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老辣的苏潇潇 - 不称职卧底 - 元谋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不称职卧底 >

第一百零一章老辣的苏潇潇

“来!各位同僚们举杯,庆祝我加入广府陵署已半载之久!”“祝苏镇督步步高升!”

“感谢各位!希望大家一条心,创造广府陵署辉煌的明天!干了!”

“干!”

当然了,作为一支训练有素,纪律森严的队伍,苏潇潇与一伙同僚们共同举杯的并非什么美酒陈酿,而是一杯清香淡雅的雨前清茶。

在共同举杯完后,广府陵署办公室里便继续进行各自的忙碌工作,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作为南滨广府陵署新科镇督,苏潇潇可以说是大汉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五品官——年仅十八便已经成为了一府陵署最高负责人。

然而在广府陵署,倒是没有什么对于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五品官,甚至还是个女娃娃的存在有什么意见。这不仅是因为苏潇潇正是当今国师苏拯亲女儿,最重要是,苏潇潇在上任后所表现出来的魄力与义气、做事能力、领导才能,都让广府陵署这些油腻的老家伙们非常的服气。

尽管有时候苏潇潇还是会孩子气一点,但这些只不会过是小事,大伙们背后嘀咕几句也就过去了,并不会影响苏潇潇在广府陵署中,作为最高管事人的地位。

不明白陵署对于朝廷意义者,或许会拿陵署与地方政权做比较——镇督作为广府陵署的最高管事人,岂不是跟广府的知府相对等了?

事实上,虽说同为正五品官员,但在地方,特别是像南滨这种中央朝廷所难以伸手管制的地方,一府镇督的权利可远比地方执政者高得多了。说是权利比官职更高,那也不过分。要知道,陵署一旦查得地方知府有越权行为亦或者犯了朝廷纪律法规,便有权利直接将知府押解往杭京做进一步的调查与处置。

从起初的体系建制定位上看,陵署是朝廷的监督机构,用于对文武百官,各项中枢机构的监察监督,保证队伍的纯洁度,帮助朝廷剔除队伍中的蛀虫害虫。但在随后的数百年发展中,陵署的权利被不断的强化。近百年来,陵署在大汉帝国的地位,已经基本算是统治者段家的左右手,绝对亲信。

当然,陵署对于段家来说,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地方以朝廷的身份去遏制地方势力,特别是在前线、国界、海岸线,成为朝廷限制住元帅府薛家的强锐军伍。

作为远离首都杭京的海岸线所在,南滨一直是一处杭京朝廷所难以控制的地方,说是一处三不管地带,那也不夸张。尽管在南滨依旧有着元帅府薛家的精兵镇守,甚至还是薛家家主薛名器的表侄子薛义亲自把兵坐镇,不仅如此,南滨三大地方陵署广府、桂西、南闽同样是体系建制完善,但却架不住地方土著的野蛮生长与瀛洲岛浪人的不断来袭骚扰。

虽说三大陵署的存在,是为监督薛家的军伍与地方政权而生,但在地方土著不断的举旗自立旗帜或是瀛洲岛浪人来袭之时,却依旧是会做到上下一条心,为保全大汉帝国国土与主权而共同御敌。

在曾经内外受困的情况下,南滨薛家的军伍与三大陵署进行了多次协作,将南滨那些不满被大汉帝国所统治的土著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围剿,并将瀛洲岛来袭的浪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赶回岛上。但在近二十年来,陵署与薛家的军伍却是愈加的貌合神离了,不仅是在合作清剿工作上开始互相婉拒推辞,就连浪人来袭也已经变成了两边互相利用,互相搞小动作,让对方去背锅的方式。

可以说,在南滨,陵署与薛家的军伍这一本身就是矛盾存在的两支体系,早晚会在火药味不断浓郁,火苗不断升温之下,彻底爆发开来的。

作为新科广府陵署镇督,苏潇潇也为此相当的头疼。

毕竟,就算与薛家在南滨撕破脸,大干一场的话,也得忌讳瀛洲岛的浪人倭寇们趁机下手袭来,坐拥渔翁之利。

但如果迟迟不与薛家撕破脸,苏潇潇作为广府镇督却是觉得自己是忍无可忍,哪怕没有朝廷暗暗的支持陵署在南滨跟薛家搞点什么小动作,小摩擦,试探薛家的底线去到哪里去,苏潇潇也会想方设法,暗地里咬他薛家一口的。

因为,薛义实在太过分了!

