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招讨使令
陈继科这才慢慢地说道:“招讨使令:陆战混编营第一营、陆战混编第三营、陆战混编第四营、水师陆战队二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宝安集结待命。”听完这一句,杨三耳朵一竖:他带的部队,就是陆战混编第四营。
而陈继科的部队,则是特战一营。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从儋州到交州,都没发生什么像样的战事。在交州作战的主力,由陈继科的特战营承担着。
乘着大多数部队无战事休整的这个空当,王延兴对步兵和水师进行了升级改造。
他将手头的精锐步兵改编成了六个混编营,一个特战营和一个山地营。
每个营的军力,会有些不同,比如驻扎在翁山的混编二营,因为要独力应对两个方向的威胁,兵力高达四千人。
再加之现在要对钱镠展开反攻,开始了对翁山上更多丁壮的操练。
说到这里,陈继科微微一停,视线再次看向众人。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众人都知道,前面说了那么多,都只是别人的事,只有这段话,才是真正跟在座的各位相关的:特战营不走了!
因为子弹的自旋,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这种枪可以在两百步的距离内,击中西瓜大小的目标。
陈继科继续念道:“混编第四营,在七日内,完成集结和整装,在十日内出发,前往交州,十五日内抵达交州!”
都由三到五个野战炮队、八到十个线列火枪兵都、四到六个火枪散兵都、和一到两个个散兵都,再加上营部组成。
而火枪散兵则装备的是准击一型,六棱燧发枪。这是一种线镗枪,枪管的截面是正六边形。
发射六棱铅弹。
三个炮队,就足以提供一个非常宽阔的杀伤输出面。
另外,又编有水师三营,负责翁山到广州之间的海路安靖、近海秩序巡逻以及内河航道控制。
而杨三则接手对僚子部的攻略。
野战炮队装备的都是以机动性较好的轻炮。每个炮队装备十二门。按照每隔十五步的间距布置,一个炮队展开的宽度,可以达到将近两百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就目前而言,炮组和线列火枪兵,是扬波军步兵阵战的主力。
平定了安南全境后,再继续去往林邑一带,进行打击当地的海寇,保护贸易线路,同时也对林邑内陆进行渗透、伺机捕奴的作战。
发射散弹,射程可以达到三百步,可以对集团冲锋的部队进行杀伤。
按照之前的计划,是陈继科的部队结束对这里的攻略,然后南下,逐步收拾爱州和驩州的土人。
效果极好!
算上这些人,可以达到八千。
炮加炮身,一共不到五百余斤,另外,再配有一辆弹药车,各由两匹驮马拖着机动。就算是爬坡都不成问题!
弹药方面,这些轻炮可以发射实心弹或者散弹。
平定僚子部后,再固守半年后,再南下,到交州休整。
射速为每分钟两发。不过,不能连续射击太多次数,以五到八轮为限,超出这个数量,炮身温度就会过高了。
这跟之前的计划却不一样啊。不过,现在,按照这道军令,四营在安南的作战,还没完全展开,就要结束了……
现在的水师一共分为三个营。孟通的这支,负责广州以南的海域,驻扎在儋州,为一营;
二营也在翁山,负责翁山以北的区域。
现在,看来是将原计划全部推翻了!
不过,事出突然,也可以理解。
“同时,由特战营遂行平定僚子部的战略!”
在战场上,主要是部署在线列步兵的两翼,或者进行无阵形接战。
而且,这种内腔不规整的枪管,对铅弹的阻力也比较大,通常,打上十发子弹,枪管内壁,就会挂铅……
“混编一营和混编三营,三日内做好出发准备,由水师一营派遣船只,并全程护送。”
除了第二营外,第一营在儋州,第三营在交州和杨三的第四营,每个营的兵力都在一千五到两千之间。
发射的实心弹,重约八斤,射程大约八百步,可以对敌人的远程部队进行压制。射速为大约一分钟一发。
“混编第四营防区、防务由特战营接手!”
所以,这种枪虽然精度更高,却没有作为主力枪支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个火枪散兵都必须用和枪支配对的夹子,将配发的长条形铅弹夹一下,达到合适的尺寸,才能顺利地装填、发射。
只是,因为现在加工精度不够高,所以,每一支枪管的截面都有些差别。如果发放按照统一的尺寸发放弹药,就会出现有的兵士的子弹塞不进去,而有的兵士的子弹与枪管间隙过大的问题。
当然,这些事情跟古勇县的诸军都没有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接下来的事:
那意味着,前段时间,逐步收回来的战线,又要再逐步放出去,这个时间,便是七天。
在对和蛮部的作战中,杨三就主要用火枪散兵和散兵进行渗透和攻击。
陈继科继续念道:“以上各部,接到命令起,十二个时辰内开始整装!”
混编一营和混编三营要分别从儋州和交州去往广州,自然是要水师一营派船运输和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