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龙做了太上皇 - 重生之我给渣龙当令妃 - 娃达兮哒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渣龙做了太上皇

自我死后,渣龙也没再立中宫或是册立皇贵妃,接着没多久太后也去了。没过两年容妃、和几个无宠的贵人常在也相继离世,渣龙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他一人站在无人之巅孤独又冷清。最终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传位于永琰,他好安享晚年。

渣龙好一共在位六十年,也为遵循自己在位时间不超圣祖康熙的诺言,将皇位传与十五阿哥永琰,自己就退居太上皇之位。永琰登基之后,改元嘉庆,开启了属于他的统治时代。

嘉庆帝初登大宝,心中念及生母令皇贵妃,感念她一生在宫中谨小慎微,虽深得皇阿玛宠爱,却未在生前登上后位。如今自己君临天下,自当追封生母,以全孝道,亦彰显母仪天下之尊荣。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太和殿内庄严肃穆。嘉庆帝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众臣分列两旁,皆屏息凝神。只见太监总管高喝一声:“宣追封令皇贵妃为皇后圣旨!”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太监手捧明黄色的圣旨,缓缓走出,展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宝,祗念皇考付托之重,兢兢业业,不敢暇逸。而朕之生母令皇贵妃,淑慎性成,端庄贤德,自入宫闱,侍奉皇考,夙夜匪懈,温柔恭顺,克尽内职。诞育朕躬,恩勤鞠育,慈爱备至。昔年在宫之时,虽处众妃嫔之间,然其德馨远播,和惠宽仁,上下皆敬服。朕幼承母训,方得今日之成,每念及此,感激涕零。今朕初登大位,追本溯源,为崇报鞠育深恩,特追封朕之生母令皇贵妃为孝仪纯皇后,入祀太庙,后与先皇同享祭祀之礼,以慰在天之灵,母仪天下,垂范后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殿内一片寂静,随后众臣高呼:“皇上圣明,皇后娘娘慈恩浩荡!”声音响彻云霄。

追封大典过后,嘉庆帝又开始筹备选秀之事。毕竟中宫之位空缺,后宫诸事亦需打理,且皇家子嗣繁衍亦为国家大事。

内务府忙碌起来,选秀的消息传至全国各地。各州府的适龄女子纷纷被筛选而出,送往京城。

选秀之日,皇宫内处处张灯结彩,但却不失庄重。秀女们身着华丽服饰,却神色紧张地在太监和嬷嬷的引领下,分批进入宫殿。

在御花园的一处殿堂内,嘉庆帝高坐于上,旁边坐着几位太妃,她们将协助皇帝挑选秀女。秀女们鱼贯而入,她们有的羞涩低头,有的强装镇定,但都难掩眼中的紧张与期待。

第一位秀女进来,只见她身着粉色锦缎旗袍,身姿婀娜,面容娇艳。她盈盈下拜,声音清脆:“臣女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嘉庆帝微微点头,问道:“你是哪家女子?”秀女回道:“臣女乃苏州知府之女,自幼熟读诗书,略通琴棋书画。”嘉庆帝又问了几个问题,便让她退下。

接着又有秀女进入,一位蒙古格格,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英姿飒爽。她行礼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皇上,臣女自草原而来,擅长骑射,愿为皇上分忧。”嘉庆帝见她与众不同,心中略有赞赏。

随着秀女们一个个前来,嘉庆帝心中也在思索着中宫的合适人选。他深知中宫皇后不仅要有美貌,更要有品德和管理后宫的能力,还需能母仪天下,为众妃嫔之表率。

而在这选秀过程中,后宫之中也有不同的心思。一些太妃们希望能挑选自己家族的女子或者与自己亲近之人,以便在后宫之中巩固地位。而那些前来选秀的秀女们,有的怀揣着对宫廷生活的憧憬,幻想成为宠妃甚至皇后,荣耀家族;有的则是被迫无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这未知的宫廷世界。

经过多日的挑选,嘉庆帝终于选定了一位秀女她是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和尔经额之女喜塔腊如鸢。她端庄秀丽,举止优雅,且聪慧过人。在册封皇后的大典上,皇宫内再次热闹非凡。喜塔腊氏头戴凤冠,身着皇后喜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嘉庆帝。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已经准备好承担起皇后的重任。

册封之后,嘉庆帝又纳了几位妃嫔,充实后宫。这些妃嫔们各有特色,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通文墨,她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开始了在后宫中的生活。

新的宫廷生活拉开了帷幕,嘉庆帝在处理朝政之余,也开始与皇后和妃嫔们相处。皇后喜塔腊氏尽心尽力地管理后宫,将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对待妃嫔们恩威并施,既维护后宫的和谐,又不失皇后的威严。而妃嫔们则在这宫廷之中,努力争得皇帝的宠爱,有的凭借美貌,有的凭借才情,各自施展手段。

然而,宫廷之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妃嫔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和争斗。有的妃嫔嫉妒皇后的地位和宠爱,暗中使些小手段;有的则为了自己的子嗣,不惜排挤他人。而嘉庆帝则需在这复杂的后宫关系中,平衡各方势力,确保后宫的稳定,以便自己能专心朝政,延续大清的盛世荣光。在这追封、选秀与后宫生活的交织画卷中,嘉庆朝的宫廷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其中的悲欢离合、阴谋算计与皇家威严,都将在这紫禁城的宫墙之内不断上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