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断后疑云 - 回到唐末当皇帝 - 北冥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一章断后疑云

一众端州将校,只想着说服李知柔回端州,可如何个回法,却又有何人仔细想过?

其实,他们心中的打算,早就遭然若揭了:那就是回去投降的!

管你谁夺了端州,总不缺人去投降吧!

想想也是,他们几万人跑过来找你磕头告饶,你还能不给某等一条活路不成?

总之,在他们心里,其实是一分斗志也没有!

然而,那个夺了端州的人,会喜欢端州籍的兵去投降,这广州城里的卢琚也会这般想吗?

他见城下撤军秩序大乱之时,挥兵猛攻。

自己若是不敌时,他也会欣然结纳自己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

可谁有这个胆量,拿自己的小命,去尝试这一半一半的可能?

而刘谦则需要立即去往封州兵的主力大营,将军队动员起来。以防前营未能挡住追兵的攻势,而波及大军撤退。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只是,他一番布置下去之后,当即,便有人提出了疑问:“刺史!小将军,怎么主动将这断后的事情揽在自己头上啊!”

可李知柔却丝毫不理会这些端州兵的碎碎念,目光紧紧地盯着刘隐。

李知柔也不点破了,顺着刘谦的话语道:“那就辛苦二位在广州城下坚守几日,带某取了青岐镇镇,某等你们前来汇合!”

可天子没有给他一兵一卒!若不是刘隐需要利用他这个节度使的大义名分,去驱逐占据广州的卢琚,他也许两个使唤的下人都没有!

刘隐却道:“大王!刘隐能留,而大王不能留啊!”

那群端州兵一听也纷纷对李知柔道:“大王!你不能弃某等不顾啊!”

而那群端州将校,原意将自己当作他们的首领,其实,也是忌惮刘隐的手段,而要给自己找一个保护伞。

听着这话,怎么象是诀别一般?

“大王何出此言?”刘谦连忙躬身答礼,“等大王占了青岐镇,某等再过来,与大王汇合!”

“诺!”

刘隐设计杀了谭宏玘后,碍于颜面,没能将端州兵一口吞下,这才给了李知柔将端州兵收为己用的可能。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听到刘隐这般言语,那群端州兵立即暗暗自喜,可李知柔却连忙也道:“即使如此,某也随你一并留下吧!”

李知柔当即下令道:“那今日某等便出发!天黑前到达牛鼻镇,在牛鼻镇外扎营!明日,再往青岐镇而去!”

现在看来,是没这个机会了。

“已经妥当!”众将立即齐声答道。

当然,前提是,李知柔要尽快拿下青岐镇。

也许有,却不是这群大爷!

所以,他们当听到刘隐猛然提到卢琚两个字时,就像被冷水浇头一般,齐齐地打起了寒颤。

而三者间,正真掌握生杀大权的,其实还是刘隐。

一众端州将校立即兴奋地领命出了中军帐。

他喟然一叹,将心事压住,终究还是对刘隐说道:“端州恐怕有失,军心动荡,粮道也不稳,将军有何打算?”

李知柔听言,不再犹豫:“众将听令!昨日某令你们整饬行伍,可已妥当?”“军粮不失,一切便有希望!”刘隐继续道,“为了能尽快拿下青岐镇,大王不妨轻装速往!”

现在,才知道,这希望,也不过是水泡一般,随起随灭啊!

他起身来,对刘氏父子道:“这段时间,得刺史和小将军相助,李知柔无以为谢!”

帐中,只留下站立着的刘氏父子和李知柔。

离了中军,刘隐,要去前营控制局面,而且,要组织军力防止广州兵出城追击。

李知柔不假思索,便接受了刘隐的建议,让李顺忠立即去准备文书。

刘隐躬身道:“还请大王发文,给围困广州四城的其他各部,就说大王觉得速取广州不易,准备先取番禺!”

从出长安之日起,李知柔便抱着一颗身死岭南的决心。

见下面立着的这一群不成器的端州将校,李知柔心里一阵黯然。

原本李知柔心里想着,等到拿下广州,再培植自己的力量不晚。

“诺!”刘谦这才躬身应道,与刘隐一起出了大帐。

其中,韶州兵和循州兵都要超过一万多,其力量,不可小觑!

若是让他们知道李知柔这是要退兵了,他们定然跑得更快!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先稳住!

而先去番禺,正是个不错的借口。因为番禺是此时还坚定站在卢琚一边。可以与广州呼应。

“某知道了!”李知柔听到这个答复,心中一冷,不再谈自己留下的事,而问道,“某会领兵去往青岐镇……你还有什么建议?”

刘隐躬身道:“大王,您若亲领大军,犹有一丝可为。您若不亲领大军,大军恐将成为一盘散沙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