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忙碌的暑假 - 踏沧海 - 夜半微风之老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踏沧海 >

第三百六十四章忙碌的暑假

这世界真的如老王说的那样,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出门靠的是十一路,两个馒头十公里,全靠腿溜达。现在公交车有,出租车也有,我们几个条件好点的还有了小汽车。以前吃完饭就是在酒桌上吹牛喝酒,老婆孩子尤不愿参加,男人吵吵闹闹抽烟抽得满屋子喘不过气来,有酒品不好的,喝了酒指不定还会闹事。到了现在日子好过了,才更有聚会的气氛,泉城人土,别看是省会卡拉ok和夜总会也没几家,但酒店包间里大多都摆上了电视和点歌机,就供人酒足饭饱后多点娱乐,有点事儿干。

拿着点歌本选歌,让服务员用遥控器输入对应编码,歌就点成了。这唱歌画画写作,为什么叫做艺术,艺是玩意儿是有意思,术是技术,是你行别人不行,是活命挣钱的方法。但不管怎么样,只要牵扯上艺术两个字,天赋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就说唱歌吧,谁能想到石浩东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来略带沙哑,但该高的地方能高上去,该低的地方能低下来,句句都在调上,每字都有感情,加上场面事儿参与的多了也不怯场,发挥得那叫一个稳定,大家听他唱歌巴掌都拍红了。这要是跑去南方,当个驻唱歌手也不是不可能。

有这天使的嘴吻过的嗓子,就又被上帝屁崩过的喉咙。有的人一张嘴,那就纯属是扯着嗓子在喊,把几个年纪小点的孩子都给吓哭了。

不过大家也就图一乐呵,又不是歌唱比赛,谁管好听不好听,热闹有趣就完了。我们玩到很晚,直到孩子们都困了才纷纷散去,我抱着已经睡着的李维放在车上,才对李璐说道:“咱去哪儿?”

“各回各家啊,我开车送你回去。”

“这……我过两天还得出去。”我嘀咕道。

李璐笑道:“我也管不了你,你要出去就出去吧,自己注意安全。我妈今天在家,而且不说了吗?我不方便。”

“别的办法,嘿嘿。”

“你……”李璐脸顿时红了。

我厚着脸皮跟着李璐回家了,本想着有别样解决方法,还隐隐觉得有些兴奋,结果把李维这小子抱上楼后,他就赖在我身上不肯撒手,无奈之下只能三个人一起睡,弄得我只能老老实实睡觉,啥也没干成。

第二天一大早,我跟李璐他妈打了个招呼,就赶紧撤了,毕竟没名没份的,这么堂而皇之的不太好。说到名分昨晚倒是跟李璐聊过,我说不行就扯个证去,李维这孩子跟谁姓都行,趁着年轻我们可以再要一个。

李璐倒是没老话重提说什么自己年纪大,别耽误了我,只是依然没拾再婚这茬。不过话里话外她的意思我也了然了,基本就是两点,现在李璐挣得不少,但归根结底都是我的家业,我混的越好她越觉得压力大。另外就是我年纪轻轻又有一番事业,肯定得生孩子。李璐比我大不少,男的比女的大六岁还没啥问题,可我俩是反着的。

我们扯了证,我是头婚,就算我无所谓,怎么也要照顾爸妈的面子吧,肯定得办个酒席。忙忙活活准备一番,哪怕是有钱好办事,怎么也得个小半年。我们现在各有各的事业都很忙,我还天天不着家,公司的事情离不开李璐,就算我在泉城估计也不一定能撑起来。一来二去,我们谱着生意上了正轨就得两三年后再要孩子,到那时李璐就三十五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大龄产妇。

三十五生孩子,别说危险不危险,就是产后恢复也是问题。这还都是自身缘故,我心疼李璐,她用健康和身材付出,这些都能咬咬牙解决,但李维怎么办?要不要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可我年轻轻,现在也有点家业,真要是李璐单方面决定不要孩子,对我来说有点不公平,她也会于心不忍。我这份家业以后又给谁呢?到了老了,看着人家儿孙满堂,我俩却是孤家寡人,反正感觉有点寂寥。

