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回宫了
一时半会我们也实在想不到关键问题所在,只能想办法往俞妃宫里送点东西,让她日子不那么难捱。
永琪也算争气,一直很听话,舒妃告诉他一定要学会蛰伏,只要他变得优秀我们一定有办法救他额娘,他都听进去了读书习武更用功了。
如意也把我伺候的很好,小公主在颖妃那似乎胖了一圈,渣龙也喜欢的不得了,经常去看望,连着颖妃更疼爱小公主了。就是宝兰和红霞两个宫女我总觉得看着就堵的慌也没由头打发了。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太后也不得不从五台山回来了。
晨晓时分,紫禁城的天空被一层薄纱般的雾气轻柔笼罩,乾清门外,汉白玉的阶石在朦胧中更显冷峻,两侧的宫灯摇曳着微弱的光,似在低声诉说着宫闱的威严与神秘。
渣龙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的金龙刺绣随着他的动作熠熠生辉,彰显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他身姿挺拔,面庞英俊而庄重,双眸凝视着远方,静静等待太后的銮驾。嫔妃们站在其后,个个妆容精致,华服绮丽,却也不敢有丝毫僭越,皆低眉顺目,仪态端庄。
远处,传来阵阵悠扬的钟磬之声,那声音空灵而神圣,仿佛穿越了尘世的喧嚣,预示着太后的归来。紧接着,浩浩荡荡的銮驾缓缓映入众人眼帘。
为首的是两排身着金甲的御林军,他们步伐整齐,盔甲在晨曦中闪烁着寒光,手中的长枪如林,威风凛凛。御林军之后,是一列身着彩衣的宫娥,她们手捧着香炉,炉中升腾起袅袅青烟,烟雾缭绕间,散发着淡雅的檀香气息,为太后的回宫之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
太后的凤辇居于队伍中央,那凤辇以黄金为饰,明珠为帘,四周绣着五彩凤凰,展翅欲飞,仿佛下一刻便要冲入云霄。八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凤辇,他们的脚步沉稳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太后的敬畏与尊崇。
随着凤辇渐近,渣龙率先迎了上去,当凤辇停稳,他亲自上前,恭恭敬敬地掀起珠帘。只见太后端坐其中,她身着一袭深紫色的锦缎长袍,袍上绣着精致的金色花纹,外披一件绣有百鸟朝凤的披肩,头戴凤冠,凤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映照着她的面容愈发雍容华贵。太后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着慈爱与威严。
渣龙立即跪地,行了一个三跪九叩的大礼,口中说道:“儿臣恭迎皇额娘回宫,愿皇额娘福寿康宁,圣体安康。”他的声音洪亮而诚挚,回荡在乾清门的上空。
嫔妃们见状,也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妾等恭迎太后回宫,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那声音婉转悠扬,此起彼伏,宛如一曲美妙的乐章。
太后微微抬手,轻声说道:“都平身吧。”她的声音虽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渣龙起身,亲自搀扶着太后下了凤辇,说道:“皇额娘此次五台山清修,儿臣日夜牵挂,只盼额娘身心愉悦,此次回宫,儿臣已命人精心准备了母后喜爱的膳食与歌舞,愿能博额娘一笑。”
太后轻轻拍了拍皇上的手,说道:“皇帝有心了,哀家在五台山清修之时,心中也时常挂念着宫中诸事,挂念着皇帝与这后宫。”
众人簇拥着太后向宫中走去。沿途,宫墙高耸,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丽。御花园中,繁花似锦,各色花卉争奇斗艳,微风拂过,花香四溢。
来到宫中的大殿,渣龙早已命人准备好了盛宴。大殿内,金碧辉煌,桌椅皆以珍贵的檀木制成,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有清蒸鲈鱼、红烧熊掌、翡翠虾仁、燕窝羹等,一道道菜肴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渣龙扶着太后在主位坐下,自己则坐在太后身旁,亲自为太后布菜,说道:“皇额娘,这清蒸鲈鱼肉质鲜嫩,儿臣特意命御厨精心烹制,您尝尝。”
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尝了一口鲈鱼,说道:“嗯,这鱼味道确实鲜美,皇帝费心了。”
随后,歌舞表演开始。一群身着彩衣的舞女轻盈地步入大殿,她们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舞姿婀娜,如仙子下凡。乐师们弹奏着琴瑟琵琶,丝竹之声悦耳动听,为宴会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氛围。
渣龙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向太后介绍着宫中近来的情况:“皇额娘,你不在的这些日子,后宫发生了许多事,您回来了儿子便安心了。”
在宴会进行过程中,渣龙始终陪伴在太后身边,时刻关注着太后的需求。他亲自为太后递上酒杯,与太后共饮,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对太后的孝顺与敬爱。
宴罢,渣龙又陪着太后来到御花园散步。御花园中,湖水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渣龙与太后沿着湖边漫步,轻声交谈着。
太后说道:“皇帝,如哀家也会来了,后宫之事额娘自当将为你理顺。但皇帝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莫要过于操劳。”
渣龙恭敬地回答道:“儿臣谨遵皇额娘教诲,定当保重身体,以更好地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为整个皇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渣龙陪伴着太后回到寝宫,待太后安歇后,才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