自从苏潇潇上任广府陵署镇督一职后,元帅府薛家便是想方设法的去为难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一点儿情面,一点儿怜香惜玉的心都没有。

苏潇潇上任镇督还不到一个月,薛家就已经在清剿工作上为难了苏潇潇三次,无不是以手续不齐整或者是以传报工作进度缓慢等,将上任不久经验不足的苏潇潇给怼得那叫一个哑口无言。

不仅是出于对国师苏拯的尊重,还有对于陵卫队伍的忠心,最重要的是对于死对头薛家的反感,广府陵署那些真正在做事的群体自发组织,帮着苏潇潇度过了其上任镇督位置的一个又一个难关,而苏潇潇在这些南滨同僚们的帮助下,也总算是在南滨广府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威望,打造出了一支相当有执行力的队伍。

然而,在苏潇潇看来,这样还是远远不足够的。

陵署在文职工作上,确实有着不少年轻的好手,无论是笔头还是执行力,都足够让苏潇潇这个镇督所满意,但是在武力上,广府陵署简直可以说是矬子里拔将军,连能够打赢苏潇潇的人都没有……

而广府陵署的执法队伍,虽说是训练有素,战斗力也算强盛了,但无奈是人数实在少得可怜。

一府陵署,居然只有一支五百人的执法队伍,甚至乎连预备役的执法人员都没有。

无奈的苏镇督在进入到广府陵署任职的第二个月,便避开薛家的眼线,对广府陵署进行内部肃清工作,提拔更多的新人到重要岗位上,将那些懒政庸政的“老油条”一一踢出陵卫队伍。

并开始暗地里招兵买马,在扩张正规的执法队伍的同时,还建立起预备役执法队编制,并在文职队伍中挑选有武艺潜力的人员进行魔鬼训练,尽可能的填补自己手中武力力量的空缺。

反正,朝廷对于苏潇潇在南滨大展拳脚,与薛家来一个龙争虎斗的态度是举双手加双脚支持的。

当然了,朝廷也没办法给苏潇潇直接征调人手,这样的动作不仅是太大,而且,因为朝廷现在处于一个皇位更替的混乱期间,就算皇帝段永想这么做,皇叔段远与太子段欣宇肯定会在背后搞小动作的;同理,就算皇叔段远与太子段欣宇想要调人手支持苏潇潇在南滨大展拳脚,那皇帝段永肯定会有所忌惮的否决掉。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如此一来,朝廷便默契的在支持南滨陵署上达成了协议:只给后勤资源支持,不给征调人手!

反正,财政与物资上的支援,苏潇潇基本是申报上去不久后,总署便直接审批下来,至于人手上的征募与训练培养上的,就得苏潇潇自己在南滨想办法了。

苏潇潇对此虽然感到比较遗憾,但在认真考虑之后,她最后是觉得,朝廷如此决定对于自己来说其实是好事来着。

首先,朝廷增派人手到南滨支持自己的工作开展,那很有可能在这些人中插上段家自己的眼线,特别是现在段家与苏家处于一个微妙的关系,那么一旦两家因为皇位继承的问题闹翻了的话,那这些眼线很可能变成自己身边的定时炸弹。

而且,从杭京增派来的人手,肯定会对环境上有所落差的。杭京是华夏大陆两大繁华都市之一,而在杭京生活久了,其实很容易被杭京的灯红酒绿所影响,养成了各种负面情绪,各种摆架子的恶习,这些大爷们来到南滨,不仅是难以统一管理,甚至还可能将这些恶习陋习都带过来,把陵署队伍的纯洁性给破坏了。

最重要的是,从杭京增调的人手,人心上肯定是无法一致的!

这些人,肯定有他们所忠心耿耿的上司或者部门,就算他们愿意被自己统一去管理领导了,那么,这些人在他们身上下再多的功夫,浪费再多的资源,那也不可能将他们完全转化为“自己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好好利用朝廷对自己的资源倾斜,花更多的心思与功夫在培养新人上。

虽说辛苦心累,但至少能够保证这支队伍与自己是一条心的。哪怕自己是广府陵署镇督的身份,但广府陵署的老陵卫们对效忠于自己的所谓忠心,苏潇潇可不敢寄予他们绝对的信任。

说到底,这些老陵卫们,他们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在此之前肯定有遇到属于他们的伯乐了,而自己嘛,只不过是一个官家子弟,空降到镇督位置,直接接管过他们的,他们对于自己的效忠更多是因为目标一致——都是来针对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薛家军伍。

如果某一天,这一共同的目标完成了,那么,在失去了共同目标,共同奋斗的理想之后,这支队伍是否还会对自己忠心耿耿呢?这答案嘛,聪明的苏潇潇可是非常明白的。

所以,无论自己会在广府陵署镇督位置坐多久,苏潇潇都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培养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对自己忠心无二的队伍,如此,才能够在这南滨搅合它一个天翻地覆,让横行霸道的薛家知道,苏家可不仅是依附在段家身后的存在,苏家的子弟同样能够在外面闯出一片天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