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兵逼长安
阴风骤起,飞沙走石,林阳双眸微眯,对此人略有耳闻,西凉军能入朝掌权,董卓手下离不开一班心腹爱将,如吕布、牛辅、段煨、董越等人。至于李榷、郭汜之流,董卓倒台前还上不得台面。
函谷关内居然有两员大将驻守,林阳始料未及。
“文诏,交给你了。”
林阳有自知之明,现在不是董越的对手,实力不行莫要出头,玩命的活理所当然交给部下。
“属下竭尽全力!”
曹文诏粗中有细,看到董越的一刻起,便看出二人实力不相伯仲,短时间内难分胜负。
“磨叽,那个出来与本将决一死战!”董越脾气急躁,手中大刀轮了几个招式,要强行突破封锁。
“贼将休要猖狂,林冲在此!”
联军攻入城后,林冲护主心切,带骑兵四处寻找林阳,不料正巧撞见。
“这里!”
看到虎虎生风的林冲,盘算胜负的林阳如同吃了定心丸,以他的武功在这个时代亦鲜有敌手,杀董越手到擒来。
十息过后,林冲纵马赶到,还带来千余名骑兵加入战斗,站端开始,很快进入白热化状态。
“文诏保护公子,看我取此人性命!”
林冲急于表现,一马当先直奔董越,手中镔铁蛇矛闪电般飞出,董越疲于招架,“叮!”的一声矛锋刺在刀背上。
“喝!”
一击未果,林冲改变了进攻方式,蛇矛顺势上挑,划过完美的弧线,黑夜中落下几滴血珠,董越一手捂住喉咙止血,看出对手远在他之上,转身就跑,那叫干净干净利落。
“撤,快撤!”
董越惨败,部下尾随而去,林阳抓住机会下令追击,望着董越逃跑的方向,林冲立马心领神会:“属下定带他人头回来!”
“好!”
林阳留下指挥战斗,有林冲出手没啥不放心的,倒是董越该担心自己的小命了。
“回来了!”
街口转角处马蹄疾驰,林冲带着一颗人头,随之出击的士兵各有斩获。
“不亏是林教头!”
林阳暗挑大拇指,战斗结束之快出人意料,看着士兵喜气洋洋的笑容,便知此次损失极少,果然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将表现出色,将带来所向披靡的士气。
“公子过奖,属下分内之事!”
初建功勋,林冲不骄不躁,态度谦和有礼,仿佛做了件微不足道的事,林阳甚是欣慰。
黎明时分,迎来崭新的一天,城内的喊杀声逐渐稀疏,联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全歼西凉军,并俘获主将徐荣。
原来,昨夜徐荣察觉到危机,带人上城楼巡视,林阳杀进将军府时扑了个空,侥幸躲过一劫。
“进去!”
在甲士簇拥下,徐荣被押进军营,双膝跪地,神态坦然。
“徐荣,还有何话说?”袁绍朗声喝问。
“败军之将,无话可说!”徐荣誓死如归,眼神坚定,忽然话锋一转:“不知是何人想出挖掘地道的办法,让某死个明白。”
“正是在下!”林阳拱手道,说实话此招算不得高明,任何人都能想到,但越简单的方法越疏于防备,他是黔驴技穷了,才出此下策。
“哈哈哈…….”徐荣见林阳容貌青涩稚嫩,悲怆大笑,带着一抹自嘲:“想我徐荣熟读兵书,久经战阵,竟输给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无颜苟活于世。”
“嘭!”
说罢,绝然撞柱而亡,死前留下一句:“恩相,徐荣辜负您的信任,先走一步!”
“熙儿,你哪不舒服?”袁绍见林阳脸色微变,忧心道。
“父亲,能否厚葬徐将军?”林阳弯腰下拜,徐荣誓死如归的气概触动了他,恪尽职守,忠心不二,这样的人不论在任何时代,或敌或友都应得到尊重。
“好,同意你的请求!”袁绍痛快答应,数日内攻下函谷关,林阳献策有功,相信没人敢说三道四。
“切……”
众诸侯一阵唏嘘,安葬敌军将领在他们看来是多此一举,只有曹操笑容中带着赞许之意。
想要获得尊重,要先尊重别人;林阳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徐荣遗体下葬,林阳亲自吊唁,并有西凉军士在场,潜移默化改变了他们死忠董卓的想法。
下午,林阳在营地休息,袁绍召集诸侯商议进攻长安,原本争相自保的各地刺史太守急急忙忙赶来,兴致高昂,纷纷各抒己见。
今时不同往日,函谷已破,只剩长安孤城一座,董卓似乎难逃败亡的命运,到时候救出皇帝,恢复大汉社稷,在座的功劳见者有份,高官厚禄,美女黄金大大滴有,最不济也能捞个刺史当。
千载难逢的良机,各镇诸侯岂能错过,慷慨激昂立下志愿:“攻进长安,把董卓赶回西凉老家!”
“好!”
袁绍双目矍铄,神采飞扬:“在此休息一夜,明日进兵长安!”
“遵命!”
诸侯齐声应和,比任何时候都爽快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