的老大,人称武大爷。
袍哥的基本组织结构中,头把交椅叫“大爷”,二把交椅是虚职,敬关公的,所以袍哥“二爷”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真正管事的一般是“三爷”、“四爷”、“五爷”。
况三爷就是磁器口袍哥三爷,专管帮里的日常事务。
况三爷。况青云,从三十岁开始升为磁器口的袍哥三爷,如今已经十年了。
这十年恰恰是中国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十年,满清倒台,民国建立,这还又有了新皇帝。
中国最高层的上层建筑不断瓦解重建再瓦解,这就不可避免的给底层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上层都没了,依附于上层的吏治显然不可避免的就削弱了下去。
这时候,底层的民间组织自然而然的就取代了曾经的管理阶层。
后世说起民国,说起上海,都会不约而同提到上海滩三大亨。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确在管理地方上发挥了相当于官府的作用。
重庆位于大西南,这地方更是天高皇帝远,所以哥老会更是早早的取代了下层官吏,成为了本地的实际管理人。
柳文辉这样的军官都需要借助他们来收钱。
哥老会已经成为了一个遍及重庆,遍及四川,甚至辐射陕西云南等周边各地的庞大组织。
况三爷和武举人同是哥老会的头面人物,面对外来户吕阳,他们自然是穿一条裤子的。
他当即就找到武举人,把吕阳要买武家庄的事完整的通知了武奎。
武举人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都不敢相信。
世上还有这样的傻子不成?
一个天津卫来的公子哥,他有什么勇气,敢到我重庆来摆谱?
武举人第一时间以为吕阳是吃错药了。
土地在武举人眼里是最要紧的财产。
武家庄这块地,是武举人祖上一路巧取豪夺才弄到手的。
整个武家庄的地,包括田地和宅基地,有九成都属于武举人。
剩下的一成,武举人正准备全弄到自己手里。
现在正好柳旅长派下来讨贼捐。一户两块大洋。
这两块大洋将成为压倒武家庄那剩下一成不肯卖地的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讨贼捐要的急,谁都知道蔡锷的兵已经打进四川,很快就要打到重庆。
这钱不快快的收上来,北洋军肯死命守城吗?
你们要交钱,却没钱,没钱就跟我借呀!九出十三归,甚至十四归,到时候你们拿什么还?还不上我的钱,只有把你们的地卖给我。
这样武家庄就全属于武举人了。可是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个外乡人,说要买整个武家庄开厂子。
真是笑话!
武举人有点不敢相信的问况青云:“况三爷,那憨娃真是这样说的?”
况三爷点点头。
“他凭什么?”武举人有点纳闷了。
你年纪轻轻,在重庆没有半点根基,凭什么敢和本地大佬叫板?不知道我们能分分钟弄死你吗?
嘉陵江不怕多一具尸体。
“我看,他应该是依仗白莲教。”况青云想起杨从州的老练,也不得不佩服的说道:“武大爷,这多半年,白莲教可是又起来了。眉山那个白莲圣母搞出了好大的名堂,别说百姓信她,就连有的袍哥兄弟都加入了白莲教。”
“重庆总是我们袍哥的地头,还轮不到白莲教放肆。”
“但是也不得不防!”
“况三爷,不是我武奎吹牛。我这武家庄,可以说是铜墙铁壁。白莲教的人不怕死就来,管保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武举人还真不是吹牛。
他明白况青云的意思。
他们都是江湖人士,江湖人士做事,和官场人物自然不同。
况青云让武奎提防的是生命安危。
如果你一家子被人莫名其妙的灭门了,武家庄自然就成了无主之地。这种思路正是江湖人的思路。
而武奎的自信也有原因。
他是清朝最后一科的武举人,手底下很有功夫。
武奎,和他的同族兄弟子侄,都是自幼习武,可以说人人都是精通武艺的汉子。
如果白莲教敢玩阴的,那就尽管来。武举人根本不怕。
可是尽管这样,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第二天,武举人就加强了庄子的防备。
这时候正好杨从州带着人来到庄户里,奉了吕阳的命令来了解庄户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