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因雪昱门弟子受到魔族攻击,各派愤怒不已,天下三宗之一,魔族胆敢动手,众人心中总有风雨欲来的不安感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魔尊骆琰死后,魔族不敢出世,谁知道他们躲在哪里苟且着,也不知现在魔族可有新的尊主。
寿宴过后,赫家安排一些门派离去,三大宗三大家族在赫家留了下来。
这几天,金长老和叶峰主都会去与其他前辈宗师商量要事,让弟子自由行动,不可离开淮城。
花乔乔连赫府都懒得出去,在倚翠居与白萧乐谈心。
“阿乐,你喜欢什么?”
“姐姐。”
花乔乔脸一红,翻身从木阑干上坐起:“不是,这我当然知道……我是问你,你往后喜欢做什么?”
白萧乐笑吟吟地凝望着她。
不、不不……不是她想的那样吧……
“你……”花乔乔双眼一翻,捋了捋头发,遮住发烫的耳朵,手里不闲着撒着鱼饲料,鱼竞相啄食,欢趣盎然。
一时亭子愈静,碧树蝉嘶。
良久,白萧乐抬眸望天,苍穹之下,一角古亭,水波潺潺,碧树荫蔽。
这些在花乔乔心中颇为宁静美好的画面,在他心中激不起一点涟漪。
少年目光没有停留,垂眸,停住了。花乔乔啊呜一口在吃桃花糕。
刹那,心湖波澜,他唇角带笑。
“我没有什么要做的,姐姐想做什么,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他知道这样不对,可等她的日日夜夜,他就明白,他这一生,只能跟在她身后跑,若她有心,回头便是他,若没有,他认命。
花乔乔叹道:“你也该有个自己的生活,我……我也不可能永远陪着你。”
“为什么不可以?我们互相……喜欢,没人可以阻止,若是有,也不足为患……姐姐放心。”
花乔乔听着他低沉的笑,一点都不放心。
原著中的阿乐,为了得到洛余婧,机关算尽、忍受一次次失望,扮演乖巧天真、不谙世事的少年,没一次敢在洛余婧面前说出真心话,有什么欢乐可言。
花乔乔这里吧,她听他天天吐露那些亲昵的话,说实话,耳朵都快起茧了,他还乐此不疲,现在也不算太糟吧。
他盯得久了,花乔乔起身靠近,他一愣,一倾身要亲她。
一块粉酥糕点抵在他唇瓣上,少女苦笑不得:“你干嘛,自己做的,不尝一块,也不能都是我吃啊。”
花乔乔捂着红肿的唇,心怦怦直跳,拎着食盒走去厨房。
赫家厨房旁边小屋,一股子药味传来,苦涩冲鼻,她知道那是替雪昱门弟子煎的药,这几天,都是如此。
听说其他雪昱门弟子都好得差不多了,只是莫问伤势严重,夕渊剑在他手中。
雪昱门师兄弟与魔族苦战时,他察觉到这一点后,一人将魔族引走,给其他人喘息的时间。
等他们找到他,才发现他浑身是血躺在地上,大大小小的伤有几十处,更有一击直接刺进左胸,伤口发黑,是魔毒,好不容易到了赫家门前,其他弟子发现莫问气若游丝,好在还有一口气,差点将旁人吓死。
花乔乔敲了敲门,里面一个温柔的女声道:“进来吧。”
花乔乔推门而入,见一个白衣少女蹲在药罐旁在看药,手中握着一把芭叶扇,她一进门,少女微微一笑,说:“明泰宗弟子怎么到这儿来?有事吗?”
花乔乔:“我只是想问一下,阿……莫问他到底如何?没事了吧?”
差点就说出“阿一”,那是他在月兰树那个天地下,告诉她的小名。
白衣少女眨了眨红肿的眼,垂眸看着药罐一笑,安慰道:“没事的,姑娘放心吧。莫师兄吉人天相,况且还有老祖赐下的紫金丹,不会有事。”
“紫金丹?”
少女感叹:“那是赫家专门研制用来治疗魔毒的丹药,赫家有太多前辈先贤战死,因这魔毒,赫家研究了紫金丹,有百年了。不过到近二十年才完成。上品药品谱有收录,花小姐可以在上面找到。”
花乔乔不爱看关于药的书,找到的上品丹药都是混吃的,好在是上品嘛,就算药性不对症,总还是能治疗小伤。她咂舌:“那这是不是很贵啊。”
少女一笑:“不少药材难得,拍卖行就要价值千万灵石,赫家一年也只能得数十颗,不过……因为是在参宴路途中受的伤,老祖不能不管。”
花乔乔咬唇:“姑娘与赫家有关系?”
白衣少女虽然面色倦怠,像是多日未眠,衣衫皱巴巴,但是气度温雅,一身衣绣雪莲白衫,脱去颈间围的白狐裘,如暖阳照雪,清丽温柔。
“我叫赫知霜。花小姐,幸识。”
花乔乔一愣:“你知道我的名字?”
赫知霜笑了笑:“不难猜,我曾经听闻过你,明泰宗这次除了小祖赫雪,来的其他两个女孩子,另一个不认识莫师兄,能来问他状况的只有你了。”
听闻过她?听谁说的?凌兰还是上一次凌昊时她护着阿乐的事?不过花乔乔也不在意,她知道莫问没事,也就放心了。
花乔乔:“雪昱门近日不见客,等莫问醒来,不知知吟小姐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他?”
莫问用夕渊剑救她,哥哥说,他不该暴露这把剑。她在这事上有责任。
其实花乔乔还是天真了,就算没有她,魔族狡猾与执着,夕渊剑乃是上一任魔尊骆琰的配剑,他死后剑不知所踪,魔族找了数十年,除非莫问一辈子不暴露,不然魔族定然会为这剑不死不休。
赫知霜:“花小姐若想要看师兄,随时可以。我药快好了,待会儿你随我去,师兄若醒着定会高兴。”
花乔乔听她不阻止,将食盒放在桌上,拿了一张板凳坐在她不远处,眼睛晶亮:“那我在这儿等你,知吟小姐,有什么要帮忙尽管说……你多久没睡了?”
赫知吟纤细的手指按在额角,揉了揉,轻声说:“今早还打了一个盹,差点误了事。”