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渣龙也已到晚年,紫禁城的宫墙内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与寂寥。岁月如刀,在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而他的后宫,也在时光的无情侵蚀下渐渐凋零。
颖妃,那位曾经聪慧温婉、活泼的女子,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静静地闭上了双眼。她的离去,如同一片枯叶飘落,只在后宫的湖面上泛起了短暂的涟漪。渣龙站在颖妃的寝宫之中,望着她安详的面容,往昔的欢颜笑语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心中涌起一阵悲凉。紧接着,俞妃、仪嫔、枚嫔、舒妃也相继被岁月带走,每一次的丧钟敲响,都似在渣龙的心口重重地捶上一下。
后宫之中,只剩下了宛嫔、惇妃、容妃,我以及几位年轻的答应和常在了。好在后宫妃嫔不多了,不然我这身子骨还不够折腾的。惇妃偶尔的任性使小性子,已难以慰藉渣龙那疲惫而又孤寂的心灵。容妃,她的异域风情虽独特,却因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无法与渣龙有太深的心灵交融。
在这一片萧索之中,渣龙却渐渐开始频繁地翻宛嫔的牌子。
宛嫔,自潜邸之时起便陪伴在渣龙身边。那是一段遥远而又美好的回忆,彼时的渣龙还是年轻的四阿哥,意气昂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宛嫔则是青涩纯真,她的眼中只有对这位阿哥的倾慕与忠诚。
在一个静谧的春夜,渣龙踏入了宛嫔的寝宫。宫灯摇曳,映照着宛嫔略带苍老的面容。她轻轻地屈膝行礼,那温柔的姿态一如往昔。渣龙看着她,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仿佛穿越回了曾经的岁月。
“宛嫔,今日朕只想与你好好聊聊往昔之事。”渣龙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惆怅。
宛嫔微微点头,她命宫女端上了渣龙昔日喜爱的茶点。那熟悉的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房间。
“皇上,您还记得初入潜邸时,那满园的桃花吗?臣妾与皇上曾在桃树下共读诗书,那时的风,都是甜的。”宛嫔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陷入了回忆之中。
渣龙的嘴角泛起一丝微笑,那笑容中却有着淡淡的哀伤:“朕自然记得,彼时的朕以为一生都将如此顺遂无忧,也没曾想坐拥这江山,那时桃花盛景,仿佛世间烦恼皆可抛却。”
他们又说起了曾经的那些故人。他心中的白月光富察氏,青梅竹马的高氏,颖妃的才情,俞妃的温柔,那些逝去的面容在话语间渐渐鲜活起来。
“俞妃姐姐的一曲琴音,曾让整个府邸沉醉。如今,却只能在回忆里聆听了。”宛嫔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哽咽。
渣龙轻轻握住宛嫔的手,那双手已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细腻光滑,但却依旧有着让他安心的温度。“朕如今方知,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她们的生命,更是朕的一段段珍贵回忆。唯有你,还能与朕一同回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渣龙越发依赖与宛嫔的这些时光。在她这里,他可以暂时忘却朝堂上的烦恼,忘却岁月带来的衰老与孤寂。
夏日的午后,他们会在宫苑的阴凉处,回忆起曾经随驾出巡的盛景。宛嫔会笑着回忆渣龙在草原上纵马驰骋的英姿,渣龙叹息时光不可倒流。
然而,时光的车轮不会停歇。每一次的相聚,都似乎在提醒着他们岁月的无情流逝。
有一次,渣龙在与宛嫔交谈中,突然沉默良久,而后缓缓说道:“宛嫔,朕有时真怕,怕有一日连你也离朕而去,这宫中便再无朕的往昔痕迹了。”
宛嫔的眼中泪光闪烁,她拉住渣龙的手:“皇上,臣妾会一直陪伴着您,哪怕岁月悠长,臣妾亦不愿松开皇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