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子之争 - 重生之我给渣龙当令妃 - 娃达兮哒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关于太子之争

容嫔出事后,不,现在叫容妃了,渣龙几乎就不怎么进后宫了,这里面也有太后私下敲打过他的原因吧。

这盛世之下,朝堂之中却暗潮涌动。立储之事,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渣龙的心头。

大阿哥永璜,生性温和,但资质平庸,自幼身体孱弱,读书习武皆无突出之处。嫡子永璂,尚在年幼,虽身份尊贵,却也未显露出非凡天资。八阿哥、九阿哥等,或性格怯懦,或行事莽撞,皆难以担当储君大任。唯有四阿哥永珹与五阿哥永琪,聪慧过人,仪表堂堂,年纪相仿,无论文采还是骑射,在诸皇子中皆名列前茅。

每有朝会,大臣们总会瞅准时机,委婉地提及立储之事。“陛下,国本之重,关乎社稷千秋,宜早定储君,以安民心。”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奏道。渣龙坐在龙椅上,面色沉静,心中却五味杂陈。他深知立储兹事体大,需慎之又慎,怎可轻易决断?“朕自有考量,众卿家无需多言。”渣龙的回应不置可否,让大臣们摸不着头脑,却也不敢再妄加追问。

那拉氏听闻朝堂之事后她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心中满是期许,总以为这储君之位迟早会落入永璂之手。这份自信,渐渐在心底膨胀,竟开始在后宫与一些亲近的女眷闲聊时,有意无意地散布永璂将为太子的言论。“本宫的永璂,生得乖巧伶俐,又是嫡出,这太子之位,自然是他的。”那拉氏的话,如同春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这些话,渐渐传到了朝堂之上。一些嗅觉敏锐的大臣,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深知,若能在此时与那拉氏家族攀上关系,日后新君登基,自家必能飞黄腾达。于是,往皇后娘家那尔布府上走动之人日益频繁。今日这个尚书大人带着厚礼前去拜访,说是久仰那尔布大人治政有道,特来请教;明日那个侍郎又亲自登门,说是听闻那尔布家有稀世珍宝,特来一饱眼福,实则意在讨好。

那尔布本是个谨慎之人,但面对这源源不断的阿谀奉承,心中也难免有些得意。家中门庭若市,送礼之人络绎不绝,下人们忙着招呼,府中的库房也渐渐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宝。

渣龙对这一切,并非毫无察觉。他心中恼怒,皇后此举,不仅有违宫规,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一股不良之风。但他念及那拉氏为一国之母,又不想明着损了她的颜面,以免引起后宫动荡。深思熟虑之后,渣龙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一日,渣龙在朝堂之上,神色威严地宣旨:“那尔布治水有方,然黄河水患未绝,朕心忧之。今特命那尔布前往黄河之畔,总督治水事宜,务必竭尽全力,解百姓倒悬之苦。”这旨意一出,满朝皆惊。那尔布更是面色苍白,他心里明白,渣龙这是对自己的敲打,也是对自己女儿的警告。

那拉氏听闻这个消息,如遭雷击。她匆匆赶到渣龙的御书房,欲为父亲求情。“陛下,臣妾之父年事已高,黄河治水艰险万分,臣妾恳请陛下收回成命。”那拉氏跪在地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渣龙看着皇后,目光中带着一丝失望:“皇后,你戒越了,朝堂之事你何以议论,再者朕意已决,那尔布身为朝廷重臣,自当为社稷分忧。念在你养育皇子的份上朕恕你无心之过,你且退下,莫要再言。”那拉氏还欲再辩,却见渣龙已转身背对着她,不再理会。她只得缓缓起身,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御书房。

那尔布不敢违抗圣命,只得收拾行囊,带着家人和随从,踏上了前往黄河的路途。一路上,他心中满是忧虑,深知此次治水任务艰巨,若有差池,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可能连累家族。

而在京城之中,那拉氏因父亲被调离京城,心中郁郁寡欢,在后宫之中也不再如往日那般风光。原本那些围绕在她身边,妄图借她之力谋取前程的人,也渐渐散去,只剩下嘉嫔和庆贵人还在左右。

四阿哥永珹与五阿哥永琪,听闻朝堂之上的这些变故,心中也各有思量。四阿哥为人内敛,他深知立储之事复杂多变,此时更应谨言慎行,于是每日依旧埋头于书房之中,诵读经史子集,勤练武艺,只待时机到来。五阿哥则生性豁达,他虽也渴望成为太子,但更看重兄弟情谊,不愿因立储之事与兄弟们心生嫌隙。他时常去看望大哥永璜,宽慰他的病体;也会与其他皇子一同骑马射箭,切磋技艺,在皇子之中颇有威望。

随着那尔布的离去,京城中关于立储的议论渐渐平息了些。但渣龙的心中,却依然纠结。四阿哥与五阿哥,就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四阿哥心思缜密,处理政务颇有见地;五阿哥才华横溢,且有一颗仁善之心。究竟该选谁为储君,才能保大清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渣龙在这漫长的夜晚,常常独自徘徊于御花园中,望着满天繁星,苦苦思索,却始终难以抉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