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入地挖洞 - 踏沧海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踏沧海 >

第三百八十七章入地挖洞

从装卸时我就在感叹,此次所用的海底盾构机和掘进机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这是顾书桁老先生安排船从欧洲拉来的试验品,目前这世界上一共就四台,此次一下子拉来了一半。准确的说它们也不过是个模型,主要是为了给海底打深一些的半圆基槽所用,并非是真正的盾构机和掘进机。我们不是修隧道,不用考虑过多的耐久问题,也无需把洞修的多么规律。不过如果在地下打洞,是否会坍塌还是个大问题。上方沉重的海水,还有那些松软的海床,很可能会因此塌陷,那到时候可是被活埋地下了。

琼斯终于离开了岗位,向我们一众人,尤其是我解释着这个问题,因为现如今无论手语还是书写,都不足以讲明白这些复杂操作,怎么也要我听一遍,讲给蕾薇娅再配合我的记忆碎片,甭管记住没记住的,一股脑全给她,或许才能把一切计划完美展现。

塞壬的行动力和智力都没问题,甚至比人更好指挥,因为他们没那么多心眼和欲望,但问题是我这智力有限,生怕自己理解错了。所以琼斯讲了一遍,我给蕾薇娅说了一遍后,又类似同声传译,让她的意识与我相连,开始了直接听取与提问,颇像是马里亚纳海底时的沟通,就这么着,又来了一遍。

我们在行进到所预测的波佛特海中心旋涡五公里的时候,暗物质探测器有了长达一分钟的不停鸣叫,随后就失去了作用。我们测试其他机器还算完好,于是停船下锚,这里成了最终地点。

我们先对海底进行爆破,除去海床坚硬部分后,用钻头开挖断面。用钻爆法施工后,我们再启动船队的大龙门吊机,放置了一个倾斜插入海床的竖井,由蕾薇娅带领塞壬们在水下作业,不断加固,成为我们最关键的入口,也是我们回程的出口。这可是所有程序的基础,也是我们的生命关键。

说是竖井其实就是大型预制管,在水下我给塞壬族人们演示着如何操作机械加固设施,他们的确学得很快,起码比我当初学得快多了。我说什么他们听得懂,他们的大致想法我也能理解到。最主要的是他们听话啊,远比我碰到的职业水手听话。蕾薇娅说这不光是因为塞壬更单纯,也因为我与她精神相同,我的精神力量有太多蕾薇娅的碎片,就像是气味,他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女王,便会打骨子里流露出臣服。

预制管的直径达到五米,倾斜向下插入海床下十五米,随后便是通过防水的水下掘进器继续斜向下挖掘。万幸,水下掘进机在超出了出厂预计深度十倍的深度后,仍能正常工作,看来机械原理越粗暴越是耐造。

其实这活儿也只有塞壬能干,为什么呢?人挖隧道是在海湾、海峡或者河口等水中地下建造交通管道,这种工程本质上还是一种陆地工程,和开山隧道或者地铁差别不算大,都是从陆上开始,延伸到地下再直接从水下穿过,再回到了陆地的地下,随后延伸回到地上。就有点像是地上地下任它行的轻轨列车,无非是把地下路段的上方山体换成了水。

可在这涡流中心并不具备这种由陆到海的条件,如果想从麦国或者枫叶国打一条海底隧道过来,这不亚于从做一条贯穿华夏两省城市的超级隧道,加上是海底要应对上方更大的压力,所以困难更大。需要考虑的通风,通电,运输等问题也巨多。不是说多少年能完成,是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利益,根本不会开启这样的工程。

但塞壬们就不会担心这些问题了,他们直接可以在水中呼吸,有水就有氧气,即便机器打出大片泥浆,他们也可以用一些类似过滤器的面罩遮挡住进行呼吸,这也只不过是防范而已,实际上即便在泥潭中,塞壬同样可以呼吸。

塞壬他们的呼吸系统与人类相比,实在是强悍太多了,水下可用腮,陆地就用肺,到了浑浊复杂的地带,比如泥潭之类的,它们还能用皮肤呼吸和肠呼吸,甚至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存活很久。

如此泥浆灰尘这些统统不用担心,机器只需要保证自己高速运作即可。掘进机是通过剪碎压破那些砂石泥浆达到前进目的,总之算是一种大型的切削设备。待粗暴的压碎剪碎障碍后,再通过后方的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一般陆地隧道所用的掘进机,甚至有用那种很原始的滑轨列车向外运输的,但琼斯怎么会允许这么不完美的机械出现。他的掘进机可以彻底把石头打成粉末状,加之海底的特殊性,这些石头与泥浆混合一处,形成颗粒物极多的泥浆,被一个管道直接抽排出去。

按照琼斯的想法,以后可以直接这样打出半圆,然后铺设预制管,最终在水下焊接,再把预制管道中的水排掉,就可以修成隧道连接所有大陆与海岛了。这让人类除了飞机和轮船外,又能多了一种出行方式,尤其是欧美北半球和亚欧大陆的北半球,小岛就是服务区,剩下的全是四通八达的海底公路。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疯狂,在我看来不亚于给长城贴瓷砖、给太平洋加盖子,所以说琼斯看起来老实本分为人厚道,其实本质上与这船上的科学狂人没什么区别。

掘进机的速度不慢,我们用船上的起重机悬吊着新的直径较小的预制管道,不断向下顶着,大管套着小管往下推进。因为用了预制管道也不用担心坍塌事情发生,又向下打了十七八米后,在地下总计三十二到三十三米的地方,我们开始了转向,往预计的漩涡中心位置前行,通道由一个转弯变成了水平方向的。

加上海螺号我们也只有五艘船,我们肯定不能运输过多的预制管,若来来回回多跑几趟,或者弄个大船队,惹世界瞩目尚且好说,现如今我们背后有无数人帮助,让消息密不透风也是轻而易举。但还是那个问题,人一多地心文明和地外文明或许就知道了,一旦他们动了,我们也就完了。

可如果想让掘进机从斜向下的预制管转向水平方向,这个难度可就大了,掘进机实在是太长了,况且没有预制管和不断加固支撑设施的配合,打下的洞也容易坍塌。而相对较小、可以拆卸的盾构机就由此上场了,但就在拆卸后拼装这一步骤上,我们遇到了难题。哪怕是蕾薇娅,脑子也跟不上了,塞壬们操作可以,如此复杂的机械组装,非大牛不能完成。

“我再讲一遍,为啥就听不懂呢!”琼斯就像是给已经绕晕了的孩子讲数学题的家长一样,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虽说这是一场集世界配合的行动,但因为条件受制,又只有我具备且能适应那个可以自主控制屏蔽意念入侵的透明生物,所以我们能叫上的专家也十分有限,人多了还是会受到精神意念攻击。

本来就计划赶不上变化,加之时不我待,仓促行事总有疏漏,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会安装机器的人手不够,而琼斯不能潜水……这咋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