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卢琚殒命
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对阵之时,偶尔回出现两军大将在阵前喊话的事。当然,喊话的目的,或是为了劝降,或是为了鼓舞士气,或是为了打探敌人,当然,也有可能仅仅是为了壮胆。
喊完话后,也许不喊,接下来,就是擂鼓进军,催动兵士奋勇向前冲杀。
一旦冲杀一开始,已经陷入接战状态的部队,基本上就处于无序状态了,要么杀退敌人,获得胜利,然后追杀残敌;要么被敌人杀退,残存的队伍开始逃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士气是不是高涨、一线对敌的兵士是不是骁勇,往往直接决定了对阵的结果。
而指挥战局的将官,对这个状态下的部队,是完全失控的。无论是接战状态,还是获胜状态还是败逃状态,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
指挥官想操控战局,只能通过调动后续部队参战的方式进行。
等到预备队都压上去了,还没破敌,那基本上,就只能求神仙保佑了……
收到这一撞击,城楼上的砖石瓦片,跟下雨一样地掉。就像随时要垮掉一般。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见那个小黑点越飞越近,也越来越大,到了眼前,才发现,原来是个拳头大小的铁球……。
这句话,的打击,可比刚刚的那轮炮击严重多了!
倒是有人急忙循声去查看,发现原来是卢琚的亲兵在叫喊。
董玲琪制住了卢宏光后,便让后厢军的人四处寻了梯子,准备强攻随园。
一旁的炮手举起火把的手,悄然落下,火焰朝炮尾点去。
急忙打马过来,才到城头,却见一群人抬着一人,如丧考批地从城头上下来。
不过董玲琪有备而来,一招手,十几个汉子,就扑了上去,一把就把卢宏光拿了。用绳子捆了不说,还用麻布塞了嘴巴,让他无法言语。
哪怕卢琚身前如何嚣张,此刻,也只不过是一摊烂肉罢了。
直到一轮攻击过后,城下的火炮开始装填了,那种震动的感觉稍停,这时才听得真切,有人在惊叫:“使君!使君不行了……”
那几个亲兵抱着一具尸体,失神地看着。
如果能从中间凿穿这个阵形,是不是就能赢了?
当炮弹从出口到打中城楼,炮弹几乎是平直的。在卢琚的眼中,这个点除了不断变大之外,并不会发生左右上下的位移。一直都在视野的同一个位置。
从青铜重炮中打出来的铁球,出口速度能达到每秒四百米的速度。这个速度,无论如何,都不慢了!
一个小黑点从火焰中勃然而出,直直地朝卢琚飞来。
然而,卢琚死了便死了,接下来,又该如何,才是城楼上众人,急需面对的问题!
就在此时,城下的火炮的装填已经完毕,又是一轮轰击开始了。
众人不敢在城头再停留了,急忙抬了卢琚的尸体下了城头。才下了城头,却见董玲琪一脸懵逼地打马赶来。
城头的广州兵,哪里遭遇过这般打击?只觉得要天塌地陷了一般,顷刻间,上面的人一哄而散。
这个时间不够卢琚身形躲闪,却足够卢琚产生一种错觉:这铁球怎么这么慢?
然而,一颗十几斤的铁球,以超过声速飞行,怎么可能会慢?而其中蕴含的动能,怎么可能回小?
而后厢军的人,还是那般对卢宏光毫无感觉,漠视卢宏光被捆,就跟上次在大帐,被王琪昌制住的情形一般,没有一个人为他出头!
随着那手起手落,那炮口猛地爆出一团火焰。
喀拉……
而直接落在人身上的,当真被一炮轰死的,还当真就是卢琚一人。
这未免也太巧了些!几乎在同时,又有好几个铁球,落在了城门附近的城墙,或者直接打在城门上,发出一阵啪啦啪啦的撞击声。
可尸体上方,半个脑袋都不见了……
在卢琚的想象中,火器都是很快的,比如手铳,它打出来的铅弹,瞬息可达,完全看不到踪迹。
而炮弹从炮口打出来,到打中目标,飞行时间要差不多半秒钟的时间。
所以,名将与非名将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在于名将能合理地安排各个后续部队的进攻波次。能将预备队,用得很好!
然而,当卢琚看到城下的扬波军的军阵时,却纳闷了……一个象方块一样的战阵,齐齐地推过来,完全看不出,哪里是预备队……
铁球毫无阻碍地穿过肉体,打在城楼上,将一个楼柱一下就打断了。
使君不行了?使君怎么会不行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本来就乱了的人群,一下,更乱了。
然而,这只是一种可怕的错觉。
只不过,那两门重炮的炮口,直直地指向的,便是城楼的方向。
可在这关键的时间点上,卢琚的命令又来了,让董玲琪即刻去往南城守城。
可这这铁球的运动轨迹,竟然清晰可查?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一伸手就能挡住一般。
“啊啊啊……”的嚎叫响遍了城头。人群都跟疯了一般往城楼下跑。
中弹的墙体、屋顶一阵剧烈的摇晃,瓦片砖头哗啦啦地落了一地。
这哪里是不行了,分明就是死了!
谁也没想到,卢琚竟然这么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