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血月降临 - 回到唐末当皇帝 - 北冥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一章血月降临

得知,终于凑齐了足够多的船只,刘崇龟一直悬着的心,才总算是落了地。立即下令装船。

装完之后,即刻准备开船出发。

只是,这日子,却有些不太吉利:七月十五,中元节!

这中元节,可是鬼节!

“使君,是不是迟一日,再出发?”负责此次押运的是刘崇龟的亲信牙将,刘永德,他也不太愿意这个节出发。

他小心地向刘崇龟建言道:“是不是过了中元日……”

“子不语怪力乱神!”刘崇龟却不为所动,语气中,颇有几分不满地说道。

随后,他又是一叹:“天子所面临的局势极为复杂,某等能做的,只能是及早将贡品送达!能早一日,也是好的!”

见刘崇龟如此坚决,刘永德也只能无奈地拱手称诺。

没留心,不知不觉,便睡着了,直到天色渐黑,有人送来餐食,才将他叫醒。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刘永德一听,暂且压住疑虑,跟那船夫到了船后舱。

陈继科边说,向北边的北极星指过去,可话还没完,嘴巴竟然突然木木地张开,脸色尽是惊恐。

可这种方法如何可能阻止月蚀的进程?

月亮上的缺口,明明白白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刘永德倒是能理解幕僚的心思:这飘在深不可的大海之上,确实是难以踏实。不过,杨行密和朱温又是什么好人?

“忠良重臣……哼……这天下,重臣不少,却还有几个忠良?”刘永德叹了一口气道,“天下,还有何人,能似使君忠贞?”

朝他欣赏地点了点头,这才出了船舱。

“禀将军!属下适才问过那为头的船夫了,说是五日之后,抵达泉州,停船两日补给水米;”

“难得你能如此心巧!”刘永德赞许道,“你叫什么名字?等回了广州,某向使君举荐你!到时候,你乖巧些,少不得,给你一个官身。”

“指北针是何物?”

“再过五日后,到达明州,同样需要停船补满水米,然后再有三日,便可达到扬州了!”那幕僚答道。

“指南车!”刘永德立即想到了另一样事物。相传黄帝大战蚩尤之时,遭遇大雾,亏了防风造出了指南车,让军队在大雾中没有迷失方向,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诺!”那幕僚应了一声后,传令去了。

众人见状,也朝天空看去,顿时,一阵恐慌无端地蔓延开来:

原来,众人看到一轮明月,竟然,不知不觉间,缺了一个小口子……

这天下,手握数万大军,还能有这般忠贞的,确实屈指而数了。

那船夫点了点头:“将军请看!”

偏回原来的位置后,又左右摆动了几下后,竟然又回到了原来的方向。

渐渐地离了广州城。

刘永德指了指那铁片,问道:“这就是指北针?”

听着这船夫答得响亮,刘永德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正眼看过去。

那船夫一听,连忙跪在地上磕头道:“奴谢过将军大恩,奴名唤陈继科……”

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道,这海客虽然身份低贱,却也是有些门道。

那幕僚才恍然察觉,入夜了,难道不是该停船吗?他连忙道:“这……要不再将那船夫叫来问问?”

“为何四下都是水面?如何识别航向?”刘永德怒道。

那幕僚连忙附和道:“到了扬州以后,那就不用担心了。杨行密和朱全忠都是大唐的忠良重臣,定然能护得周全!”

而刘永德却孤身一人,独立船头,看着船愈行愈远,逐渐将两岸的陆地都远远地抛到了脑后。

不多时,乱糟糟的敲打声在船队上空轰隆隆地传来。

难怪,这船夫不惧迷失方向。

只是,这船,似乎鼓满了风帆,还在全速前行?

刘永德惊讶地问道:“为何,入夜了还在行船?”月蚀!是月蚀!

领兵上了船,扬帆起航。

“将军请勿担心,这条航线,奴等已经走过数十次了,只要认准了针路,便不会有差池。”

“速去将那陈继科叫来问问!”

不多时,陈继科又被叫了过来。

说着,他去将那铁片往一旁拨开。

“为何,也黑夜里,还在行船?”刘永德道,“夜里,光线不佳,似乎,是不够稳妥?”

守卫一旁的亲卫得令,立即分出人手,去后面甲板之上,将那船夫叫了过来。

说着,陈继科拿出一张纸来,让人拿了火把过来,照亮了,给刘永德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