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怪歌(3) - 梵天之眼 - 蒲岸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梵天之眼 >

第48章怪歌(3)

光阴荏苒。从1758年3月10日那天晚上算起,疆提和贾亚希玛在一起患难与共已近十年。此时,贾亚希玛已经三十岁,疆提已经二十七岁。十年的光阴,干柴烈火一般的孤男寡女,整日里耳鬓厮磨。如果不发生一点故事,那倒是咄咄怪事了。早在他们初次到达大理城,目睹宫里雁被杀之后。疆提倚着墙壁无助地哭泣时,贾亚希玛已经暗生情愫。而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疆提,也早已把贾亚希玛当成了自己的依靠。特别是在病倒之后,若不是贾亚希玛不弃不离的关照,也许自己早已经成为抛尸异乡的孤魂野鬼了。最让疆提爱而且敬的是,贾亚希玛从来不曾强迫或者趁机占有疆提的贞操,尽管他有很多次那样的机会,甚至于连疆提本人也做好了那样的准备。

当贾亚希玛和疆提到达石门坎的时候,中缅之间的战争已经变得不可收拾。由于两国决策者的误判和贪功,已经由家恨升级为国仇。局部之争演变为全面对垒。缅甸虽是以小博大,却占尽地利人和。清朝虽然强大,却犹如狮子斗苍蝇,无计可施。从刘藻、杨应琚到明瑞,已经是三度易帅。不幸的是,清朝名将明瑞贪功冒进,率军深入缅境,在小孟育陷入缅军的包围,全军覆没,明瑞战死。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震怒,派自己的内弟傅恒经略云南。

战端既开,兵连祸接,生灵涂炭。而始作俑者吴达善却置身事外,毫发无伤。这种结果是疆提不想见到的,她想像之中的复仇之战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承受极限。

在石门坎,贾亚希玛和疆提停下来。他们开始思考一个比复仇和找回佛眼更严肃的问题——如何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按照正常的逻辑,他们思考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而当事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的想法简单的多——仿佛只要劝说囊占夫人退兵,这场战争就会自然平息。这是两个偏执且对于政治弱智的人。他们非常善于按照自己的逻辑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让贾亚希玛想不到的是,疆提突然独自离开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料峭的山风挟着雨。他们栖身的茅草房仿佛随时会被风卷走。黑暗中,贾亚希玛醒来:“疆提,疆提……”他轻轻呼唤。疆提的床在草屋的另外一角,和贾亚希玛隔着一道粗布帘。贾亚希玛听不到疆提的声息,他以为疆提还在沉睡,便也没有在意。次日天明,风停雨住。贾亚希玛起床后依然听不到疆提的动静。“疆提,疆提!”贾亚希玛对着布帘喊。布帘里面,悄然无声。贾亚希玛感觉不对,急忙挑开布帘。疆提的竹床上空空如也。

1769年1月18日,大理。清晨,薄雾弥漫。

一骑黑马驰过静静的街道。

八字门墙。一对石狮。一架巨鼓。威武的兵士。五间阔绰的庑殿顶门厅。红色的牌匾。鎏金的大字——经略府。

黑马停在经略府门前,骑士翻身下马,口中报号:“前线战报!八百里加急!”对着卫兵亮出腰牌,而后将一只密封的竹筒递交给卫兵。随即上马而去。

接过竹筒的那名卫兵急匆匆走进府内。

经略府对面,整条街上满是铺面,酒家,茶馆,旅店,妓院,药铺……林林总总。敢将铺面开在经略府对面的,多是一些豪绅或者无赖。豪绅有背景,无赖不要命。只有这些人才敢在老虎嘴边觅食。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店铺之间,有一间极不起眼的铺面,红色的旗幌,一面绣着八卦图,一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卦”字。

经略府大堂。傅恒端坐在公案后的太师椅上,看着卫兵刚刚呈上的战报,默不作声。须臾,傅经略抬头问一直站立在身边的师爷:“这几天还有士兵去找那个苗女卜卦吗?”

师爷一口绍兴味的京话:“多的很哩!哪天都有三五成群的士兵进出那间铺面。”

“灵验吗?”傅恒问。

“据说那苗女善于火珠林卦法,可一言断人生死。大战在即,故而兵士们趋之若鹜。”

“妖言惑众,乱我军心。此女不除,遗害无穷啊!一言断人生死?我倒要看看她是否断得了她自己的生死!”

