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貌合神离
“都去帐外等着!”摸不清贾诩的来意,韩遂不敢轻易造次,让两旁甲士回避,二人单独谈。
韩遂老而成精,一双幽深似海的眼眸上下打量贾诩,推测三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一,贾诩在汉军中受到排挤,连夜投奔。
二,长夜漫漫,找他闲聊谈天。
三,作为朝廷的说客,劝他倒戈。
想到这些,韩遂自信的笑了:“先生的来意,韩某了如指掌,不必多言,趁着没人发觉,赶紧离开!”
“你怎么还不走?”
逐客令传入耳中,贾诩纹丝不动,知道这是一个可以策反的人。
如果韩遂动杀心,或绑了交给牛辅,说明他决心造反,要一条道走到黑,贾诩只能自认倒霉。
可事实并没有。
“稍安勿躁!”贾诩赖着不走,看着韩遂笑道:“既然韩将军不改其志,请把在下捆了,送到军前正法,成全将军青白之名!”
“以为我不敢杀你?”韩遂单手握住剑柄,却不见寒锋出鞘,帐中的氛围陷入僵持。
是的,韩遂犹豫了!
贾文和谋深如海,投靠林阳依然受重用,一旦杀了,双方就此结下梁子,没有调和的余地。
“先生有话请讲!”韩遂坐下,语气缓和些许。
贾诩抱拳施礼,淡然道:“韩将军与马、牛二人举兵造反,当真是为逆遒董卓复仇?”
“当然!”
“依在下看不仅如此。”一句话推翻了韩遂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想法,贾诩笑容依旧。
“你……继续说!”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韩将军与那二人非亲非故,更谈不上同心同德,与朝廷大军对抗,败则携手共赴黄泉,胜了嘛……问题就更多了。”贾诩的话云山雾绕。
“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
“如果打到长安,将天子置于掌中,势必入朝辅政,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三虎相争,想来将军要面临怎样的局面?”
“有道理!”
韩遂醒悟,贾诩虽有离间之嫌,却是实话,凉州军分成三部分,实力皆不能小看,假如战胜汉军,谁坐第一把交椅,号令群臣?
到头来,仍要用刀剑分胜负。
“依先生之意,韩某该如何取舍?”韩遂心中有数,笑容可掬的问道。
“里应外合,与朝廷军队击败马、牛二人!”贾诩露出真实意图,此行的目的,就是要韩遂反水。
“果然如此!”听到回答,韩遂没有恼怒,也没有点头。
“实不相瞒,在下封左将军命令,要将军悬崖勒马,只要动乱平息,朝廷加封将军为西凉刺史,封平西候!”
抛出封官许愿的法宝,韩遂为之动容,西凉刺史意味着什么?封疆大吏,整个凉州都是他的天下了。
“呃….恐怕我一人孤掌难鸣!”投靠朝廷,等于和马腾、牛辅不共戴天。韩遂心思缜密,风险怎能不算在内。
“听说此次起兵,你们召集了许多羌人士兵,将军可以找那些羌人豪帅谈判……左将军还有句话,羌人如果止息兵戈,启奏朝廷减免凉州五年赋税!”
可真是大手笔啊!
以往因朝廷四处镇压叛乱,加收重税,凉州土地贫瘠,百姓心生怨言。如果轻徭薄税,则大大缓解与羌人的矛盾纠纷。
说时容易,现在四处打仗,需要人力和粮食,减免五年赋税,做到言出必践需要魄力。
“如果是真的,韩某可以找那几位羌人首领谈判,重新归附朝廷治下。”韩遂回答很犹豫,他拒绝不了林阳给出的价码,又不想落个不仁不义的骂名。
“将军仔细斟酌,在下告退!”
不等韩遂做出答复,贾诩姗然离去,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月色下,无影无痕……
其实,韩遂已经做出选择,贾诩离开一刻钟后,他毅然决然的去寻找那几位羌人豪帅,诉说利益得失,决心倒戈投降汉军。
汉军营中,林阳与贾诩对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将军,那韩遂虽然心思动摇,但未给出明确答复,能相信他吗?”贾诩第一次拿不准主意。
林阳断言道:“不出三天,凉州军必定内乱!”
“属下告退!”
见林阳信誓旦旦,贾诩躬身退下。
“呵呵,乱世之中利益和实力才是王道,韩遂是个明白人,懂得保全自身,就是棵墙头草,不信他不反!”林阳暗笑道。
光阴辗转,时间比往常过得要慢些。
第三天晚上,韩遂带着十几个亲信,神秘兮兮的来找牛辅,故作欲言又止的模样,仿佛有机密大事。
“韩将军有话直说,本将不喜欢绕弯子!”牛辅冷着脸道。
韩遂四下顾盼,然后直言道:“将军,你真的放任马腾回到凉州?”
“怎么?你也要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