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修身篇:命运靠自己主宰(5)
听到这里,左宗棠真想把那个人大骂一顿。但又一想,骂死他又能如何?他只不过发了几句牢骚,和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相比,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他把公文往旁边一推,拿过一张宣纸,开始给好友胡林翼写信。但就是把自己的全部想法都写出来又能怎样?大沽炮台失陷后,咸丰皇帝急忙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议和大臣,前往天津议和。桂良等人一看见外国人,双腿直打哆嗦,很快就签订了这个不平等条约。自己即使有同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也是人微言轻,话一出口,已经不知飘向哪里,根本传不到皇上的耳朵里。
咸丰十年(1860年),左宗棠正在练军,收到京城一个官员的信函,左宗棠看到一半,已是勃然大怒。部将问发生了什么事,左宗棠把信往地上一丢,愤怒地说:“英法联军真是太嚣张了,不仅进占天津,还想劫掠京师!是可忍孰不可忍!”部将弯腰把信捡起来,看了一眼,说:“左帅,皇上他……”左宗棠一把抓过信来,看完更是义愤填膺。咸丰皇帝见洋人来到,竟然仓皇北逃,到热河行宫躲了起来。
左宗棠晚饭都没吃,连夜给曾国藩写信,请求带兵北上“勤王”。
曾国藩收到左宗棠的信,把信往旁边一放,好像没有这件事一样。
“左宗棠是不是想让大帅举荐他北上勤王?”一个幕僚问。
“是啊。”
“大帅怎么想?”
“这还用说吗?”曾国藩微微一笑,“左宗棠的楚军刚刚建立,如果就此北上,谁帮着我打太平军?”
正说着,侍卫来报,一个御林军的军官带着皇上的圣旨来到大营。曾国藩接过圣旨一看,清廷令其调兵“勤王”。曾国藩接到命令后,并没有立即派人,而是上奏要求清廷在他与胡林翼两人中指派一人统兵北上。这样一来,奏折来回一个月,他就有时间专心对付太平军了。恰巧,恭亲王奕在京师办成了“抚局”,皇上又不让他北上了。曾国藩自然高兴异常。左宗棠北上抗击侵略者的希望成了泡影。
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做了个样子,军舰退出天津往南而去。朝廷很高兴,认为洋人还是很讲信义的,就打算和洋人合作共同消灭太平军。
左宗棠本来并不赞成“借师助剿”,但奉旨不得不行。所以他在攻取全浙后,将史致谔找了来。
“大帅找我?”史致谔进门就问。
“嗯。”左宗棠点点头,“现在浙江全境均已被我们控制,你去把那些洋兵解散了吧。”
史致谔说:“那些洋兵还能用得着,是不是……”
“不用等了。”左宗棠打断了史致谔的话,“我们不能养虎为患。你想,他们如果日后要挟我们,我们怎么办?为了以防万一,我不仅要解散这些洋兵,还要致信总理衙门,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原则问题上,不能完全满足列强的侵略胃口和无理要求。”
这,成了左宗棠在以后的对外交涉中所坚持的基本准则。
【感悟】
真正的敌人其实就是你自己对困难的妥协: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困难挡在面前,冲过去还是退回来,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时机不成熟,所以,事情才会半途而废。其实,时机只是一个借口,任何机会都不会站在那里等着你。
就怕“认真”二字
【家训】
“自弟(左宗棠自称)入都以来,洋人颇有所慑。”
【故事】
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有功,被调到皇帝身边当了军机大臣。
这天,左宗棠微服在大街上考察民情,突然看到前面围着很多人。他连忙走过去一看,竟是一个吸食烟土的人因为没钱买烟土死在了大街上。
回到府里,左宗棠坐卧不宁,仆人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左宗棠摇摇头,把刚才见到的事讲了一遍。仆人说:“现在这样的事很普遍。咱们府里因为大人管得严,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
