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炮弹树 - 踏沧海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踏沧海 >

第三百三十五章炮弹树

我们把发动机放慢,时不时还要关闭,用桨用杆撑着前行,唯恐发动机扇叶被植被根茎等东西缠绕造成损坏。我检索着脑中看过的知识,给大家讲着我所知道的地下河。根据以前的记载,亚马逊河水流更大,下游河道的宽能达八十公里,如果赶上泛滥,就不是现在的入侵陆地一千六百公里,那时光河口就宽二百多公里,其泛滥入侵陆地的程度便可想而知了。而如今大家发现,下游河口虽然变小了,但往大西洋的排水量却没怎么变少,水是哪儿来的呢?

二十来年前,巴西开始合资或者自主勘探资源。依稀记得是七零年,一家石油公司打孔采油,石油开采可不是一次成功的,做个不怎恰当的比喻,就算是分金定穴的土夫子,也得用洛阳铲多打几个盗洞才能确定墓穴真正位置。有时候集全国之力,在墓穴周围挖上几个月,都不一定能找到墓穴入口,还得是某座陵墓坍塌了或者不小心歪打正着挖漏了,才有重见天日之时。

石油的勘探亦是如此,大自然向来喜欢跟人开玩笑,有时候远远超过人类最牛的墓穴工匠。赶上地下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随便几下子地里就冒黑色黄金,如果地下资源贫瘠了,那就得深挖井多挖井。加上巴西勘探经验不丰富,于是先后在亚马逊平原上钻出了无数钻井。差不多十年间,就有一千五百多个。

这些钻井放在那里有些危险,万一有人不慎掉下去,这里地广人稀的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于是不光封盖保护,还顺道把那些不出油的废弃钻井用于地质研究,国外的人想要做科研工作,那就得花钱租赁,端的是做了一手好买卖。

可这一研究不要紧,地质学家发现在地下竟然还有一条地下河,经过对二百五十多处深井勘探,发现这条地下河不比亚马逊河小,绝对是可以位列世界前五的大河。

巴颂老爷子是研究地图学的,自然跟地质水文等有互通往来,据我看到的最新资料显示,这条地下河大致在地表两千米到四千米之间,自西往东流淌,每秒流速三千立方米,可谓是水流湍急,是波涛迅猛的黄河的两倍,流域面积则是长江的两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河。而这条河以研究亚马逊河四十年,印度裔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叫做哈姆扎河。

那么依托砂岩层和相对密闭的空间,哪怕是活水也会有气压的变化,加之湍急水流的惯性缘故,含水层出现向上喷涌的自流井、泉水、甚至短暂逆流向上的小河都很正常。故此仔细想想老乔布说的话,也不是不可能,四五十米的地方还是有可能出现暗流的,极可能是哈姆扎河的支流造成的向上现象。

我们聊了会儿,天色便渐暗下来,四周的树木愈发显得遮天蔽日,除了闷盖天空给人以湿漉漉的感觉,更有了一种压迫感,而落日的余晖也再难穿透这片密林,仿佛在那一瞬间关了灯。根据老乔布说的,情况不明不擅自行动,我们决定先停下来,等待明天天亮了再出发。

小船上也不方便起火做饭,吃了点军用的自热干粮,我们就早早睡下了,至于值夜警戒,就交给经验更丰富的雇佣兵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是而已。

我这一觉前半宿睡得很踏实,用睡不着觉的马克的话说,我这简直就是没心没肺。到后半夜我反而睡不着觉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人挨人的蜷缩在床上,姿势不太舒服,还是头上临时撑起的顶子太闷,亦或是马克抱着我睡的缘故。毕竟我身上的体味有驱赶蚊虫的作用,我恶心的够呛,他还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我这一睡不着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脑子里有一根线头,但并不知道这根线头在哪儿,顺着线头最终又能扯到什么地方,但隐隐感觉这很重要。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线头又到底是什么呢?我翻来覆去始终想不起来。

清晨阳光逐渐把森林照亮,头顶的树叶分别呈现出和田玉的白绿色以及翡翠的碧绿色,看起来格外的养眼。就如黑天关灯一样,雨林中的天明也是一瞬间让阳光洒落大地。

清晨的幽静与夜晚的静谧不同,同样伴随着种种声音,却充满了生机,怪不得古人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万物复苏,本就该是生机满满的一天。

不过天公不作美,这大太阳天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太阳雨,伴随着丁达尔效应,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投射出光柱,在间插着细绵砂般的小雨,那美景就别提了。

依然是那样,画面看起来有多美,我们就有多遭罪,毕竟有冲突有张力,图画才更好看,而不幸的是我们正是画中人,这些画面冲突对我们来说就是肉t冲击。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雨倒是停了,可小船却也是因为水浅行不动了。我们只能跳进半个小腿高的水里,在雨后闷热的丛林中,淌水缓步前行。还好这里人个头也不算太矮,要真是放在东南亚,有些人就要让水没过大t了。

“注意脚下了,都穿着胶皮靴连体裤,大胆走就行,只要注意平衡,千万别摔倒。”老乔布用各种语言给大家提醒着,这让众人逐渐放下心来,有样学样的跟着老乔布左右摆动着身体前进着。

