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非我族类 - 回到唐末当皇帝 - 北冥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五章非我族类

第二日一早,扬波军就要拔营离开。可当采儿才下达完命令后,秦一秋,却突然冒出了一声:“是不是要去驩州看看……”作为这次参战的作战部队的主官之一,秦一秋的话,是很有分量的。

若是王延兴在主持,他定然是要好言解释几句。

然而,采儿却冷冷地答道:“你这是建议还是质疑?”

“属下不敢质疑!”秦一秋连忙躬身道,“只是建议!”

“既是建议……不去!”采儿一口就断然否定道,“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秦一秋还想再劝一句。

“没什么可是的!”采儿却不让他把话说完,“到了驩州,看了又能如何?”

矫公羡一共有两个弟弟,都在交州州兵中任职,这个矫公称是老三,是军中传令的。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可是,二兄当着他的面要劫掠一个汉家子……”矫公称这才说道重点。

三观也好,思维习惯也好,基本上都是王延兴直接或者间接灌输的,每每遇到疑惑之时,习惯性地,便屈从了王延兴的言语。

“都押牙!都押牙!”突然一阵呼声从身后传来,矫公羡回过头去,见是自己的弟弟矫公称。

这个闯祸的,是他的二弟,叫矫公义,是牙兵统领。这家伙,可是直肠子的横人。

“大兄!”到了矫公羡跟前,矫公称这才以兄弟相称,气喘吁吁地说道:“那都虞侯又在那里念,说大兄滥杀……”

“夜里那么乱,错手杀了几个,也是难免……”矫公羡随口答道,“让他去找副使告状好了,某懒得搭理他!且看他能不能让副使责罚某!”

两人一起走了二三十步后,秦一秋突然叹息了一声:“唉……土人便不是人吗?”

其实,一个原因,已经在秦一秋脑海中成型:王延兴能容得下百越诸族、能容得下桀骜不驯的黎人,可能最更本的原因,还是他们不会跟汉家子争夺土地、资源吧。

且不说秦一秋如何思绪多心,同样跟他一样,心中不宁的,还有泊在海中,在波涛起伏中,过了一宿的杨廷艺。

“何事这般匆忙?”矫公羡不悦地问道。

要耽误更多时间不说,又弄出一地血腥,却又为何?

而这一队商船,也终于得到了更新的指令,拔锚起航,折返往北而去。

那进了驩州的交州州兵,只怕,一大半都要论罪处死了。

再让矫公羡这个渣渣领着,能干出什么好事来?

招讨使,终究还是汉家子的招讨使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招讨使不是心存报复之人!”秦一秋摇头道,“曾经的杀戮,不会成为招讨使发兵的理由……”

纠结中,秦一秋一脸悲意,却不知道该如何诉说。

见杨三也这般说辞,秦一秋只得无奈的拱手称诺,与杨三一起出了中军帐。毕竟当前的要务,是拔营出发。

略一停顿,他又道:“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招讨使却能容下百越诸族、能容下同样结寨而居,无视朝廷法令的黎人,却为何容不下这安南土人?”

然后,就该整理恶行,论罪处置了。

既然如此,杨廷艺也只好再回舱内待着,也不知道驩州如何了?

直到差不多辰时,才看到大队的扬波军的船只,又开始陆续地从浦阳江内驶出。

当他被清晨的朝阳唤醒后,第一件事,便是询问船老大今日是否回开船。

目前得到的消息,只有待命二字。

而这都虞侯,虽然也是交州州兵中出来的,却是正儿八经的汉家子,姓吴,叫吴多怡。

正这时,几名佐官跑来,却是前来报告,说港口的船只已经准备好,是否可以登船。对秦一秋的这个问题,杨三其实也是心有疑惑。不过,杨三却不似秦一秋一般是儒将出身。

这次,被秦一秋一提出来,不由得也多想了想:“难道是,因为安南土人,曾经杀害过很多汉家子?”

说完,语气一顿:“只是那矫公羡若是伤了汉家子的性命,倒是要跟他好好算算!”

因为如果扬波军进去了,首先要做的,便是善后、安置。

当然,拔营之事,自有一众佐官和参谋去处理,秦一秋和杨三这样的主官的事情反倒不多。

这话,一下就把秦一秋肚子里的话全塞了回去。

然而,驩州的现状,他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是啊!又能如何?驩州城内的局面如何,不用看都能想象。

当然,他最关心的,还是扬波军是如何处置驩州的。

“可是,都虞侯说,大兄也杀了许多汉家子!”矫公称喘气还没平息,继续说道。

秦一秋的三观,是正统的儒家三观,讲究仁,自然是不赞同区别对待。

现在的驩州,已经变成了一座屠宰场一般。到处都是刺鼻的血腥气。

而手握屠刀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个二愣子一般的年轻人:矫公羡。

“驩州城中,叛逆太多,自然是要好好杀一杀!要不然,怎么平定此地?”矫公羡不屑地说道,“某是奉了副使的命令而杀,随他去说!”

船老大却摇摇头说,不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