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变皇贵妃
一眨眼富察氏去世也快两年了,时光匆匆流逝,朝堂之上,关于再立皇后的议题悄然兴起,成为了朝臣们私下里热议的话题。
翌日早朝,晨光初破晓,金殿之上,百官肃立,气氛凝重而微妙。渣龙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似乎能洞察每一位臣子的心思。丞相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后,自孝贤纯皇后仙逝以来,后宫之事多由太后与贵妃协理,然长此以往,恐非长久之计。臣等恳请陛下,再选贤淑之女,册立为后,以安社稷,抚民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众臣纷纷附和,各抒己见。有的推荐某位重臣之女,有的则提及宫中德才兼备的嫔妃,但多数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娴贵妃辉发那拉氏身上。这让渣龙有些许不高兴,帝王最忌讳后妃勾结前朝造势了,那拉氏这步棋走的实在太心急了。
所以,渣龙心中却另有考量。他深知,再立皇后之事非同小可,不仅关乎皇家颜面,更牵动着朝野上下的稳定。他缓缓扫视群臣,最终目光停留在了丞相身上,沉声道:“朕知诸位卿家之意,然皇后之位,非轻易可授。富察皇后之德,朕心难忘,再寻一人,何其难也。”
言罢,渣龙宣布退朝,独自步入后宫,直奔慈宁宫。太后早已等候多时,见皇上来访,便知所为何事。皇上将朝堂上的情形一一禀告太后,面露难色:“皇额娘,朕思来想去,朝中上下,无人能及富察皇后之万一。但若真要再立皇后,依您看,何人可担此大任?”
太后闻言,轻叹一声,道:“皇帝,你心中有数。其他嫔妃或是家世出身,或是资历不够,都不能胜任中宫。唯有剩下的娴贵妃家世显赫不过没有子嗣,威严不足,心思复杂也恐难以震慑后宫。但你也不可从朝中大臣推举中选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结党营私,前朝后宫不得安定。不如,先晋她为皇贵妃,让她在协理六宫之事中历练一番,待时机成熟,或有个一儿半女再行册封皇后不迟。”
皇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释然,点头道:“皇额娘所言极是,朕想也只能如此了。她暂无子嗣希望她能待所有皇子公主一视同仁,那便依皇额娘之意,先晋辉发那拉氏为皇贵妃,日后再做打算。”
于是,一道旨意自紫禁城传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乾坤既定,而中宫之尊,乃国本所系,万民所瞻。自朕之发妻孝贤纯皇后仙逝以来,后宫之事,暂由太后与诸嫔妃协理,然维系六宫秩序,不可一日无主。
朕观娴贵妃辉发那拉氏,自入宫以来,淑慎温恭,仪态万方,德才兼备,深得朕心与太后喜爱。今特册封娴贵妃为皇贵妃,以彰其贤。自即日起,皇贵妃辉发那拉氏暂涉六宫事宜,代管后宫,总理大小事务,务必秉持公正,抚恤下情,使后宫和谐有序,上下咸安。
朕望皇贵妃能不负朕与太后之厚望,恪尽职守,以德服人,共襄皇室之盛举。钦此!”
渣龙这圣旨一出各宫开始忙着巴结,特别是嘉妃真是跪舔。这下那拉氏可高兴坏了,我真是看不惯哪个小人得志的样子。不过没办法现在正儿八经在那拉氏手底下打工了。
如意一直不明白那拉氏于社稷无功,于皇嗣无助何德何能走到今天。我也还是那句话那拉氏的福气还在后头,如意现在是更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