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轮换制度”
原来,近来几十年,皇族段家实在受不了元帅府薛家那种趾高气扬的态度了,他们甚至已经在空气中闻到了薛家分分钟都可能造反,将他们取而代之的火药味——毕竟,薛家掌控着大汉帝国七成的军队,薛家真的有所反心的话,那真的不是段家手中那寥寥无几的所谓“精锐部队”能够抵挡的。号称是“精锐部队”,但段家人可不是傻子,他们非常清楚,这些在杭京,以及杭京周边几个卫星城市养得白白胖胖,甚至可以说是像“白切鸡一样肥嫩”的“精锐部队”战斗力是多么的有限了。
元帅府薛家掌控着超过七成的大汉帝国军队,其中超过一半的队伍戎马于前线,包围疆域于野,可以说是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着血与火的磨砺,战斗力毋庸置疑。
甚至乎,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与野性,早在一百多年前,薛家就未雨绸缪的推动了军队改革,从某个附属小公国引进了被后世赞不绝口的“轮换制度”——预备队、后卫部队,后勤队伍,不断的跟前线部队进行人员轮换调整,保证每一名军人都会到前线接受血与火的磨砺,保证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永远在一个最佳的状态当中。
如此一来,大汉帝国可就没有所谓“安全事少离家近”的军队编制铁饭碗一说了。
除了段家的“精锐部队”外,所有隶属大汉帝国国军的军人们,也就是受元帅府直接统领的军队,在“轮换制度”的实行后,整体战斗力在近来三十年,达得了肉眼可见的提升程度。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的效果,这“轮换制度”亦是如此。
因为“轮换制度”的存在,大汉帝国国军的医疗支出达到了建国以来的一个创纪录顶峰,后备、后勤部队也因为“轮换制度”的存在,不断的被送到前线接受铁血战争磨砺的缘故,总人数去到了一个创纪录的低谷数字。
但薛元帅并没有因此而动摇,甚至在其眼里,“轮换制度”可以让部队形成丛林法则效应,完成一个优胜劣汰的更迭效果。
尽管,被淘汰者意味着死亡,但保家卫国并非儿戏,只有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证他们身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全团圆。
段家看着薛家这“轮换制度”也是非常的眼红。
可是,段家能够直接指令的这三成所谓“精锐部队”,还需要指望着它们来当“纸老虎”呢,就算想要抽调一部分上前线接受锻炼,元帅府也总能够想方设法的将申请给打回去。
“非常遗憾,前线部队已经满员!待等下个轮换周期!”
“近来杭京边郊猖匪剧增,不宜抽调卫城军!”
“前线战事紧张,为保证前线战斗力,近期暂不做人员轮换!”
“前线军费不足,无法安置新人,还望朝野拨款!”
好吧,段家的军费拨下去,薛家依旧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军费缺口,让段家十分的为难,而且,尽是些“无底洞”一般存在的缺口,段家就算想要一一填补上,那估摸着得财政赤字个好几百年吧?
当然了,只要段家不再要求把自己的部队轮换上前线,薛家就不会利用军费去为难段家的说。
事实上,因为已经几百年没有掌控着军权了,所以,远在杭京的段家也压根就不知道,这前线军费究竟存不存在缺口,还是说,每年的军费预算压根就是超支,多余的都进入薛元帅的保险箱里了……
总而言之,薛家就是不给段家的“精锐部队”变成真正精锐部队的机会,哪怕一点儿也不给,甚至乎,还各种想方设法的麻痹段家掌控着的军队,让段家的军人们自甘堕落,安于现状,甚至是腐败丛生,混乱不堪。
如此一来,段家就更加坚定薛家早有反心了,在“窝里斗”不断的情况下,两家的关系也是愈发的紧张。
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与力量,不让薛家反心真的酝酿成造反,段家开始向四大家族抛出了橄榄枝。
毕竟,四大家族祖上就坚定的支持段家对大汉帝国的统治地位,并要求后代,在段家生死存亡之际,务必向段家伸出援助之手,保住大汉帝国。
所以,就算是四大家族再怎么不出世,在段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委婉示好之下,四大家族也是按照祖训,在不同程度的给予了段家支持。
“万贯商贾”沈家那是非常直接了,直接支援国库,充实财政!毕竟是富可敌国的存在,或许在沈家看来,支持段家的那些钱,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吧?
“钢铁大亨”郑家则是高调的示好段家,不仅是承接下郑家的所有兵器武器的铸造,还不断在这方面折腾薛家——薛元帅府下的单子,那基本都是折半给铸造的,甚至是能拖则拖,反正,就是一句话:“最近活儿多,赶不过来。”
对此,薛家也只能够忍气吞声的对待了,毕竟,华夏大陆能够保证高端器械质量的,仅“钢铁大亨”郑家这么一家,普通的兵器还好说,一些需要核心技术要求的重武器,那可是不可能绕过郑家的。
而“炼丹术士”黄家与“卜蛊鬼道”欧阳家,这不出世的两家给予段家的支持,也就是不跟薛家有任何直接往来罢,并没有任何明面或是实质的支持段家,同样也没有给段家任何的许诺——反正,两家家主的意思都非常“佛系”:按照祖训,如若段家到了危难存亡之际,两家必定不会坐岸观火便是!
尽管如此,皇族段家也已经非常满足了。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只要“卜蛊鬼道”欧阳家与“炼丹术士”黄家不被元帅府薛家给拉拢了,已经获得“万贯商贾”沈家与“钢铁大亨”郑家支持的皇族“段家”已经足够稳住阵脚,不至于被薛家动不动就以各种借口要挟的说。
当然了,在如此大背景之下,两家可以说是迟早避不开一场内战的说。
在力量已经壮大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做永远的臣子呀!
而另一边,天子身旁岂容他人酣睡?对于薛家这一颗早已脱离控制的“眼中钉”,只要机会成熟了,段家肯定会动手将其拔掉的!
只是考虑到大商帝国在一旁虎视眈眈,坐等鹬蚌相争,伺机而动,获取渔翁之利,所以,两家对于这内战都保持着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至少,两家都会以国家主权为主去做考虑,所以这早就可能爆发的内战,直至今日,依旧是没有任何的苗头。
也许,待等大汉帝国将大商帝国吞噬为己一部分后,这场压抑已久的内战,就会被直接点燃了吧?
只是,距离开战的那个时候,还得多久呢?
一年?五年?十年?一百年?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