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分别图之
“刘隐竟然能在借助某的助力,打下那么大的地盘,确实是出于某的判断。”王延兴首先说道,“不过,某等不能将自己的前途寄希望于别人的无能上!”“刘隐也好、甄萱也好!某重视他们,却不惧怕他们!他们能借力发展,某等则要发展得更快!更高!”
他越发肯定地说道:“某等要利用他们,他们自然也要利用某等!这是对等的!”
“所以!日后,定策之时,不要担心会让谁得了好处去,而是,想着,某等能不能达到某等的战略、战术意图!”
“某等所需考虑的最重要的:某等所需付出的代价和某等的所得,是不是相匹配!”
众人见王延兴说的郑重,连忙齐声道:“喏!”
王延兴这才示意孟咸继续说下去。
孟咸会意道:“某与甄萱见过一次面。”
但是,自从百江口之战后,新罗与倭国关系恶化,从倭国买入铁器之路,便只剩下了走私。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孟咸缓缓地说道,“却让某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会那般强烈的反应……”
没想到,这甲看上去黑不溜秋的,却是出乎意料的结实!
现在,新罗战场上,第一线作战的兵士,许多只剩下了木棒、竹枪了。
随后孟咸将收集到的对马岛的情况又一一道来:
“但是,相比之下,这铁甲比起皮甲不单要便宜,也要坚固得多,能护住胸腹,比起这大刀更合适买!广为装备,将士的战斗力,定然可以极大地提升!”
只能将甲踩在地上,使劲摇动横刀,才将横刀从甲上拔出来,然后才收了横刀入鞘,将甲放回案几之上。
只是,事已至此,由不得自己了。
所以,岛上的居民比耽罗还要多。
他朝几位弟弟拱手,默然无语。
“不过,对马岛,某也欲图之!”
几人都是听说大兄买了一批兵甲,也是心中觉得惊讶。见案几上的家伙,知道,定然是要试验一番。
而大唐这些年也陷入了战乱,铁器的消耗极大,自然也没什么铁器能流到新罗来。
他话才落音,宝盖,补充道:“是否可以向他买些粮草?”
但最大的问题却在于,这战事看着一时不会消停,农夫不敢耕种。如此一来,到了明年,粮草定然更加紧缺。却又如何是好?
其实,若不是朝中奸臣当道,自己又何须起兵?
新罗缺铁,比倭国缺得还要厉害!
可众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点铁器,在武珍州,确实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几人都是识货之人,看完能哀这番动作,心中已经得出了结论。
叮……一声脆响,横刀却只是戳进去了一个尖尖。
众人一愣,这点铁货,对泉州铁场来说,毛毛雨而已,能有什么样的强烈的反应?
只是,因为价格并不是很高,甄萱对这批铁器的品质,有点不放心。
甄萱点了点头,粮草与兵甲,作为战争中的两个要素,甄氏其实都没准备好。军中之粮,已经有些紧张。
这个长度,显然是没法杀人。
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那个交换条件了。
王延兴虽然铁有多,却看不起新罗这个市场,便一直没派人去新罗这只蚊子腿上去刮精肉。可以说,新罗人手中的铁器,是消耗一件,便少一件。
提起横刀,连带那甲也提在半空,看到那甲的后面,所露出来的刀尖,不过一寸而已。不过,这个两个岛的直接控制者,却不是倭国的地方政府,而是,控制在宗氏手中。
孟咸微微笑道:“对马岛虽是倭人所居,可倭国对其不甚重视,只是以羁縻之政约束罢了!”
作为一把杀人的刀,做到这个样子,不算惊艳,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考虑到买的价钱,那却是值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可就由不得他了!”吴大嘿嘿地接话道。事实也是,甄氏连站稳武珍州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哪里还有余力去管在海上的一处孤岛?
三言两语,已经将耽罗的命运,就这般决定了下来。
老二能哀的武功最高,他先站了过去,他掂了掂大刀,单手握住,做了几个刺击和劈砍的动作,最后,用力一挥,砍在案几一角,而刀身深深地嵌在木头里。
当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不用多久,他便可得到一大笔战争物资。
试过大刀后,他将大刀重新丢回案几上,然后反手拔出横刀,用力往摊在案几上的铁甲一戳。
长期以来,铁料都是靠从大唐或者倭国买入。
甄萱也是一般的想法:“如此,那等那孟先生下次再来之时,某再向他购买一批兵甲……”
能哀摆了摆刀,将刀拔出来,再用力一刺,刺进去的刀尖却是不多。
“虽然有所长,也有所短,可看着这价格,比起横刀来,却便宜了许多!大兄,这大刀可以多买一些!”
一次能买到这么多铁器,能不激动吗?
耽罗的事便商议到这里,接下来,王延兴却将手指向其上的对马岛:“耽罗,取之容易。”
其中能哀、龙盖和小盖都是领兵打仗之人,是甄萱起兵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