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倒爷
其实我回国的那天李璐就知道了魏征的消息,要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呢,我就很迟钝的没查觉出来啥,而张佳则通过李璐接电话的微表情,便看出了不对劲的地方。其实当时的魏征也没想到事情有这么严重,只是以为有了麻烦,给李璐打电话就是让她帮忙转个账,毕竟有熟人操作能快一些。魏征被人监视和恐吓,以为这是用钱就能摆平的小纠纷。就李璐这么个正经人听来,魏征又是被监视又是被囚禁的,这绝对不是正经人该有的遭遇。在普通人的理解中,真要是正经做生意,怎么可能碰到这种事情。真不知道她要是知晓了我的经历,又该做何感想呢?我会不会如魏征一样,被打入不是好人的序列。
其实这次魏征真的很冤枉,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某些时候并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他从东南亚倒卖了一波物资,赚了着实不老少,魏征紧抱林氏船务的大腿,哪怕现在跟他对接的只是一个第三层的商贸公司。
赚到钱后,他发现想卖给林氏船务产品不是太容易,林氏船务已经达到了闭环的一条龙,钱都是在内部流来流去,外部资本流动更多的也是赚外面人的钱。
于是他转而放眼林氏船务的边角生意,本着你吃肉我喝汤的原则,从东南亚和华夏南方弄了一批衣服鞋子还有农副产品,运往毛子的远东海参崴。
其实这生意并不稀奇,早在苏俄临近解体前,就有人这么干了。虽然苏俄问题不能几句话说清楚,但可以粗略理解成一个很理想化的大组织,你负责农业我负责工业,你造核武器我造大航母。
当然有负责工业的,就得有负责农业的,可负责工业的太多,负责农业、畜牧业和轻工业的就会很累,况且苏俄的模式还颇有全部供养毛子国本家的架势。所以不待麦国出手经济干预,苏俄就开始头重脚轻重工业发达,其他生产力低下了。随后的越战和冷战军事竞备,让这种畸形愈发加剧。
随之而来的也是社会层面的变化,比如中饱私囊囤积居奇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多,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都成了难买的东西,寡头们也就此崛起,他们只需要控制了工厂渠道供销,就能够在黑市上卖出大价钱来。
所以苏俄解体前,他们的民生经济已经临近崩溃,新总统老叶上台后也没什么改善,如此超级大国反而走向没落。
就魏征而今玩的这手,当年国j层面上都这么搞过,尤其是苏俄解体的时候,一些紧俏的衣服食品,只要运到那边以物换物,各种材料图纸就像不要钱似的可以往回拉了,当然如果有钱,那就更好了。
民间也这么玩,这叫倒爷,大商人是国际倒爷,开始倒腾汽车摩托车,还有的替国家倒腾坦克。一般有钱的,则也去挖大户,苏俄只要有点权力的小官就敢把国有资产全部倒卖,整个社会都是如此。而毛子国这座金山就是这么个挖法,照样存货颇多,麦苏争霸两国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现如今倒卖大物件大价值的少了,但边境上贸易依然不是特别平等。比如魏征就把这些轻工业农副产品倒卖到海参崴,而那边则会提供一堆发动机,当做零部件来兑换,而这些发动机可用于小型渔船,足有两千余台。魏征只要能把这些发动机运回国内,交给山东和江浙一带的渔民,就能大赚一笔。
魏征在这半年来,做成了不少生意,积累了良好的信用,故此拉去毛子国的货品赊了一半的款子,由常合作的商贸公司担保,也就是林氏船务旗下的那家商贸公司。
这笔损失无论能不能要回来,相关负责人怕是都要受到处罚,但公司的损失也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才要出马,不光是为了魏征,更是为了公司的钱。
“还要去帝都办签证吗?”我们在天津下了船,我问道。
彼得戴了个帽子,他摇了摇头:“不用,咱们有证件,我带你去取。”
彼得这么大个子,实在是有点太引人注目,加上一副外国人的样子,戴上帽子多少能降低一些回头率。
我突然觉得有人在看我们,我四下寻摸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可疑,我低声道:“彼得,是不是有人在盯梢?”
“没,你感觉有人?”彼得如临大敌,毕竟我跟塞壬的事情实在是太玄乎了,谁也不会小觑我的感觉。
我闭上眼睛,感受着那目光的来源,好像是……我抬头看去,天上有一个拇指大的黑影在盘旋着,在我抬头的一瞬间它飞向了远方。我指着天空,对彼得说道:“彼得你快看。”
“那是海雕?天津卫怎么可能有这种海雕,难道是……”彼得也眉头紧皱。
海雕,在国内人口密集的海边已经很稀少了,多数是在海岛或者荒滩栖息。世界上有八种海雕,华夏有四种,分别是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而天上的这只头是白的,分明是白头海雕,也就是麦国的那个国鸟,白头鹰说的就是白头海雕。这种鸟在国内十分罕见,不过我却经常能见到,因为李观棋就有一只。
彼得打了辆车,说实话这车坐的难受,虽然同样也是天津大发,后排能坐五个人,但对于彼得来说哪怕歪着坐依然是顶头憋屈。
司机那嘴和说相声的似的,就正常说话,却自带着幽默感:“我的乖乖,哥们,你是吃嘛长的,咋怎高?”
“那谁知道啊,从小就蹭蹭的蹿个儿。”彼得满口大碴子就活像二人转。
“东北的啊?来天津玩儿?用车不?咱这儿可是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有的是可看可玩的。你们要是用车,我就带你们转转。”司机说着。
彼得时不时很难受的扭着头,看向车后说道:“哥们,到前面路口调个头。”
“为嘛?那样去五大道可远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你听我的就是了,钱不少你的。”
跟着彼得的指挥左开右开,过了半晌司机才说道:“刚才有辆轿车在咱后面跟着,我还以为你们被人傍上了呢,得亏他没跟着我拐弯,哥们你们不会背上事了吧?”
彼得笑道:“那不能,谁犯事儿我也犯不了事儿,我太不方便了。”
“也是,就你这个子,和电线杆似的,那不一逮一个准啊。嘿,哥们,你还真哏,有意思。”司机瞬间理解也笑了起来。
我们在五大道的重庆道下了车,彼得带着我开始漫无目的的走了起来,他冲我使了个眼色,我瞬间会意,在一个拐弯之后径直向前走,而他则闪身藏在了人家院子大门的石柱后。
我们的确被盯梢了,但我们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