左宗棠听完越想越生气,第二天就约见管理鸦片贸易的官员,看大家有没有好办法控制鸦片。
一个官员说:“我看不好办。洋人靠坚船利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这既定的事实看来是没法改变了。”
另一个官员叹了口气:“政府为减少鸦片输入和白银外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于同治七年与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协商,想将进口鸦片的征税由旧额增加20%。但十几年过去了,增税的问题一直受到外国鸦片贩子的阻挠而未能实现。”
左宗棠站起来,看着窗外,好像很无奈地说:“看来,这是一个无人敢涉足的雷区了!”众人说:“是啊。”但左宗棠立即接着说:“你们认为是,我不这样认为。”
左宗棠回到桌子前,指着一个官员说:“你去通知英国人,明天我要和他们谈判!”说完,左宗棠拂袖而去。
第二天,英使威妥玛傲慢地来到谈判地点。
“左大人,你是不是想请客啊?我愿意奉陪。”
左宗棠呵呵一笑,道:“当然,今天你是客人。但吃什么,却要我说了算。”这句一语双关的话,把威妥玛的傲慢一下子挡了回去。威妥玛耸耸肩,不屑地说:“你以为你能说了算吗?不一定吧?”左宗棠正色道:“在我这里就没有不一定这个词。”威妥玛见闲聊占不到便宜,只好说正题:“左大人今天请我来,不只是为了斗嘴吧?”
“当然。”左宗棠理了理官服,正色道。
“那就请讲吧。”威妥玛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左宗棠说:“鸦片被英国商人从泰国印度等地贩来,说是洋药,其实是祸害中国人的。很多富家子弟,买了鸦片后,常常聚在一起吸食,结果弄得形神交瘁。而这种东西久而上瘾,最后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这些还是轻的,更有甚者,很多农民发现种植罂粟又挣钱又能治病,于是在肥沃的地里改种罂粟,然后做成土药。这样一来,乡下也有很多人开始吸食鸦片。人一多,洋药的销路就打开了,以前海口每年进洋药三万余箱,后来增加到五万箱,现在听说已经到了七万多箱。”
威妥玛耸耸肩说:“这很好啊,我们来就是做买卖的,卖得越多越好。”
左宗棠继续说:“买卖要做,但同治七年提出的将进口鸦片的征税由旧额增加20%,却一直没能实施。”
“笑话!你们想增税就增税?用你们中国人的一句话说,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哈哈哈……”
左宗棠“啪”地一拍桌子:“在我们家里,我们说了不算,难道要外人说了算?!”
左宗棠这一声恫吓,把威妥玛吓了一跳。自从他来中国,还没有一个官员敢这样对他讲话。他尴尬地止住笑,问道:“你想怎么样?”
“怎么样?还用说吗?一切按同治七年谈判时说的做。”
“如果我不同意呢?”
左宗棠突然抽出一个侍卫腰间的大刀,手起刀落把一个桌子角砍掉,然后吹了一下刀刃,头也不回地说:“我就不信你们英国人比俄国人还厉害!”
威妥玛的冷汗“唰”地一声就下来了。他这才知道遇上了史无前例的谈判对手。说是谈判,其实根本就不给你机会。按左宗棠的意思,通知你一声已经是看得起你。他语无伦次地说:“既然这样,我回去汇报……”说完,灰溜溜地走了。
左宗棠随即面见慈禧太后,把这件事说了。慈禧太后也很高兴。因为清政府长期因“积弱”而媚于列强的习惯终于有所改观。慈禧太后说:“你向来办事认真,外国人也怕你的声威啊!”
无疑,从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角度来看,慈禧太后的这句话,是对左宗棠一贯勇于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举止的最高褒奖了。
【感悟】
威风是自己竖起来的: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你看不起自己,就没人看得起你。当你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别人就敢用白眼珠砸死你。反之,他就会掂量掂量,你这个对手是不是很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