我扪心自问,对李维我可以视如己出,但那也有个“如”字不是吗?等孩子大了,他怎么想就不知道了,以后他亲爹魏征来了,我又不能不让李维相认相见。所以到底也要有自己的孩子,可这么一来,对李维的照顾和关爱就少了,作为母亲,尤其是独自抚养李维长大的李璐,在爱情和孩子面前,有些犹豫彷徨也是正常。

我有点自私,但我很真实,我说不出那句“咱以后不要孩子了”,我怕我以后反悔。我这人一口唾沫一颗钉,尤其是对自己人,我答应了李璐便是要一生遵守。

李璐安慰我说“就这样就挺好,反正也不过是一张证一场酒,还不够折腾的”。她说这话的时候在笑,但笑容背后我看出来了点苦涩。

话说回来,现在的孩子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放了学就是傻玩傻皮,放个暑假更是翻了天,不到临开学都不知道写作业。到了李维这一代,家里有条件的就给孩子报个补习班或者请个家教,说什么预习新知识或者提高学习,还整了个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培训班。

华夏从八五年参加奥数竞赛,就开始燃起了一把火,从一线城市开始逐渐向全国蔓延。各个学校,各个区,各个市,乃至省里都有奥数比赛。

我听小维说了几嘴,大抵就是什么鸡兔同笼追及问题啥的,无非是更多的解题思路和逻辑方法,可以用代数解决的偏用算数,反正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但好处是真的学好了,日后学习中也就能理解的够透彻,能够事半功倍的学习更难的高等数学,甚至对更专业的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帮助。

我个人认为数学和艺术一样,也得看天赋,会的真会,不会的把他勒死了再救活了该不会还是不会,这不是努力就行的。奥数在学校里不教,但有名次的话以后考高中能加分,作为人口大省,齐鲁的升学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从高中就开始了,直接刷掉一般人。

而齐鲁高考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不说大学,就是高中都得给你刷下去一波,就是限制数量,达到教育资源和各地人才的均衡。唯一能让齐鲁人承认的难兄难弟,怕也只有同样是人口大省的豫地了。

每年中考高考,都会有大量怨声载道说不公,这些年的确如此,齐鲁在全国的经济一直排在前几名,但多数是国有产业,老百姓手里的钱跟其他前几名是有差别的。真要是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人家手里有钱,做生意的省份就雇名师辅导就是了,到时候师资力量肯定往有钱的地方流淌。

应试教育下,固然死读书读死书刻苦学习就能考好,孔孟之乡的齐鲁学子照样能占据半壁河山,但其他地方怎么弄。到最后,能考上大学的也就集中在这几个省了,话语权也就在这几个省了,毕竟读过书才能更好的经商从政,那于全国大局不利。

所以不公平也没办法,自古就是这样,古时候还有南北榜呢,不就是因为南方才子文采秀气,从小私学培养,北方战乱官学都难以维系,更莫要说花销颇大的名师私学了,故此才有南北榜。曾有全部录取南人的,最后考官都凌迟了,就是因为南人为官者多,这种不公平和对文章理解的偏见造成的,更是话语权的倾斜。久而久之上升渠道堵死,南北便会离心离德互相仇视。故此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就是这一盘大棋,算是苦了鲁豫两地的学子了。

反正重视教育的齐鲁,内卷的十分厉害,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得让孩子像拉磨的驴一样,不停的学习。仿佛君子六艺一般,除了上奥数辅导班还得上各种其他班,包括那些培养才艺的兴趣班,万一孩子考试不行,还能靠着艺术晋升大学,对学习齐鲁人有着近乎于偏执的执着。总之整个暑假,李维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比上学的时候都忙。

我答应了孩子,下午放了学来接他。我本来想去石浩东那里转转,中午去小白楼赴约,没想到刚一出门,大清早的手机就响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喂,小鸥啊。”电话那头听声音是郝教授。

“郝老师,”我忙道:“这才几点啊,不说中午到吗?”

“我让人开车送我来的。”郝教授说道:“国事要紧,心急难耐,便是一刻也不想耽误。今天你没啥事儿吧?可能要辛苦一下你了。”

“下午三点半接孩子,白天没事儿。”我说道。

“胡闹,大事面前接什么孩子,你安排下,让别人去接,咱们还得好好商议。”

“哦,那我现在去小白楼?”我问道。

“对,一会儿见。”

我挂了电话,嘴里嘟囔道:“家国情怀,对我来说家和国一样重要,接孩子放学也很重要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