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联合航运 - 回到唐末当皇帝 - 北冥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六章联合航运

望江楼,名为望江,可位处泉州城内,哪里能看得到江?打开窗户,外面,分明就是街头、坊间的屋舍,还有,便是来来往往的行人。

至于望神州而满眼风光,那更是异想天开了,这砖墙青瓦是景致呢,还是那卷起裤脚赶路的小民是景致?

尽管那诗句既不应景,也不符实,可望江楼的东家,偏偏就是将那日王草包剽窃辛弃疾的大作,堂而皇之地裱装了起来,挂在大堂最显眼的位置: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望江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文合一字一句地看着这首长短句,回味再三,当真是浑厚承重,气势磅礴,当世无二啊!

只是,用的曲却似乎是南乡子?

苏家是书香门第之家,苏文合自己也通晓诗文,对长短句也有所研究。却是第一次见人用南乡子的曲来填词。

就以这一点来看,这长短句似乎确实是新作的。

然而,才红火了几年,就遇上了黄巢起义。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苏文合竟然会这么说?孟有财明显愣了一下,这泉州城中,九成九的人,都是认定了王延兴写不出这诗句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感觉屋内一阵骚动,他才回过神来,见门口进来两名弱冠青年。

“这文稿中,便是合作社的运作章程,大家可以看过之后,再决定,是不是要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假如要加入,投入多少运力,也一并写清楚了。”

“财神有邀,苏某敢不前来?”苏文合连忙拱手答应,视线却一时没能从那长短句上收回。

不多时,便有人先看完了。不过,先看完的人,却选择了沉默。

“然后,各家依照自己的发言权,来选出数名执事,再由这些执事来协调安排合作社中的船只的运输计划。”

孟有财还没说话,大家的心思就活络了。这是要把航线开放给自己的节奏啊!

他一落座,马上就有奴婢过来,给他沏好茶端过来。

不用说,前面那位身穿绯服,头戴进贤帽的面貌方正的男子,应该就是此时泉州城内风头正盛的王延兴了。

苏文合暗暗地摇了摇头:达到这种水平的长短句,断然不可能是新手所为。

大家身份差不多,互相间也都是认识之人。只是,见到苏文合,也都是面露惊疑之色:

这苏家,可并非一般的小家族啊!时间倒回去五十年,这苏家可还是泉州诸家之首呢!

“惭愧!惭愧……”苏文合一脸尴尬地随着孟有财,进了雅阁。

“王衙内大才,岂是某等小民所能知晓?”苏文合连忙说道,“若此诗乃他人所做,那何不让出此言之人,将那原作者找出来?想来,能写出这望江楼怀古之人,断非无名之辈!”

带着永恒的微笑,孟有财拱着手出场了:“有生意嘛!大家一起做!出了泉州,都是乡邻,自然是要互相照顾!”

看到这些人一脸不信的表情,王延兴知道这孟有财口碑不咋的,让他讲多了只怕会坏事。

他竟然也来了?

在败家的道路上,一直走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终于,将偌大一个苏家,败得零零散散,稀稀落落。

“运输计划制订好之后,告诉某,某便安排船只护航!”

孟有财顺着苏文合的视线,见他还在看那首词,便道:“世人都说,此诗乃指挥使剽窃之作,某读书太少,却是无从分辨;苏翁世代书香文墨,可从这长短句中,看出点什么?”

也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才勉强撑着架子,没有轰然倒塌。

“海路一通,某便请孟家,组织了一些船队试航此航线,才知道张武定,北逃后,阴魂不散,盘踞在翁山和明州一带。”

“某扬波军上下,却是容不得张武定行凶!所以,每次孟家船队北航,某都会派出船只护航!以保万无一失!”那一点点复兴的苗头,眼看着,又要熄灭了。

王延兴进了雅阁,朝众人拱手致意,众人连忙也起身回礼。

其实孟有财也觉得,这诗应该是在哪里抄来的,只是,孟家为王延兴所制,只能睁眼说瞎话,以找不到原作者为由,为王延兴辩护。

只是这苏文合的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偏偏又是家中独子,他从十来岁起,开始败家大业,直到十几年前,死在了女人肚皮上为止。

莫非当真是那王衙内的诗作?

苏文合接手苏家后,励精图治,将家中余财归集,大举投入海贸,紧跟几家步伐。才看到了家族复兴的希望。

闻着茶香,知道是小溪场的春茶,便干脆闭了耳目,不管众人闲语,专心喝起茶来。

“苏翁所言极是!”孟有财面露喜色地拱手道,“指挥使若是听到苏翁此言,定当大喜啊!快里面请!”

雅阁内,已经到了十四五人,都是这泉州城内的小家族的当家之人。

这……

却没想到,苏文合竟然也会这么说。莫非……

苏文合知道众人的心思,不苟言笑地朝众人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寻了个位置坐下,不再出声。

“所以,某便向指挥使建言,请诸位也一起去越州!还望大家一定要来!”孟有财假装看不到各家的一脸不信的表情,诚意之至地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