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人海如潮 - 我在三国当大佬 - 悲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五十四章人海如潮

“说说吧,怎么来到这的?”林阳随意询问,闲来无事,只当聊天。“被……被一群士兵抓来的,当时害怕极了!”

姐姐乔姻胆子大些,平复心情,战战兢兢的作答。

“奶奶的!”

林阳破口骂道:“袁术做事不讲究,让我背黑锅!”

此事传扬出去,市井百姓作何感想?

朝廷左将军贪图美色,见猎心喜,纵使部下强抢民女?

一传十十传百,风闻言事,庐江百姓口中不知要传出多少流言蜚语,排版够发行一本八卦周刊了。

没看出来,袁术这一招看似平常,但其心奸诈,明摆着是要搞臭他的名声。

片刻,林阳决定做回正人君子,看着二乔笑道:“还来得及,我一会儿派人送你们回家。”

“将军,您就这么瞧不上我们姐妹二人?”

乔家姐妹有着不俗的容貌,但林阳压根没正眼相待,看她们就和无形无色的空气一般。

林阳停下步伐,猛然想到其中关节,二乔到他的军营中走一遭,鬼晓得发生了什么,更何况喜好八卦谈资的平民百姓。

华夏自古以来,女子最注重贞洁,出了这档子事,庐江百姓怎么看她们,以后想寻个好人家都难。

“是我疏忽了。”林阳揉了揉额头,懊悔草率的决定。

“算了,黑锅我背到底,你们两个跟我回长安!”思前想后,林阳霸道的宣布。

生逢乱世,红颜既是“祸水”,今天林阳不带走她们,迟早落到他人手中。

例如——江东的孙某人。

“嗯!”

二乔齐齐点头,虽然初次相见,且以粗暴的手段将她们带到军营,实在谈不上斯文风雅,但这个少年将军体贴人意,不那么凶神恶煞。

命运所致,在绝望和痛苦中挣扎,感受到一丝甜头,俨然心满意足。

当天夜里星光暗淡,时节步入深秋,知了、和蟋蟀的叫声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清晨,阳光回照大地,林阳带上二乔,踏上回关中的道路。

来到豫州地界,往日此处鱼龙混杂,四处流浪的百姓、山贼流寇皆盘踞于此,治安极差。

往常路上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流民,如今却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很多人在低头向西赶路。

“文和,你觉得江东会等五年再与袁术开战吗?”骑在马上,林阳看着贾诩问道。

“依在下了解,绝对不会!”

“继续说!”

“孙策急于报血海深仇,肯定四处网罗英才,屯粮练兵,等到时机成熟,第一个拿袁术开刀!”贾诩信誓旦旦的说着。

“所见略同,孙策继承其父遗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那一纸和约,形同虚设。”林阳说着,催促着部下前进。

沉吟良久,贾诩忧心忡忡的道:“同时需要多加防范,毕竟孙坚是死在将军手中,此仇不共戴天!”

“没事!”

林阳洒脱一笑:“孙策要想杀我为父报仇,首先要北渡长江,打垮袁术,跨越江淮河畔,然后饮马黄河,攻克函谷关,才能杀到长安。”

这条路走下来,加上积蓄力量,过关斩将,没有十年八年别想了。

“哈哈,将军说的极是,在下过于紧张了。”

朝着夕阳落山的方向挺进,沿途风平浪静。

光阴荏苒,弹指间,雄伟壮阔的长安城近在咫尺。

“将军,城外聚集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前军校尉跑来禀报。

“出什么事了?”林阳脑海中立马闪现出“游行示威”之类的场景。

“大多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听闻京城布施米粥,从四方赶来,想找一条活路。”

“原来如此!”

林阳掰着手指计算,好在家大业大,手里囤积了三百万石粮食,足够挥霍一阵子,可这些流民来自不同地域,成分复杂,若管理松懈,容易引起混乱。

“文和,交代给你一份差事!”

“将军想要我来管理城外的百姓?”贾诩揣摩道。

“正有此意!”林阳望着城墙下人潮涌动,在粥棚前争来抢去,互相谩骂躁动,甚至拳脚相向。

“林字营有六千士兵,陈到、高显做你的助手,怎么做是你的事,我只要结果!”

“诺!”贾诩领命而去。

“唉,乱的不像话!”

策马来到城门处,林阳摇头喟叹,耳畔人声嘈杂,乌烟瘴气,妇人与孩童啼哭声,壮年男子的咆哮声,打斗声此起彼伏。

没想到一次无心之举,竟然为长安招来可观的人气,但其中暗藏隐患,喜忧参半。

如果这些百姓在关中定居,遵纪守法,日出耕作农桑,日落归家安歇,治下人口数量将飞跃式增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