斗大的“卦”字在微风中摇摆。

个几着便装的绿营兵从铺子里出来,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垂头丧气。

青衣小帽的傅恒故意从远处绕道过来,饶有兴趣地看着那面旗幌,而后不紧不慢地抬脚迈入那扇小门。

小门里的摆设非常简单。一架屏风分为内外。屏风外,仅一桌一椅。桌上有三枚铜钱。苗女端坐椅上,一身盛装。头绾银梳,胸前一挂苗婆鱼银排圈,双臂鱼鳅龙银镯。盛装之下,容颜娇媚,顾盼之间,仪态万方。一时间,傅恒居然失态地愣住。他没有想到,这苗女竟然是如此年轻、漂亮。

“客人来了也没有坐的地方吗?”傅恒问道。

苗女端坐不动:“来者生死未卜,还有心思坐吗?”

傅恒又是一惊——这苗女居然能说如此流利的京话。傅恒不动声色:“卦灵吗?”

“灵不灵一试便知,先生何不试卜一卦?”苗女将三枚铜钱轻轻一推。

傅恒会意,取过铜钱在手中一摇,轻轻掷到桌上。如是者六。

苗女一一记下卦象,沉默不语。

傅恒轻笑:“请女先生解卦。”

“怕先生怪罪。”

“直言无妨。”

“依卦象,先生内有难言之隐,外有血光之灾。内外交困,凶险至极。”

“何为难言之隐?何为血光之灾?”

“难言之隐当应在夫人身上,血光之灾则在不久之后……”

疆提的头半句话像一把刀子直插傅恒心窝——关于自己的夫人和当今皇上的传言让自己最感烦恼而且无从排解的耻辱,从来没有人敢当面提及此事。所以,一闻此言便恼羞成怒:“你可断得了自己的生死?”

“先生可以杀了我。先生就是为杀我而来的。但是,杀了我对先生并无益处。我活着,只有我活着,才能帮先生躲过一劫。”

“危言耸听!江湖术士惯用的伎俩。你能帮我何事?”

“退掉缅兵。”苗女轻轻吐出四个字。

这四个字对于傅恒而言,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你——到底是什么人?”

苗女这才起身,袅袅婷婷走至傅恒面前,折身跪倒:“小女子疆提,乃桂家土司宫里雁之女。有要事禀报经略大人!”

疆提把宫里雁之事一一向傅恒述说。

傅恒扶起疆提,大骂吴达善:“旗人败类,奸臣误国。”并答应疆提,先平乱,后惩奸。

“只要能报得父仇,倘得大人不弃,小女愿奉箕帚。”

傅恒沉吟片刻:“从今而后,不得再对人提起你的身世。但凡有人相问,只说是石门苗人则可。收拾一下,随我入营。”

美丽的疆提成了傅恒大人的随营小妾。原来,疆提为了接近傅恒,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比如学说京话,比如了解傅恒的家事等等。她的想法简单而且幼稚——交战双方一方是自己的继母,倘若一方再成为自己的丈夫。有了自己这样一条纽带,战争就会很快结束。然后,再借助傅恒的势力杀掉吴达善为父亲报仇。至于贾亚希玛,疆提觉得自己已经亏欠贾亚希玛很多,认为只有一种办法来稍作回报——那就是帮他找到那颗佛眼钻石。而要找到佛眼钻石,首先得结束战争。而所有这一切,都会因自己嫁给傅恒迎刃而解。

人算不如天算。疆提随傅恒入营的一个月后的某日。薄暮。夕阳的余辉里,哒哒的马蹄声再度响起。前线战报——清军前锋攻破了孟艮部落。

战利品随后运进经略府。经略府大堂上,几只檀木箱一字排开。傅恒点头,手下开箱。无外乎一些金银珠宝之类。只有一件东西吸引了傅恒的目光,那是一颗硕大的黑色钻石。

傅恒手拿那颗钻石仔细观看,黑色钻石的光芒深邃迷离。

“据说这是桂家土司宫里雁的夫人囊占带到孟艮的……”绍兴师爷站在一旁介绍说。

“噢?那囊占现在何处?”傅恒问。

“生死不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