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忙碌的九月
进入了炎热的夏季,果子也都成熟了,韩家的果园里有桃树李树苹果梨,还有就是野葡萄,这些就占了二十亩了,剩下的就是山楂了。
果子也吃不完,卖也卖不完,除了做了一部分糖葫芦批发给了小商小贩外,其他的光光就建议做成果脯蜜饯。
摘果子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加上天气炎热,韩得平带着韩得发兄弟几个一起摘,然后就挑到作坊里,由林氏带着人加工制作。
至于野葡萄一部分用来晒成葡萄干,一部分用来酿葡萄酒。
韩得平有些不懂“果子还可以酿酒?”
光光点头“那就先买一批酒坛子回来吧。”
于是韩得平去了镇上买了五十个五斤的坛子,光光让他们把摘下来的葡萄先挑选一遍,把坏的不好的挑出来。
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拿到太阳底下晾干水分,如果葡萄上面有水分密封发酵容易变质。
葡萄晾干水分以后放到无水无油的干净坛子里,铺一层葡萄放半斤冰糖,以此类推,最后把坛子密封起来,每隔上五六天打开盖子放气,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葡萄酒就算是酿好了。
林氏看到放了那么多冰糖心疼坏了“咋要用这么多冰糖啊?”
虽然家里条件好了,林氏和韩得平生活上节俭惯了,觉得这么浪费东西。
光光看着仓房里摆放整齐的坛子有些期待“娘,虽然冰糖放得多,等果酒酿制成功了,它的价值可是无法估量的。”
林氏无奈“也不知道你每天哪里来的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光光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是在我三哥的书里看到的。”
孝正在前院东厢有个单独的找书房,里面有不少书籍笔墨啥的,光光有时候也会过去打扫翻看。
林氏也没深问,就随闺女去吧。
除了忙家里的事情,韩得平还经常去街上摆摊卖凉粉,很多人都会议论,韩家现在这么有钱韩得平还天天去摆那么个小摊子,韩得平和林氏却是乐在其中,毕竟赚钱总是使人忙碌又满足。
到了八月里,春花和柳林就要成亲了,光光绘制了一副特别的摆件绣花。
给两个人画了一副喜庆的大海报类型的合照摆件,成亲这天就放在柳家宅子的大门口,供宾客观赏。
绣画上绣的是春花和柳林两个人的简笔画像,两个小人头挨着头比着心,旁边还绣着“喜结良缘,永结同心”一行彩色的大字。
“哎呦,这个绣画好新奇,绣的是新郎官和新娘子啊?”
“这个喜庆,我儿子结婚的时候我也定一副。”
围观的妇人们路过绣画摆件的时候都评头论足一番,而且纷纷向刘老板媳妇打听这么大的摆件在哪里做的,多少钱之类的。
通过这次宣传以后,镇上很多结婚的人家都会提前定制这么一副新人合绣图,成亲的时候可以摆出来让大家观赏,礼成了以后也可以放在自家的屋子里随意摆放卧室或者客厅。
韩得平在县城里同样推行了新人合绣图,韩家绣工坊的生意又上了一层楼,光光在私下偷笑,这不就是后世里的结婚照嘛,瞧这些古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过了八月山楂开始成熟了,今年是第一次挂果,产量不是很高,不过三十几亩地的山楂树的产量也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摘山楂是需要大量人工和时间的。
做山楂糕,山楂片,山楂酱这些山楂食品都是挺麻烦的,有些还是体力活,比如捣山楂泥,一个成年人捣一天下来都能累的胳膊抬不起来。
韩得平家还种了二十四亩地的绿豆黄豆,也需要人手去收。
他就在村里找了不少人,帮着收地里的豆子,摘果园里的山楂,和去做作坊里的活计。
现在白天里大柳村的村子里几乎看不到啥成年劳动力,就连大姑娘小媳妇也都不见踪影,基本上都在韩家庄园这边。
绣工坊里聚集了大柳村的大部分大姑娘小媳妇,稍微上了年纪的妇人都在山楂作坊这边,还有不少汉子专门来做捣山楂泥的工作。
而村里那些年轻一点的后生基本都去了装裱坊那边学技艺,装裱绣画是属于技术活,要经过学习培训,这边以年轻的小伙子居多一点。
剩下的成年壮劳力,和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去了果园子帮忙摘果子,摘满了一筐还需要背到对面的作坊里。
从进入九月开始,不仅仅是韩家忙碌,整个大柳村都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