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办亲蚕礼
时间过的是飞快,这一年我尽想着和珅了,想能再见他一次就好。慢慢的我和这些同事们也都熟了起来,大家都蛮好相处的,就是舒妃的十阿哥总是生病熬的舒妃都枯瘦了,渣龙现在也不太去她哪了,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十阿哥了,可惜历史上这个小孩也没活多久。
紫禁城内又开始繁花似锦,一派祥和之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那拉氏又开始作妖了,她好大的野心,她想举办一场亲蚕礼。美其名曰以彰显皇家对农耕文化的重视与尊重,其实她就是想借此机会展现自己的贤德与才情,还想过把皇后瘾。
那拉氏,自入宫以来,就不太得渣龙与太后的喜爱。但她知道亲蚕礼乃古代皇后或皇贵妃于春日里亲自养蚕、祭蚕神的仪式,象征着后妃对国计民生的关怀与重视。她心中暗自思量,若能成功举办此礼,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德行,更能在后宫中树立威望,甚至为日后更进一步奠定基础。
今天清晨,渣龙依例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那拉氏精心装扮,趁着这难得的间隙,轻步踏入慈宁宫,向皇上与太后请旨。她跪于殿前,言辞恳切:“臣妾闻古有亲蚕之礼,意在祈愿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臣妾虽不才,愿效仿先贤,于宫中举办亲蚕礼,以表臣妾对皇恩浩荡、国家昌盛之拳拳之心。”
渣龙闻言,初时并未立即表态,目光深邃,似在权衡利弊。太后见状,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她轻抚手中念珠,缓缓道:“皇帝,皇贵妃此心可鉴,亲蚕礼虽费财费力,但若能借此机会让后宫嫔妃们知晓民间疾苦,体恤百姓,亦是善举。“
皇上闻言,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太后的提议。那拉氏闻言,心中大喜,连忙叩谢皇恩,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太后待那拉氏离开后,轻声对皇上道:“皇帝,那拉氏此番若能成功操持亲蚕礼,亦是历练之才。哀家以为,此事可行,她此举虽然动机不纯,但实则是为后宫立规矩,也是为皇家树典范。她若真能办好亲蚕礼,不仅后宫安宁,朝中那些总想着往宫里塞人的大臣们,也能收敛几分。再者,那拉氏若是真有此贤能,时机成熟,立她为后,也未尝不可。”
皇上闻言,若有所思,心中暗自点头。
那拉氏回到宫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立刻召集了宫中的女官与侍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亲蚕礼。嘉妃,作为那拉氏的忠实舔狗,更是鞍前马后,不遗余力地协助筹备。她私下里与那拉氏猜测太后此举是否意在她继后之位。那拉氏听后让她既兴奋又骄傲。
亲蚕礼之日终于来临,紫禁城内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那拉氏身着华丽的礼服,亲自前往蚕室,行祭蚕神之礼。她手持金剪,小心翼翼地剪下第一缕蚕丝,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整个仪式庄重而肃穆,又不失温馨与和谐。
亲蚕礼结束后,太后与渣龙也亲临现场,对那拉氏的精心筹备与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太后更是当众夸赞那拉氏:“你今日之举,实乃后宫之典范,国家之幸事。”渣龙也在一旁点头赞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那拉氏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豪。她知道,这场亲蚕礼不仅让她在后宫中树立了更高的威望,更为她日后的道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而她与嘉妃等人之间的默契与合作,也确立了以后大家的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