出行前,他们三个向导一致在要准备的东西里,提到了连体胶裤和橡胶鞋。连体胶裤是裤子连着鞋子一起的防水用具,背带直到腰部以上,下面再套上大几号的胶皮鞋,比欧美国家那些掏大粪的还专业。用老乔布的话说,这套装备一上,就是想咬人的咬不动,能咬动的没兴趣,况且能咬动的也看得见,能及时防御。

我们缓缓前行,脚下并不是结实的河床,而是或松软或粘稠的腐殖质,那多是植被落叶腐烂沉淀而成的,这要是挖回去当肥料,庄稼地得长得多好。

一进入丛林老乔布就不一样了,他变得很警觉,当我发出“嘘”的一声时,大部分雇佣兵和老乔布近乎在同一时间警觉起来,他们都听到了树叶轻微摩擦的声音。果然两只黑豹钻出了丛林,它们撞到我们显然也吓了一跳,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不知道它们认不认识,可却感受到了危险,一转头就朝着另一个方向仓皇而逃。

这些黑豹动作敏捷体态优雅,即便穿梭在丛林里也很少发出声响,它们转眼就钻入了植被间,而我们也没想开枪,只要这些动物不威胁到我们,或者不是我们食物紧缺,我们就不会伤害它们徒增杀戮。这是一郎的想法,而我们极力赞同,虽然马克嘟嘟囔囔说什么假惺惺,但他也表示同意。

一郎说道:“是黑豹,这很不常见。”

“黑豹不就是美洲的吗?”我诧异道:“这不是美洲豹吗?”

一郎笑道:“这是美洲黑豹,你看的那都是很多书上胡沁,以讹传讹造成的误导,实际上黑豹是黑化后的变异种,在东南亚和非洲多,在美洲反而很少,真正的美洲豹也是黄黑相间的居多。不过美洲黑豹是美洲豹的变异种,所以体型比别的地方的黑豹大很多,金钱豹之类的在它面前就像猫咪一样,咬合力很强战斗力惊人,可以排在猫科动物战斗力的第三了。别问第一第二是什么,狮子老虎各有支持者。”

“原来如此,看来乱贴乱写真是害人不浅。”我笑道。

老乔布却眉头微皱说道:“这美洲黑豹我也见过许多次,捕鳄鱼吃蟒蛇都没问题的。”

“啊?”

“丛林当中有小心没犯错,所有动物都是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说致死,一旦受伤严重基本就是宣判死亡了,为什么它们会闯过来。咱们这么多人,一般动物是不愿招惹的,它们怕人的厉害,显然刚才它们是慌不择路,除非……”老乔布说道。

突然旁边有人叫嚷了起来,原来有一雇佣兵跌倒在了河里,老乔布见状忙喊道:“快起来!”

周围有人赶紧拉扯,那雇佣兵坐在烂泥巴里,身上穿的又厚重,饶是他体壮灵活,也是废了半天劲才爬起来。连体裤子里已经进了不少水,他正难受的摆弄着,脸上也甚是尴尬。老乔布伸手在他裤子里来回摸索,让雇佣兵更加难堪。周围的其它雇佣兵却嬉笑成一片,嘲笑让那跌倒的雇佣兵恨不得头钻裤裆里。

马克眉头微皱问道:“怎么回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有人答道:“他说这棵树是炮弹树,会爆炸的,吓得赶紧往后退,脚下没留神就跌倒了。”

循声看去,那人所指的树较为低矮,有好几棵同样的树木伴生在一起,高的也就十来米,矮的七八米,它们的枝叶和果实则就离地只有两三米了,对于我这个身高来说几乎是触手可得。

这些树的树干多数呈深褐色,树冠不算茂盛,树枝也不怎么宽。分叉楔形羽毛脉络的叶子间,长成的果实也很有意思,圆鼓隆咚的,大部分是绿色的,但看地上掉落的或者垂下来的,已经变成了深褐色。

“一郎,为什么叫炮弹树,真会爆炸吗?”马克不解道。

“哎,这又是误传。有一些未解之谜之类的地摊书籍上经常会为了博眼球,写这种树会爆炸,或者说它们的果实会爆炸,威力堪比手榴弹。真要是这么厉害,土著们能被移民屠杀?直接扔这些果实就能战胜了!这叫葫芦树,乔木科的,又叫铁西瓜和炮弹树。起名原因是果实像是以前的铁球实心炮弹,并不是会爆炸,但后来因为这个炮弹树的名字以讹传讹,就被别人说成是会爆炸了。”一郎笑道:“这是一种绿化树,多地都有引进,真要是会爆炸,还会当成绿化树吗?难道用来炸路人吗,哈哈。”

马克摇头笑道:“怪不得,看来闲书要少看,少看保智力啊。”

“不看书哪里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按你这么说,没文化就不害怕。”阿拉萨反怼了一句。

马克白了他一眼:“我不过是嘟囔你几句,至于吗,老说我。”

我正对这俩大小孩儿哭笑不得时,却听到那边一阵惊呼,就见刚才的雇佣兵脸色大变,嘴里玩命呼喊着。老乔布却一把拉住他,并让旁边的人架住他。瞬间他的队友们别胳膊的别胳膊,抱大腿的抱大腿,不让那人连踢带打的发疯,也不让他再次滚落在水中。

老乔布猛然抽出腰间的匕首,照着那人身上捅了过去。他要干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