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天赋不同,不能强求
尽管这次没有了元老院董江湖那把浑厚有力的声音做指引,有没有漂亮小姐姐引路,但已经过了招生阶段后,讲武堂内已经贴上各种详细的指路标识,哪怕是再怎么路盲,看着这些指路标识,也基本能够找到各自的目的地所在。讲武堂共分三堂:文堂、武堂、策堂。
其中,文堂分甲乙两班,武堂分甲乙丙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班,策堂就甲班一个班……
薛浩然当时就傻眼了,原来这策堂就甲班这么一个班啊!
当时,董江湖宣布薛浩然与欧阳不悔两人一同进入到策堂甲班的时候,薛浩然还以为,自己进了个重点班呢。可是,薛浩然怎么也没想到,这策堂分到最后,居然就只有这么一个班!?
当然了,只有策堂这么一个班,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一届的妹子基本都集中在了文堂!
“妈蛋!早知道,就不跟你一起报策堂了!”
薛浩然一脸郁闷之色:“文堂足足八成的妹子呀!这策堂都不知道有没有8个妹子!”
“8个?”
欧阳不悔盯着公示栏上贴着的名单数了数,摇了摇头道:“估计没有。看着名字比较像女生的,也就3个罢。”
“全班就三个妹子?!”
好吧,薛浩然差点儿就要晕倒在地上了,看来,这策堂跟武堂都一样,可以简称为“和尚班”了都。
这会儿要是有转班手续可以办理,薛浩然肯定是第一个去排队办理转班去文堂的说。
只是,讲武堂可没有这种规矩——入学考试的时候,选择考文堂那么就只能就读文堂,考的武堂就只能读武堂,策堂也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会问,可以退学了重新考试吗?
答案是:退学也就意味着被讲武堂拉入了黑名单!选择退学的学生,甚至是连在大汉帝国疆域,包括大汉帝国的所有联盟国都无法生存,只要被逮到了就会被抓起来,带回讲武堂接受严厉的惩戒。
说到底!进入讲武堂的学生,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当一辈子的学生或者修完所有项目毕业离开。
所以,在薛浩然与欧阳不悔走到属于策堂所在的教学楼时,一位已经鬓角发白的男子走了过来,对他们所称呼的时候,就连高冷如欧阳不悔这般存在,都不由的傻了眼……
只见鬓角发白的男子走过来,一脸亲切的对着他们俩喊道:“师弟们好。”
“师弟!?”
“师弟……”
薛浩然与欧阳不悔顿时不由的面面相觑,这一声师弟实在叫得他们俩头破发麻。
眼前这男子,看样子至少得四十岁以上,甚至得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吧?这眼前一个叫自己师弟的人,单纯从年纪来讲,叫自己儿子,估计也没问题吧……
只见薛浩然弱弱的问一句:“呃,这位……师兄?请问,您多大年纪了?”
“哈哈!欢迎策堂的师弟们……”
这位担当迎宾的策堂师兄无奈的挠了挠后脑勺:“我,是你们策堂的师兄呀!我今年二十九岁了,快而立之年了嗯……”
“什么?”
好吧,听着这位师兄的年纪,薛浩然与欧阳不悔就彻底给雷住了——二十九岁!?然后一副四五十岁的样子?
看着薛浩然与欧阳不悔一脸膛目结舌的样子,这位年纪与长相极其不符的师兄也明白,这俩小师弟惊愕的原因为何。
只见这策堂的师兄无奈的说道:“我是三年前策堂的第一批学生,考进策堂的时候,跟你们一样青春阳光,意气风发。只是这三年的学习实在太……”
说到这里,这位一脸老气横秋的师兄欲言又止后,最终还是没说什么,无奈得直摇头。
反正,话说到这里,能够考进策堂的学子们肯定懂的,也没必要把话说得太透了,毕竟这会儿都还在讲武堂里面呢,要是被人听到了,对自己的影响可就不是一般的不好了。
对此,薛浩然也是不由的涩涩问道:“这,策堂的学习,真的那么可怕吗?”
“各人各人吧……”
这位师兄叹气道:“我是作为文考生进入到策堂的。而策堂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每对搭档培养成文武双全的存在。所以,这三年来,在学着文课的同时,还得接受各种各样武课的灌输。”
“那我明白怎么回事了……”
欧阳不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以文考进入到策堂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书生,大多数都难以承受习武的痛苦;而武考进入到策堂的学生,大多数为武者,但是,让武者静下心来习文,也确实是一件让他们极其痛苦的事情。”
“这位师弟说得没错……”
老气横秋的师兄头摇成拨浪鼓:“我的搭档,每天看到书就害怕,各种各样的兵书图谱压得他越来越内向了,这一年来,越来越不愿意跟人说话了。就连我这搭档,一天下来也说不超过三句话了。”
说罢,这师兄一脸愁容,很显然,他对于自己这鬓角发白,老态龙钟的情况已经默默接受了,他对于自己的搭档如此封闭自我的情况,显得更加之担心。
“呃……”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心惊胆颤的薛浩然也是赶紧儿问道:“那,策堂的学生们,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吗?”
“倒也不是……”
老气横秋的师兄解释道:“也有些学生天赋过人,尽管是文考进入策堂,但有着武者的底子;还有的武者,本身博学多识,文化底子厚,像他们这类全才,自然能够习惯策堂的教学方式了。”
“哦!那我明白了!”
薛浩然顿时就恍然大悟了。
说到底,天赋的问题。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着成为全才的天赋啊!有些人更适合习文,有些人更适合习武,天赋偏向的方向各异。至少,在薛浩然看来,就策堂这种强行培养全才的方式,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绝大数人都明白,这样的培养全才的方式强人所难。但是仅有绝少数的人明白,如此牵强的方式,实在是皇族段家的无奈之举——如果不用这种大海淘沙的方式去培养全才,那段家哪能组成一支既有谋略又有实力的后备力量,在“军”方面暗地里与元帅府薛家扳手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