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收网(一)
小雁门关,南宋的雁门关。
这里是,南朝太宗赵光义南渡之后,建立的第一个关卡,无论从形制还是样貌都与北宋的雁门关一模一样。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因位于北宋代州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而得名。
也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
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所以也叫雁门关。
雁门关是北宋时代,重要的标志。
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
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号称‘天下九塞,句注其一’。
当年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命杨继业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杨继业在这里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进而声名远扬,拿下了他“杨无敌”的称号。
而在原本的历史中,在以后的一次雁门附近的战斗中。
由于统帅潘仁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继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
在朔州的陈家谷身负重伤的杨继业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
这里可以说是杨继业,一生的纠缠。
此时,原本应该拔营,抵达金沙滩附近的杨继业,就在这座小雁门关附近的山林中隐藏了下来。
“怎么啦?
在怀念你杨无敌的光荣岁月吗?”
杨继业看着远处的小雁门关,深深的叹了口气。
一旁的杨再兴看到杨继业叹气的模样,调侃道。
对于混不吝的杨再兴,杨继业已经习惯了他没大没小的样子。
回身重重地一巴掌,将杨再兴拍了个踞趔。
“混小子,怎么了?
看上我这杨无敌的称号了?
你杨再兴在小商河,杀得金兵,尸横遍野,得到了战神的称号,还不满足?”
杨再兴揉着肩膀,委屈的看了一眼杨继业,嘴里嘟嘟囔囔的说。
“小心眼的老家伙,不就是跟你开了个玩笑而已,用下这么重的手吗?
还说什么不慕名利,希望后辈早日接过你的担子,连个杨无敌的称号都放不下,虚伪!”
杨继业瞪了一眼杨再兴
“你小子说什么呢?有本事大点声!”
杨再兴毫不畏惧的回瞪了杨继业一大声的说。
“我没本事,我就不说。”
杨继业听了杨再兴的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杨再兴在岳家军中有着战神的称号,但是面对着曾经打遍苏州无敌手的杨无敌还是有些心虚。
“你说,这少林寺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年太祖他老人家在的时候,就上窜下跳的。
正在江湖乌烟瘴气,最终惹出了,独孤求败那个怪物。
如果,不是少林惹出来的乱子,太祖他老人家,早就统一了,整个宋州哪还有今天这么多麻烦事。
自己都已经如同西瓜一样,被人一分为二了,还在那里上窜下跳的得瑟。
一点没有出家人清静为怀的模样,真不知道他们修的是什么佛?”
杨再兴不满的抱怨着。
杨继业,对于杨再兴的抱怨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从心底而言,他也是非常厌恶少林寺的。
“太祖啊…可惜了。”
杨继业看着远方,目光放空,回想起曾经见过的那位英姿勃发的一代人杰。
“话说回来,杨老头,我可没想到你这么大胆。
赵桢那个小家伙可是已经下旨命令你去金沙滩的。
你却擅自带兵来到这雁门关,也不怕赵桢这小家伙事后找你的麻烦?
你说你这样算不算背叛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